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甲申 姑娘贵姓
山水蒙~甲申 姑娘贵姓
八七柳
柔慧的父亲和公公是初中同学,他们都是在县城里读书的,在那个时候,能在县城里读书的,都是各村镇县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他们是县城的精英。是同龄人悄悄羡慕,长辈时时赞扬的对象。由于他们头上,有如此的光环与众人的期望,所以他们学习,格外努力,特别自觉。但是,天不遂人愿,为了接受农村的再教育,学校解散了学生。他们中断了学业,前途渺茫,化为泡影!无可奈何的,分别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回到村里,他感觉未来,可能是一段艰难的路,在等着他!秉国的先人在清朝末年,一个人来到口外,通过几代的努力,购买了许多的田地和房产。到了他爷爷的时候,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所有的东西都分给了村民们。老爷子一直想不通,转不过这个弯儿。临走的时候还在问:“这些东西,到底是谁的?”
一般情况都是祖先富有,儿孙跟上享福。但秉国赶上的确是祖先生活宽裕,儿孙福薄受罪。
他不愿意受气,所以经常在村里村外,干一些田地以外的活儿。比如在烧砖的窑场,推土,挖坯,搬运等等。虽然付出了常人几倍的体力与辛苦,但是,在这里受气少!他一米七四的大个子,身体健壮,虽然在烧窑场受的苦特别重,但一天一天,也就那样,挨过来了。
秉国已经二十多了,在村里,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的父亲存玺,有一个上邦表哥,是一位道士,他为秉国的婚姻做了推算,说:女方是一位姓卢的姑娘。老爷子对表哥的话非常重视,于是,就到村里唯一姓卢的姑娘家去提亲,虽然秉国感觉对方的性格和自己不对路,但,就目前自己这个成分……唉,能娶过就不错了。没想到对方真的看不上他的,地主成分。既然吹灯拔蜡了,歪嘴吹笛子,眼不对,那就再寻他处吧!
经过多方的查询,发现前些年嫁到本村本家里的一个媳妇,关系里有卢闺女。这个媳妇是从山西来的,她的外甥女,姓卢!和这位姥姥攀谈问询,好像对方也不反对,那太好了,赶快把老大叫回来,去看一看,相一相,行不行?
秉国正在原城做工,由于自己地主成分的影响,他对于未来的媳妇,已经不做很多的要求了。只要有文化就行了!自己下面又有两个弟弟,如果不早点结婚,也会影响到他们两个。在农村都是按顺序结婚的,如果弟弟先结婚,那么,老大就再也娶不上媳妇了。大家会认为老大有毛病,所以就没有人,会把姑娘嫁给他了。
虽然已经不再是不是古代社会,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还在他们的脑子里存在。经媒人的好言美语,用心穿度,秉国在女方的姥姥家见了一面,女方叫卢凤如,读书到三年级,认得字!她小的时候,就经常来姥姥家走亲戚。这次也是刚到的。秉国是个特别沉稳的人,但这次有些意外,他心动了……
姑娘的哥哥说原城是个好地方,那里水宽。人往高处走,口外还有白面吃……去吧,挺好的。又是那边姥姥帮选的,人家应该错不了。过去又是地主,算是好人家……
壬子鼠年(西元七二年),顺利订婚了,彩礼五佰元,秋冬三换衣等。到了第二年,经过来来往往的商谈,说好了当时的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等等结婚用品,经过媒人的协调,双方都顺心顺意了。秉国带着全家人的祝愿和期望,忐忑地,登上了山西的火车。
凤如要远嫁口外了,家里人依依不舍之情在所难免,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里,远隔千山万水的口外,是那么的遥远。妈妈拉着凤如的手,流着泪,讲述着自己的人生经验,谈着女人一生的不容易……,从家里谈到家外,从公婆,说到孩子,嘱咐前,嘱咐后。感觉再说三天都说不完。老太太实在舍不得姑娘远嫁,让秉国再加两佰元的彩礼!看着泪流满面,依依不舍的家人们,秉国答应了丈母娘的要求。
瞅瞅高大英俊的秉国,凤如心里也很如意,两个人悄悄的在县城照了一张相。并把相片藏了起来,担心被别人看到,那样会脸红的。凤如的大嫂抱着他的三儿子陪同送亲,秉国花了十七块五毛钱买了三张车票,登上了原城的火车。
下火车后,长途汽车站的售票员告诉他们,巧营村开通了首辆汽车,非常幸运,被他们赶上了。大家特别非常开心,汽车直接开到了家门口。好像是送亲的专车一样,风光极了……。更蹊跷的是,之后,这趟线路就取消了!这件幸运事,凤如为自己的孩子们讲述了好多年,每次提起都非常开心。
一九七三年正月二十喜炮震天。这媳妇不但秉国带来了一个家庭,也带来了人生的转机……
这转机到底转到了哪里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