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岁月静好
到了队委会那间屋一看,赵凤山还真在,不但他在,老队长尹国富和会计王荣涣都在。如果只有赵凤山一个人,姜桂英可能会多呆一会儿,跟赵凤山说几句话,可是有别人在,姜桂英没说别的,只是很淡然地从篮子里拿出了饭盒,又很淡然地对赵凤山说,“我包了饺子,给你拿几个尝尝。”
赵凤山的反应也很平淡,“啊,知道了。”
“我走了。”姜桂英看上去挺平静地看了一眼赵凤山。
“嗯。”赵凤山没说话,单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姜桂英走后,尹国富提着鼻子闻了闻,“挺香啊,快趁热吃吧。”
赵凤山本不想当着尹国富和王荣涣的面吃,但是看着尹国富和王荣涣期待的目光,不好意思扫他俩的兴,只好打开了饭盒,顿时,香味比刚才又浓了几倍。
尹国富咽了口唾沫,王荣涣也咽了口唾沫。
包袱皮里不但有饭盒,还包了一双筷子,赵凤山抄起筷子,夹起一个蒸饺递给尹国富,“叔,你也尝尝吧。”
尹国富没扭捏,很痛快地接了过去。赵凤山又给王荣涣夹了一个,王荣涣本想拒绝,最终没能抵抗得住香气的诱惑,也接了过去。
“呦,这饺子皮上是啥呀”尹国富发现在了新大陆,虚眯着眼睛端详着饺子皮。
王荣涣和赵凤山也发现了饺子皮上的花样。
“是花瓣,还有香菜叶,别说,真好看。”王荣涣说。
尹国富张开嘴,一口将一整个蒸饺吞进口中,嚼了起来,王荣涣没像尹国富那么豪迈,一口咬下半个,赵凤山跟他一样。
三个男人有滋有味地嚼着。
很快,尹国富对姜桂英的手艺作出了评价,“真香。
王荣涣紧随其后,“嗯,香。”
赵凤山嘴上没说话,心里美滋滋的,确实香!
傍晚,下了班,赵凤山拿着空饭盒去了贾家。他走到贾家院外的时候,姜桂英在院子里整理着晾晒的干菜,火红的夕阳照在姜桂英的身上,姜桂英也变成了火红色。
赵凤山踏着夕阳走进院中。眼角地余光里,姜桂英发现有人走进院子,她扭头看过去,就见赵凤山一手拿着她家的饭盒,向她大步走来。姜桂英站直了身体,面朝赵凤山,一只手搭在额前,甜蜜地笑了。
她一笑,赵凤山跟着也笑了。
赵凤山走到姜桂英跟前,姜桂英接过赵凤山递过来的饭盒摇了摇,饭盒是空的,“都吃了。”
“嗯。”
“好吃不”
“特别好吃,都没吃够。”
“我家里还剩了点,我再给你拿几个回家吃。”说着,姜桂英转身要去给赵凤山拿饺子。
赵凤山连忙拉住姜桂英的手,不让她动弹,“别拿,你们留着吃吧。”
“我明儿个再包。”姜桂英还要去拿。
赵凤山紧握着姜桂英的手,“别拿,我真不吃。”
姜桂英垂下眼看着赵凤山的手,这只手骨节修长,皮肤微粗,但是很暖和。被这双手握住的她的手,麻酥酥的,像磕着了麻筋似的。
“那,我给你拿点瓜子吧。”我今天下午刚炒的。
赵凤山摇了摇头,“啥都别拿,我就想跟你呆一会儿。”
“那进屋呆着。”这会儿,外面已经有点冷了,而且,还有点风。
赵凤山又握了握她的手,“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跟你呆一会儿,唠唠磕。”无论是在贾家,还是在秀才屯的任何地方,都没有一个可以任由他和姜桂英独处的地方,只有山上可以。但是,他和姜桂英既不能总上山,再说,现在天也冷下来了,蘑菇什么的,几乎绝迹了。
