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零女场长 >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革命新时代,人要往前迈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革命新时代,人要往前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一百五十五章革命新时代, 人要往前迈

    杨君苏从场长办公室出来就进了张书记的办公室。

    王宏声对她笑脸相迎,朱明成也热情地打了声招呼。

    杨君苏说道“张书记在吗我向他汇报一下工作。”

    里面的小隔间传来了张书记的笑声“是小杨啊,快请进。”

    张书记和宋要武性格不同,杨君苏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她最常做的事情是画大饼说大话, 这几年沟通下来都还算顺利。

    杨君苏今年仍继续这个风格“张书记, 领袖号召我们,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咱们已经学完大寨, 接下来能不能学学大庆, 发展一下工副业新年再献新产品, 支援世界革命。”

    张书记笑容亲切“小杨啊,你还是跟以前一样啊。我还以为你结婚后会把重心放到家庭上呢。”

    杨君苏正色道“我深受你和宋场长的影响, 觉得不能辜负组织对我的培养和期待。我的家属也表示要向郑姐学习,以后会全力支持我的工作。”郑姐就是郑小红, 是张书记的爱人。

    “哦哦, 那挺好。”

    杨君苏接着说起了自己的计划。张书记一听她既要办饲料厂,又要办豆制品加工厂, 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了。他想要的新想法是那种既能扬名又不用大动干戈的事情, 而不是这种需要花费大力气, 还有可能犯错误的大动作。

    张书记委婉地说道“小杨,我觉得咱们四分场发展得非常好了,只要继续保持就好了。接下来, 咱们可以在小的方面改革一下, 另外也要宣传方面花费点心思,让四分场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现在的四分场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是样板农场,场里领导满意, 农垦局领导也很满意,还上了县里和市里的报纸。张书记想要的就是继续扩大四分场的影响力。

    杨君苏一看这位只想收获却不愿意干活办事,那哪儿行

    她赶紧鼓动道“张书记,四分场发展得是不错。可我就怕,上级领导对咱们创造的一个个奇迹早已习惯了,难免会产生更高的期待。咱们现在就是上了架的葫芦藤,只能朝上,不能朝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革命新时代,人要往前迈。”

    张书记慢吞吞地说道“小杨,事情要慢慢干,不要急嘛。”

    杨君苏见对方这样,只好打住。

    走出办公室时,她在思考,为什么以前忽悠张书记能忽悠成功,这次就没成功

    她正想得入神,朱明成赶上来了“杨同志,这是我们办公室这一个月的工作小结,你正好拿回去看看。”党委办公室的工作小结其实不必拿给她看,朱明成这样做是为了让她更方便的开展工作。

    杨君苏笑着接过,“谢谢朱同志,你们这个年过得怎样”

    朱明成笑道“过得挺好,我看你红光满面的,过得应该也挺好。”

    杨君苏说道“家庭生活还好,就是工作出师不利呀。”

    朱明成看看旁边没人,低声说道“我追上来就是要说这件事。张书记以前同意你的计划,是因为他刚来四分场,需要成绩。这三年来,四分场发展势头良好,他就不愿意搞大的变化了。不是人人都像你这样,总是不满现状锐意进取的。”

    杨君苏点头“朱同志,我受教了。”

    朱明成又多问一句,“杨同志,我听说你跟你爱人也搬到四分场居住了,真羡慕你们啊。”结婚后不久,他爱人杨梅就一直想搬出来住,这几年又添了一个孩子,家庭矛盾明显增多了,光是过年期间就吵了好几架。杨梅坚决要搬出来,问题是没有房子。四分场自从上次集资建房后就没有动静了。

    杨君苏一听他话里有话,再也想杨梅之前就想搬出来住,便说道“虽然我公公婆婆人很好,我爸妈人也挺好,可咱们年轻人毕竟跟他们老一辈的生活观念不同。我就怕时间长了,磕磕绊绊的,会影响我们双方的感情。再加上,为了我工作方便,我们就搬出来了。”

    朱明成频频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杨君苏接着说“唉,其实咱们上次搞的那个集资建房挺好的。我觉得要是职工们的生活水平再提升一个档次,大家手头有余钱,再搞一次也未尝不可。”

    朱明成不由得心里一动。上次他错过了,如果再来一次集资建房,他肯定能轮上。

    他想了想,建议道“杨同志,其实你的主意也未必不可行,只是你需要让我们党委的影响再扩大一下。你看准时机再提一下,我再帮着提一提,宋场长一同意,张书记没准也跟着同意了。”

