第45章 大流感病毒(二)
携带有特殊变异的菌体快速蔓延直至完全脱离了掌控,全球范围内的感染者快速的增加到了近10亿而且无论新增感染者还是新增死亡人数都在不断攀升。除了少数几个国家之外,其他地区的政府在巨大的舆论压力和财政压力下已经完全放弃了防控措施,经济也在这一时期遭受到了重挫,全球各地失业率飙升,各国主要跨国企业不断加入了裁员行列,大部分企业制定了史无前例的裁员计划,萧条的经济再加上不断攀升的失业率让整个社会蔓延着一种末日的氛围。
欧阳教授刚刚走出实验室,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他已经很久没有开过车上下班,弥漫着变异菌体的空气让整个世界好像都处于静默之中,除了少数几条地铁线路和公交车外其他的交通已经全部暂停,说是暂停其实已经有半年多没有运营了。按理说这个时候地铁还应该有最后一班车,欧阳教授站在站台等了又等,地下的车站里没有几个人,昏暗的led灯光屏显示还有最后一班列车未到达,但是却迟迟不见列车进站,虽然等的让人焦急了些,但至少比阴冷潮湿的地面上感觉要舒服一点,半个小时过去了,眼看着就快要晚上23点了,站台里不断重复着一种纯音乐,这和之前的欢快歌曲大不相同,看着逐渐消失的人流,他索性走出了地铁站。
网约车已经很久都没有运营了,他拿出了手机习惯性的点开app,上面弹出的一个窗口让人心情更加烦闷,“本区域的网约车暂停为您服务” 几个加粗的大字显得格外刺眼。
欧阳教授心里泛起了嘀咕,“这阴冷的天气,不知道那些网约车司机都去了哪。”
欧阳教授快速的向附近的公交车站走去,淅沥沥的冬雨下个不停,虽然是南方城市,但是冬季特有的湿冷让他不由得拉了拉衣领,他看了看手机里的验证码,还好一切都还是在规定时间限制以内,幸好昨天出门的时候去做了一次测试。他摸了摸口袋,还剩下今天的最后一个口罩,他赶紧把脸上的口罩换了下来丢进了站台旁边的垃圾桶里,就在他刚刚打开口罩包装袋的时候,一阵冷风吹了过来,一个寒颤欧阳教授手臂抖动了一下,口罩马上随风吹了出去,不偏不倚的掉在了雨水坑里。他心里开始紧张起来,不断盘算着接下来怎么办,又一阵冷风吹过欧阳教授打了个喷嚏,周围的药店早已经关了门,这个时候去哪里搞到一个口罩呢?
站台上除了欧阳教授,就只有一个老人还有另一个背着大包的高中生模样的大男孩,里面大概装着大提琴或者吉他之类的乐器,欧阳教授并没有心思去想这些。
“您好。” 欧阳教授怯怯的说了一句,他故意提高了声调,在淅沥沥的冬雨季节里虽然周围没有太多的噪音,但是欧阳教授仍然担心对面的老人听不清自己的声音。
那个老人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好像这一切并不奇怪,在这种氛围环境下出现一个面部没有任何遮拦的陌生男人冲着自己说话,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这好像是情有可原的,更何况对面的还是个老人。
“有什么事情吗?”
欧阳教授没有说话,好像此时不说话才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他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哦,你没带口罩是吧,我包里有多余的,给你一个。”
“谢谢老哥。”
那个老人娴熟的撕扯掉口罩的外包装袋,他把整包的口罩都递了过来,“戴这玩意儿都已经好多年了,我更习惯这种整包的,虽然里面没有独立包装,但是真的实惠,你不嫌弃的话。”
“哦,哦,没关系,老哥您能给我一个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不然今天肯定上不了车,这阴冷的鬼天气,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去。”
“你知道的,我们老年人了,就靠几个退休金过活,也不多,够买菜吃饭的,所以这些能省就省了。”
“老哥哪里话,都差不多,现在年景不好经济也不景气,你看我也不是刚刚下班回去。”
“你们年轻人懂得多,消息面广,这个情况啥时候是个头啊?”
“好像快了,就今年明年吧,国外不是都已经全面放开了吗?”
“你不说我还不知道提,国外都不管这块儿了为什么我们还一直没有放松?好像最近都没有什么消息了,只有零星的几个案例被发在新闻上。”
“没看出来吗?现在就是有一些人希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只要目前的状况一直延续下去,老百姓脸上的东西摘不掉,那他们一些人才有的快钱赚。” 旁边的那个背着大背包的高中生接过话。
欧阳教授礼貌性的点了点头,“你这个观点倒挺特别的。”
“那不是?你看看国外那些国家早就放开了限制,我们呢,几乎所有的活动现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地方上的限制也是一层比一层严格,更不用说最下面一级了,村里更是直接大呼小叫的上门劝阻,你看那些睡马把路都堵得一点儿缝隙也没有,大家现在连出门买个药都变得很不容易!” 那个背着包的高中生指着路对面的那排红色的差不多2米高的塑胶模具,他越发的有些激动。
“我们还不行,我们老年人身体弱,听说因为得了这个病而导致死亡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我们,我也不是很懂这些个政策,但是他们这样做总该有些道理吧。”
“有什么道理,不过是为了多做些生意,然后一通操作把大家的钱转进他们自己的私人口袋罢了,现在你说哪家不背着房贷?辛辛苦苦一个月就那么几个钱,艰难的熬着,现在可好,给这东西一闹,大家也不用上班了,可那贷款总得还呐,你说上不了班谁能不着急呢?你看新闻上爆出了好几十条案例,他们哪里会去在乎那些底层的人,只要能把票子赚到哪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小伙子懂的还挺多啊,你们家几口人,你爸做什么工作的?” 经过简单的交谈,几人很快熟络起来,欧阳教授看着那两只露在口罩外面的大眼睛笑着问道。
“我爸做销售,我妈跑外卖,这两年不好做,挣不到钱。” 那个小伙子朴素的眼神让人觉得亲近。
“是啊,这几年确实都挺难的,你这是做什么回来呀?”