“后天是周日吧”姜桂英问。
赵凤山想了下,“啊,是,咋了”
“那你跟我进趟山。”
“干啥去”
姜桂英笑了,“我明天去山里下网,后天就能启网了。”
他们这的山里有一条很大的溪流,溪里有很多冷水鱼,还有一种长白山特有的生物长白林蛙。这里的乡民,在深秋时节,经常到这条河里下网捕捞冷水鱼和林蛙。冷水鱼肉嫩刺少,可酱可炖可炸,味道鲜美;林蛙是名贵的中药,女人吃了皮肤雪白细腻,不生皱纹不长斑。
赵凤山笑出了一口白牙,“行,后天早上我来找你。”
隔了一天,赵凤山起大早来找姜桂英,姜桂英问他吃没吃饭,赵凤山说吃了。姜桂英问他吃的啥赵凤山说吃了两个头天晚上贴的的大饼子,配的一点芥菜丝咸菜。他妈还在跟他冷战,没给他起来做饭。
姜桂英拉着赵凤山进了屋,但是既没让赵凤山进贾宝善那屋,也没让赵凤山进她和小丫头住的那屋。小丫头还在睡觉,贾宝善倒是醒了,可是要让赵凤山进贾宝善那屋吃饭,还得给赵凤山放炕桌。在灶间吃饭,放个板凳就行。
而且若是在贾宝善那屋吃饭,贾宝善总不能板着脸不说话,怎么也得陪一陪,说几句话。姜桂英不想为了赵凤山麻烦贾宝善,最重要的是,灶间只有她和赵凤山。甜甜地对视一眼,悄悄地拉个手,没人看见,不会感到不方便和难为情。
姜桂英揭开灶间大铁锅的锅盖,铁锅里赫然摆着两个大瓷碗。姜桂英垫着抹布,一个碗一个碗捧出来,放在了灶台上。
一个大瓷碗里放着四个大菜团子,一个大瓷碗里放着一碗小白菜炖粉条。
“你等着。”姜桂英拉开碗橱,从碗橱里拿出一碗大酱、一根顶花戴刺的水黄瓜,又拿出了一个小碟子,碟子里放着一个切成了两半的咸鸡蛋。鸡蛋是自己家鸡下的,咸鸡蛋是自己家腌的,为了出油,她在腌鸡蛋的时候特意放了点盛家烧锅出品的老白干。
盛家烧锅的白酒远近闻名,听说盛家烧锅的酿酒师傅伪满那会儿是积德泉的大伙计,康德皇帝都喝过他酿的酒。后来日本人要夺积德泉的酿酒工艺,多方打压积德泉,积德泉从东家到店伙,四散飘零。这位姓盛的大伙计飘到了响水镇,在响水镇开了家小小的烧锅坊。
“这么丰盛”赵凤山小声说,怕惊扰到贾家另外两位。
姜桂英笑了,“这算啥,快吃吧,还没凉。”
赵凤山没客气,他知道跟姜桂英客气,姜桂英会不高兴,而且进山出山,拉网真是需要力气的活,不多吃点真不行。
赵凤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姜桂英回头看了一眼她爸那屋,屋门关得很严,自己那屋也没动静,小丫头应该还在睡。她放了心,抬手摸了摸赵凤山的头发,赵凤山是个三七开的小分头,头发又黑又密,摸起来手感很好。摸完了头发,她的手顺发而下,又摸了摸赵凤山的耳朵,赵凤山的耳朵是个元宝耳朵,特别好看,耳垂不大不小,软软的,微凉。
摸完了耳朵,姜桂英手往右转向下而去,抚上了赵凤山的后背。赵凤山的后背又宽又厚,隔着几层衣服,都能感到他的体温,暖和和的。
赵凤山忙忙地咬着嚼着咽着,心里有点发慌,姜桂英把他摸慌了,宫秀玉从来没摸过他,无论是他的头发,耳朵,还是后背,如果宫秀玉有这方面的企图,他也不会让。不知为什么,姜桂英摸他,他一点想要阻拦的想法都没有。姜桂英的抚摸让他想起了猫,不特定是哪只猫,就只是笼统地想起了猫这种动物。