    杨君苏把张书记刚才的话一联系起来,瞬间明白了。张书记想的是扩大党委的影响力,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还不想大动干戈。对,就是出巧力得大好处。

    问题是怎么扩大影响力农场内刊,他已经看不上了。县报,市报已经上过了,你再想上,也得有充分的理由。人家报纸也不是她开的想上就上。

    报纸不是她开的杨君苏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他们四分场可以办份场报,跟内刊走不同的路子,走亲民接地气路线,就办那种油印小报,成本也不高。

    杨君苏回到办公室里,就跟齐冰高洁小赵三人说道“你们说,如果咱们四分场要报场报,你们想在上面看到什么样的内容”

    三人对视一眼。

    高洁先回答道“我想看些有意思点的,不要全是大套话。”

    齐冰说道“我想看实际一些的内容,像是农事呀,最新时事新闻啦等等。”

    小赵挠挠头,说道“我想看体育类的,估计也没办法弄。”

    杨君苏又去问合作社和机耕队的那帮人。

    大家一听说要办场报,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小路抢先说“杨姐,场报一定要宣传我们机耕队。”

    田翠翠说“必须有我们养殖厂。”

    李卫红抢着说“你们都放心好啦,肯定都有份。杨姐,咱们的场报最好要有革命性。”

    杨君苏总结各方面的意见再加上自己的考虑,打算先弄一份手抄报出来做为样报。

    样报上分为时事新闻,工农动态,民生文娱,体育风采,甚至还有一块广告栏目,现在用不上,以后备用。

    头版头条是她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巍巍西山春意浓,改天换地乐无穷,文章的主题是回顾往昔,展望未来,把握现在;第二篇胸怀一轮红日,脚踏时代风雷,展示四分场农业学大寨的成果,表示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除了文章还有插画,不过,杨君苏画画水平不太行,她留出空白给擅长绘画的同志。

    除了文章,还有短小精干的新闻报道,比如养猪场的小猪们来了,养殖场的鸭仔到了,砖厂的质量再创新高等等。体育报道,就写了四分场的乒乓球比赛和职工的羽毛球比赛。

    写完几篇重要的文章后,杨君苏把手抄报拿给高洁齐冰他们看,让他们也贡献一点力量,三人倒是挺乐意,你一言我一句的,但是等到往上写时,他们又犯了难,因为他们的字跟杨君苏的一比,显得有点难看,而且字体不统一,很影响美观。杨君苏只好让他们先写好稿子,她回去统一誊写。

    除了高洁齐冰三人,还有李卫红他们。大家集思广益,各出奇招。

    意见汇总完了,她还得统一誊抄上去,累得手腕酸痛。温明知得知她要弄手抄报,就自告奋勇道“苏苏,我能帮你做吗”

    杨君苏眼睛一亮,温明知的字也很好看,而且他还会画画。

    她啪叽亲了温明知一口“温秘书,这剩下的扫尾工作就交给你了。”

    温明知笑道“我保证完成任务,你在旁边歇着。”

    温明知认真地誊抄文章,还在空白处画上了插图,与文章相映成趣。

    他在誊抄完毕后,还给手抄报加了一些修饰。这么一弄,手抄报的档次也跟着上去了。

    杨君苏看罢十分满意,又抱着亲了一口,趁着有兴致,把他摁倒给宠幸了。

    第二天上班时,杨君苏把手抄报拿给众人传阅。大家看得津津有味,若不是还有别人等着看,他们可以一口气看完整张报纸。

    张书记是越看越喜欢,满脸笑容。宋要武大致浏览了一下手抄报,说道“小杨挺有想法的,这小报弄得不错。你再把内容丰富一下,油印好拿到总场给纪书记看看。”

    手抄报拿给纪书记看,纪书记也很满意,爽快地批准了四分场办场报的申请。

    消息传回四分场,最高兴的当数张书记。

    接着大家便商量由谁来负责这一块工作,张书记的意思是想让朱明成场报的编辑,报纸是掌控思想舆论的阵地,当然不能少了他们党委。

    宋要武说道“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得再找一个。这样吧,你们党委出一个人,我们这边出一个。”

    张书记对此当然没有意见。

    只是宋要武看了一圈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其实杨君苏最合适,本来场报的点子就是她提出来的,她又擅长写文章。但她现在既是副场长又兼着生产科科长,再负责场报,实在忙不过来。

    杨君苏主动说道“宋场长,张书记,我推荐两个人,你们看合不合适。”