“我,我是前几年学了大提琴,现在趁假期去给人家做老师,这不刚下课。”
“小小年纪就想着给你爸妈减轻负担,为家里做贡献了,可以呀你!”
“这算什么,我们班里很多学生都做了点兼职,现在课程基本上都是网课,作业也不多,我们就是利用空闲的时间做点事情,帮帮父母。” 说到兴头上,高中生模样的小伙子直接脱下口罩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多懂事儿的孩子!” 那位老人笑了笑。
很快公交车来到了站台,站台上仅有的这三人前后出示了自己的验证码上了车,在南方的这座城市里,这个下雨的冬季,很冷。
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欧阳教授都是重复着这种通勤模式。
一天清早王德文敲开了办公室的大门,“欧阳教授!您快过来看看。”
“怎么了?有什么进展吗?”
“你看那些培养皿。”
欧阳教授这才回过神来观察了一下那几个玻璃瓶子,现在的培养皿已经从刚开始的4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700多个,满满当当的摆满了整个实验室的冷冻柜台,看着密密麻麻的培养皿欧阳教授感觉到头皮一阵发麻。
“喔,这么多了?” 他围着这几个大冰柜子转了一圈,“怎么了,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没看出来有什么异样。”
“您再仔细看看,您看那些培养皿的形状。”
“你小子有什么废话就快说!”
就在王德文准备说话的瞬间,放置噬菌体菌株的培养皿玻璃管发出 “砰砰砰” 的类似空气炸锅般的爆炸声,玻璃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膨胀,随着一声 “砰”的爆炸响声 紧跟着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管旋盖被顶了出去,弹飞到低温柜台的一角击打到墙壁上发出碎落的声响。
玻璃管中的培养液溅落到了整个试验台,欧阳教授马上拿起了一根玻璃棒沾了点菌株,他缓缓地拿了起来,玻璃棒的一端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分解消融!这根玻璃棒的顶端正冒出一个个的气泡。
“你确定这是噬菌体菌株?” 欧阳教授连忙后退了几步,把那根玻璃棒丢进了垃圾桶,“不是什么化学试剂?”
“它们是细菌,更确切的说是病毒细胞,化学试剂的成分会随着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不断降低,这种病毒细胞的浓度却会随着分解的进行而不断的提高。”
“你是说他的分解速度会越来越快?”
“是的,他们在增殖,在不断地分裂成新的细胞,直到玻璃棒中的硅元素被彻底消耗。” 欧阳教授快速的将沾有培养液的玻璃片拿到了显微镜下,这些病毒细胞正在快速的分解玻璃片,一个活体细胞正快速的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细胞的数量也呈指数级快速增加!
“那其他元素呢?除了硅元素之外,这种噬菌体还会分解其他的元素吗?例如铁之类的。”
“目前没有发现,好像除了硅元素之外这种噬菌体对其他的所有东西都没有反应。”
说着欧阳教授又拿起了一根玻璃棒沾了点带有噬菌体的培养液仔细看了起来,“天呐,你都对他们做了些什么?这将足以改变整个材料科学!” 欧阳教授又快速的转身仔细的观察着玻璃片上的菌落,此时他在显微镜下再也找不到任何的玻璃片的痕迹了,“上帝啊,你制造了一个全新的生命!这将彻底改变所有的游戏规则!”
“现在这种改造后的病毒噬菌体已经拥有了3700对新添加的dna序列,它们对二氧化硅的分解能力达到了目前所知的一个巅峰,现有的实验装置已经无法再满足实验要求了,那些培养皿因为二氧化硅的分解产生的氧气已经将玻璃管撑的变形了,你看看那些玻璃棒,早就被分解的差不多了,玻璃管就要被分解掉了。”
“现在菌株的浓度是多少,1038pfu每毫升,这已经是最低的浓度了,再高就直接爆管了。”
“好吧,实在不行的话你就暂停项目,把资料都整理好送到我办公室,你的博士论文就用它吧。”
“好嘞。可是目前为止我并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
“这不重要,火药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也只是为了观赏而已。”
“还有个事情,欧阳教授。”
“什么事情?”
“这种新型病毒细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
“这是你创造出来的,命名权理应由你提出。”
“您是我恩师,再说这个项目也是您让我来做的,所以还是由您来命名比较好。”
“这样吧,就以你的名字来命名他吧。” 欧阳教授转身迅速抽出了一支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了 “王德文-st细胞” ,“以后就别叫它病毒细胞了,这个东西不再是病毒了,说不定以后会有大用处。”
“这个王德文能看懂,这个st是什么意思啊?”
“s是硅元素的缩写,t嘛,t你就自己想想吧。” 说完欧阳教授就走了出去,“别忘了清理掉它们。”
“这也太随意了点,随便找个字母就打发了?” 王德文冲着门外喊了起来,可是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溅落到实验柜台上的王德文-st细胞逐渐将台面上的玻璃层分解殆尽,裸露出钢制的骨架,
因为实验装置的问题这种类型的噬菌体改造进程被搁置了起来,相关的实验数据也被封存。不久后王德文顺利拿到了博士毕业证书,加入了一家民营企业主攻病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