大部分猫很享受人类的抚摸,被人类抚摸时会舒服地眯起眼睛,会打呼噜,有的还会翻肚皮。他这会儿除了没有翻肚皮的打算,也很想眯起眼睛哼哼两声,太舒服了。不过时间和地点都不对,所以他慌。
速战速决吃完了姜桂英给他准备地早饭,赵凤山和姜桂英上了山。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山上空气清新,然而温度很低。姜桂英和赵凤山穿得足够厚,然而还是觉得有点冷。二人呼哧带喘地来到了姜桂英下网的地方,姜桂英想下水,赵凤山一把拦住了她,“水凉,我来。”
为了启网,他特地穿了双长统的黑胶皮靴子。姜桂英没跟赵凤山争,因为知道赵凤山绝对不会让她下水。
赵凤山拉起了姜桂英下的筒网,深秋时节,加上昨天下了半宿的雨,筒网里拦了满满一个下黄绿参差的树叶。大略地沥了沥筒网里的水,赵凤山拉着筒网,慢慢地回到了岸边,把筒网里的东西倒在了地上,姜桂英提着一只小铁皮桶在一旁等着。
赵凤山一点点往外倒树叶,树叶间马上蹦跳出大小不一的冷水鱼和林蛙。
姜桂英一边手忙脚乱地抓鱼,一边指挥赵凤山,“哎呀,这还有条大‘柳根’,快抓,别让它跑了!”说完,她一把抓住了一条大“山石榴”。
这拨树叶里的鱼和蛙抓净了,赵凤山接着再倒,如是好几次,才算把整个筒网里的树叶清空。姜桂英的小铁桶里,此时已经装了大半桶冷水鱼和七八只林蛙。
赵凤山抖了抖筒网里残余的树叶,一点点把筒网收好。他收网的时候,姜桂英给他显摆今天的劳动成果,“看!”
赵凤山一边整理网,一边忙里偷闲向桶里看了一眼,“哎呀,真不少啊,你想咋吃啊”
“酱焖!”下网前,姜桂英已经把这些鱼的命运安排好了。
“挺会吃啊。”赵凤山看了一眼姜桂英冻得红扑扑地脸,很想咬上一口,他觉得姜桂英的红脸蛋口感也能不错。
姜桂英不知道赵凤山的所思所想,翻着眼睛,美滋滋地给赵凤山报她的计划,“待会儿,我给你拿几条,你拿回家给婶儿做了,就说是别人给的。剩下的,我做好了自己留点,再给马号房的老于头送点,林蛙等我晒干了,你给婶拿几个。
赵凤山摇头,“不用,鱼和林蛙我都不要,你自己留着吧。”冷水鱼必须得深秋捉,冬天捉不了,春夏没长大。但是深秋山里水寒刺骨,捉一次不容易。
姜桂英把眼一瞪,“咋的,又不吃我们地主家的饭了”
赵凤山用手点指姜桂英,“你呀,这张嘴,跟小刀似的。”
姜桂英笑出了两个深深的小酒窝,“专门剌(lá)你!”
赵凤山也笑,“行,剌吧。我皮厚,不怕剌。”
赵凤山收好了网,姜桂英弄好了鱼,本来应该下山回家了。可是赵凤山没动地方,姜桂英也没马上说走。二人相对而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看得非常认真,也非常投入。
“你真好看。”姜桂英抬起手,用手指描摹赵凤山的眉毛,鼻子,赵凤山一动不动,盯着姜桂英的红嘴唇,“你更好看。”
“她们说我像妖精,还说我像狐狸精。”姜桂英想起了某些屯民对自己的评价。
赵凤山抬起一只手,轻轻捂住了姜桂英半边红脸蛋,“别听她们胡说八道,她们那是嫉妒你长得好看。”
姜桂英笑,“我知道。我没听见就拉倒,我要是听见了,谁说我,我摔谁。”
赵凤山忽然来了兴趣,抓住了姜桂英描画的手,“我听说你的摔跤是跟你爸学的,你爸是跟谁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