    两人一齐看向她,示意她说。

    “我推荐王宏声和齐冰,我觉得他们两个挺合适的。”

    宋要武考虑片刻,觉得齐冰也可以,但王宏声

    张书记也是一脸疑惑,杨君苏为什么推荐王宏声而不推荐朱明成。

    杨君苏笑着解释道“党委办公室里,我最中意的其实是朱同志,不过,现在朱同志身兼数职,再让他负责场报,我怕他吃不消。王达声在张书记和朱同志的影响下,进步很快,而且这人思想灵活,比较适合这份工作。”

    张书记思索半晌,朱明成确实忙不过来,也只得让王宏声上去了,就废物利用一下吧。

    王宏声接到任命,先是不敢置信,再一听是杨君苏举荐的,不由得激动万分,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他在办公室里发了一会儿呆,接着便向张书记表示道“张书记,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保证不给党委丢脸。”

    他赶紧收拾公文包“张书记,我就去找齐同志一起外出采访。”

    说完,他便一阵风地离开了。

    王宏声到处找杨君苏,最后在养猪厂找到了她。

    王宏声满脸堆笑“杨场长,你又亲自下基层视察工作了。”

    杨君苏感慨道“咱们养猪厂的规模还是太小了。去年年底,生猪全部上交,四分场的群众竟然没分到猪肉。”

    王宏声笑着说道“咱们农场的猪肉供应给总场和城里的商店了。不过为了补偿,咱们四分场的群众可以买鸭子,这也可以了。”

    杨君苏自言自语道“要是能建个饲料厂,猪饲料了不愁了,养猪厂不就能扩大了。”

    王宏声眼珠一转,杨场长如此重视自己,他也要替她做一些事,让她以后更重视自己。

    只是事情还没考虑成熟,王宏声也不急着说,只说要请教她场报该怎么办。

    杨君苏说“你就按样报上的栏目填充内容就行,注意语言要通俗易懂,内容要喜闻乐见,咱们是分场的场报,是为四分场的人民群众报务的,就走亲民路线,不要太严肃,要让大家真心喜欢看。你这人消息路子广,头脑灵活,我相信你能办好的。以后,齐冰任主编,你任副主编,以后有事先跟她商量。”

    人家齐冰是杨君苏的秘书和助理,远近亲疏肯定不一样。王宏声对这个安排没有意见。

    王宏声和齐冰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本事,四处采访打探消息,认真写稿,杨君苏私下里鼓励大家多投稿。

    四分场的场报就这样像模像样地办起来了同,一星期一期,第一期只印了一百份,杨君苏还让王宏声把报纸送到总场以及其他分场办公室。

    本来只是试个水,没想到反响良好。大家都挺喜欢看,还有人特地过来问要报纸看。

    张书记脸上乐开了花,他对王宏声也开始另眼相看。

    朱明成一看王宏声要重获领导青睐,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他想起王宏声是杨君苏举荐的,又知道杨君苏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办饲料厂,于是,他有事没事就在张书记面前提及此事。

    王宏声也打算好好回报杨君苏,他知道自己在张书记前面没什么份量,直接进言起不到效果,他打算利用舆论的力量,便挑灯夜战,写了一篇文章,说大家都盼着扩大养猪厂,一来解决猪肉供应紧张的问题,二来解决肥料不足的问题,三嘛生猪还可以供应给城里的兄弟单位。这是利民利场利国的大好事,可惜要扩大养猪需要更多的粗粮,场里的粗粮供应是有定额的。

    张书记是每期必看,这次看到场报提及此事,便问王宏声“小王,大家伙对扩大养猪厂的事情怎么看”

    王宏声连忙答道“大家伙都盼着养猪厂多养些猪,他们到年底也能分到肉。我觉得此事要是能办成,咱们党委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肯定会大大增强。还有就是,如果咱们明年能更多的生猪给国家,那就不是简单几句表扬的事了。”

    说者有心,听着也有意,张书记的心思不由得一动。他在四分场干了三年了,有一定的成绩,年纪也不老,以后说不定还能往上升一级,总场的党委书记跟分场书记的份量可不一样。

    王宏声见张书记已经心动了,赶紧去找杨君苏委婉地说明情况。

    杨君苏笑眯眯地说道“王同志,你果然很有潜力。以后好好干,我很看好你。”

    王宏声笑着应道“都是杨场长领导得好,没有你哪有我的今天。”

    王宏声接着又说道“杨场长,游场长退休了,接替他位子的就是陆长安。谢秘书要接替的是何书记的位置。我还听说,三分场也想大干一场呢,不能只让咱们四分场出风头。你看咱们是不是得做好准备”

