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捉小猪崽
毕竟跟用了好材料,细心建的牛棚不同。
猪棚就是个简陋建筑。
但这一次,大队长下定决心要冬天捉小猪崽之后,这猪棚也好好的修理了一番。
就是没有以前修牛棚的条件,不然他们肯定盖个可以用几十年的!
姚冬雪还没有走近,就听到了哼哼哼连成一片的小猪崽的叫声。
看样子小孩子没有说夸大的话,这小猪崽的数量是真的不少。
等到了猪棚,姚冬雪才发现。
除了他们知青点这些后知后觉的人,阳光村来这里看热闹的人还真不少。
也不知道他们是先前就知道了消息,还是听到了消息才赶过来。
大队长夫妻俩都在忙着,并没有看到姚冬雪的到来。
倒是陈家荣这小孩,才一靠近就像滑溜的鱼一样钻进了人群里。
姚冬雪远远的看到他跟一群村里的小孩子在一起,也就没有去把人找回来。
专门给小猪崽用的猪棚并不是新建的。
东北这地方,冬天也并不是适合建房的好时候。
不说墙难干。
就是土砖,也都没有谁会在冬天打。
至于存着的土砖,大家都在入冬时换茅草、修屋子,全都用了。
毕竟土砖这东西,做起来也颇为麻烦,大家也基本都是有需要才会早早的开始准备。
改造后专门用来做小猪崽的棚完全不漏风,里面还有两面火墙呢。
临时搭起来的柴棚里面堆满了柴,姚冬雪忍不住多看了一眼最尾端的破房子。
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农家人最爱不过这些可爱的小畜生,大家都看的不愿意离开。
姚冬雪想了想,找到了陈家荣,把他带到了大队长夫妻面前。
“咦,姚知青你怎么来了?”彭大娘话才一说完,就看到了一旁自家的孙子。
这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她不由得有几分不好意思,笑道:
“姚知青,都在村里呢!这皮小子其实不用管他的!”
“你也赶紧回去吧!这天寒地冻的……而且,这些小东西可爱归可爱,这味道,你们这些知青肯定受不了的!”
彭大娘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看看村里有哪一家不会养些家畜。
大的畜生养不起,以前也不许养,但几只鸡还养不了?
也就是知青点的那些小年青。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才不会去操心这些。
姚冬雪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她喜欢吃鸡蛋、也喜欢吃鸡肉。
甚至也不介意养些小东西。
但问题是,她现在这鼻子,真的受不了到处都是鸡屎味!
而且现在养鸡,都很少关起来。
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养它们。
自然得任由它们在外面找食!
这样一来,那基本上满地都有可能是炸弹!
平常姚冬雪就不太喜欢在村里往来。
除了实在不知道能跟大家聊什么之外,也有这一部分的原因。
特别是现在很多养猪后外露的积粪池,那真是……香飘万里啊!
跟彭大娘告别后,姚冬雪看了看还在忙碌的大队长,准备过两天再找他一趟。
再回知青点时,知青点的人正在慢悠悠的做着早饭。
对于村里发生的事情,他们也不知道是不关心,还是完全没有任何消息。
果真,等到段巧兰吃完饭,江正阳两人过来找姚冬雪的时候。
姚冬雪告诉两人村里捉了好似有十来只猪崽……
至于具体多少,姚冬雪其实没有看完全。
只是一片小猪哼哼的声音,应该不会少于十头。
“明天村时要养这么多猪吗?”江正阳下意识的回忆了一下,好似今年加起来也没有杀到这么多头。
但好似每一年每个村都有任务猪,所以这个数量也不算多。
倒是一旁的段巧兰颇有些一言难尽。
她等到江正阳说完,才叹了口气,问道:
“你知道现在外面多少度了吗?”
“现在吗?”江正阳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看向外面。
具体的温度他并不清楚。
但肯定接近零度或者零度以下了。
总之,跟冬天最冷的时候还有很大的差别……但积雪已经可以盖住脚,土地也已经上冻。
是冬天最不适合干活的时候!
“那么,你觉得现在开始养猪……要给猪吃什么?”段巧兰耐着性子问着。
“对啊……”江正阳这下子反应了过来。
现在外面冰天雪地的,养村里的那几头猪都已经很艰难了。
这突然间又捉了那么多小猪崽回来……
显然,姚冬雪告诉他们的,不是村里要养多少小猪。
而是冬天开始养小猪的异样情况。
“那是因为什么?大队长不可能不懂这个啊!”
“应该是做粉丝余下的那些边角料吧!”段巧兰说的肯定。
她还没有忘记,当时村里人来帮忙的时候。
姚冬雪做粉丝余下的红薯土豆皮,以及过滤后剩余的残渣,大队长媳妇都是带走的。
当时就说了,是要送到大队猪棚里去给猪吃。
“这么说,那些边角料应该不少喽!”江正阳举一反三,继续道:
“而且猪吃了应该也挺长肉的。”
不然,大队长也下不了这样的决心。
“那肯定啊!那可是粮食啊!”段巧兰还是觉得这些粉丝虽然好,但多做就没必要了。
毕竟红薯土豆都是粮食!
家家都分的人头粮的情况下,这些粮食其实也至关重要。
“那你可想的太多了!”江正阳平常跟狩猎队的人交流的多,更加明白情况:
“大队最先用来做粉丝的土豆红薯确实是村里的。”
“不过,那也是往年大家分了粮食之后,会余下的。这其中,因为要预备明年的种粮,所以数量不少。”
“听说,往年的时候,都是放在大队部的大地窖里。”
“为了能够保存到种植的时候,平时都不让人下去的。”
“即使如此,每一年春季土豆红薯都会坏不少。”
“村里开始种粮的时候把种子挑出来,剩下好的先留着,坏的就先处理。”
“听说每年那个季节都有村里的人去借粮,那时候这些多余的粮食借出来又容易。有坏的还可以少算或者是不算,总之……里面的道道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