    杨君苏说“不用做什么准备,静观其变就好。咱们同属于胜利农场,是亲姐妹单位,兄弟姐妹之间越竞争,家里越有活力。”

    王宏声“杨场长果然高瞻远瞩,心胸宽广。”

    杨君苏再去找张书记汇报工作时,就顺便提起了这件事“游场长和何书记毕竟年纪大了,风格偏保守,所以这些年来,三分场一直保持原地踏步。但陆长安和谢秘书年纪轻轻,可不愿意固守现状。听说他们上任后要摩拳擦掌地追赶咱们。我都有些压力了,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

    张书记傲然道“咱们四分场经过了三年的发展,也不是谁想追赶就能追上的。”

    杨君苏“可咱们毕竟是新场,无论是各种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都不如其他分场,人家只是没追赶而已,一旦开始追赶,那还真不一定。”

    张书记一听这话也对,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

    过了两天,杨君苏拿出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先给宋要武看,宋要武看罢,说道“我觉得这个计划可行。老张你觉得呢”

    张书记接过来看了一遍,这计划书写得非常细致,饲料厂的场地选择,建厂规模,饲料厂的原料来源供给等等,每一步都写得很详细,功课做得十分扎实。

    杨君苏也下定决心了,她尽量争取张书记的同意,如果他还不同意,她经过宋要武的允许后就直接拿着计划书去找纪书记,毕竟,她们两个一个场长一个副场长,那也是有一部分决策权的。

    张书记也隐隐约约地察觉到杨君苏态度的转变,他先是有些不适,接着又一想,人家毕竟是副场长了,四分场的三把手,她也是有一部分权利的。自己对她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张书记沉思半晌,最终同意了。

    杨君苏松了一口气,张书记能同意那是最好不过。要是他不同意,她越过他直接找纪书记,势必会引起他的不满,一个团队的领导班子要是专注于内斗,哪还有精力去干事业

    宋要武见张书记同意了,就主动说道“老张,你拿着计划书去给纪书记汇报工作吧。”

    张书记爽快答应“好。”

    纪书记看完计划书,一问不用总场拨款支持,二不要技术支持,他也同意了。

    领导同意了,最大的难题解决了,但后面的难题又来了,她缺人才。

    而且不光是饲料厂,别的地方也需要人才。杨君苏现在手底下不缺小弟小妹,但缺乏独挡一面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杨君苏想来想去,倒想到了一个人,二姐的公公周主任。他毕竟在总场呆了这么多年,对农场的事门儿清,应该知道谁能用。

    杨君苏这周六就没回镇上,拎着酒和一篮子吃的去周家。

    到了周家,杨盼抱着孩子迎了出来。她怀里的红薇一看到杨君苏,两条藕节似的白胖胳膊一挣一挣的,嘴里叫道“一,一。”

    杨盼笑着说“苏苏,你看这孩子跟你多亲。”

    杨盼的婆婆江美凤听到声音,忙出来跟杨君苏打招呼“她三姨,你可有空来家了,赶紧进来坐。”

    说着话,她接过杨盼手中的孩子,好让她们姐妹说话。

    周家人其他人也陆续出来打招呼,周家的房子是场里分的家属院,四间房子,带一个小院。杨盼在四分场也有房子,周义良也愿意过去住,就是两人都要上班,没法带孩子,孩子就由婆婆带着,他们也一起住在家里。周家人还算好相处,一家人相处得挺融洽。

    杨君苏看了一下,没发现周主任,就问道:“周伯不在家吗我有点事想向他请教。”

    江美凤笑道“他去河边钓鱼了,我去叫他回来。”

    十多分钟后,周主任就提着两条巴掌大的鲫鱼回来了。

    他笑着招呼“君苏啊,你来得真巧,晚上留下来喝鱼汤。”

    江美凤看着这两条小鱼,哭笑不得。

    杨君苏打量着周主任,他经过几年的调养,他的身体恢复得不错,不像刚回来时那么瘦骨嶙峋的,气色好了许多,精神也挺好。

    杨君苏直接说明来意“周伯,我们四分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我想发展一下工副业,想办一个饲料厂,以猪饲料为主,但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我想着你老在农场多年,对这方面应该比较了解,今天特来向你请教。”

    周主任考虑一会儿,慢条斯理地说道“这方面的人才,我倒是知道两个,就是有点麻烦。”

    杨君苏道“没事,你说来我听听。”,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