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沧海逆袭 > 第29章 新的开始

第29章 新的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省城新海市,坐落在美丽的南海之滨,湛蓝的大海,清爽的海风,棉花的天空,椰风海韵。

    新海市是一个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这里演绎着许许多多波澜壮阔的人生。有悲壮的,有欢喜的。

    张信到省城新海市后,就开始筹备公司。一切都从头再来。公司一共五个人。李志在供销社那边也没有什么事做,所以,张信也把李志调到公司来跟他一起工作。公司还有一名女会计叫刘小静,一名女出纳叫林容,她们都是政府官员安排进来的的亲戚。

    他们租了一间铺面作为办公地点。旁边就是一家卖杂货店的,杂货店的老板娘叫阿芳。她长得苗条清秀,白嫩娇美,有一双楚楚动人的眼睛。

    政府机关,由于有很多的资料需要印刷。因此,政府要求他们先开办一家印刷厂。

    政府很快就下拨了50万元的启动资金。

    张信原来是搞贸易的,从来没有搞过工厂,所以,对他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正如,人们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

    张信从来没有搞过印刷厂,既不懂设备,也不懂技术。他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他感觉到,一头雾水。

    林容看到这个情况后,对张信说:“张总,我大伯原来当过印刷厂车间主任,现在退休在家,我们可以请教他一下。”

    张信听到后,马上拍桌子说:“好啊,你大伯在哪,我们去拜访他一下。”

    “没住多远,我们晚上一起去他家吧。”林容说道。

    张信和林容约好后,张信买了一些水果。晚上一起来到了他的大伯家。

    在那里,林容把这边的情况,跟他大伯说了一下。张信对着她大伯说道:“林伯,我们对这些一窍不通,还要请你多多指教。”

    林伯说:“这些都是小事,我在印刷厂都干了30多年了。可以说在印刷方面,没有我不懂的。”张信听到他这个话,感觉遇到了救命恩人。

    “那太好了。我们就缺一个懂技术,懂管理的人。”张信高兴的说道。

    张信说:“林伯,我看这样吧,我们聘请你来当这个印刷厂当厂长,负责全面管理,你看怎么样?”

    林伯想了一想说道:“我这么大岁数的人,你们不嫌弃吗?”

    “不要说嫌弃,像你这样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我们找都找不到。”张信说。

    林伯笑笑的说道:“那好吧。”

    张信他们在政府的一块空闲,盖起了一间简易的砖瓦房,大概有300平方左右。

    他们根据林伯列出的机器设备清单,如数购进了新的设备,主要是铅字印刷设备。

    他们正准备招工。当政府那些人,知道印刷厂准备招工时,那些书记,局长,科长,主任都安排了他们的什么亲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都过来,国营单位就是这样,上级领导塞进来的人,你又不得不要,如果不要,又怕得罪这些人。本来工厂计划是招收40多名工人的,但是,政府机关单位那些人,硬把人塞进来,工厂一下子就搞到了70多人。

    林伯是很敬业的人,他从早到晚,都一直在工厂里指导工作,传授一些基本知识给工人。比如:如何排版,如何操作机器,如何打订,手把手的教工人。很快工厂就正式投产了。

    随后,接到了大量的政府订单,机器没有停过,经常要加班加点,工人们累得像狗一样。他们不得不这样做,不然,就完成不了政府交给的任务。

    大家看到,工厂接到了这么多订单,工人又忙着不停,大家都觉得,工厂效益一定好的,肯定是赚大钱的,但是,让人想不到的事,到年终一算帐,不亏也不赚,一发工资后,账户没剩多少钱了。大家都傻眼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信原来还以为工厂效益好了,到年终,要给大家发点奖金,因为,大家都很辛苦。但是,他没想到是这样,他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林伯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出在哪里。

    他对张信说:“像我们这个厂的规模,只需要40人就够了,现在政府安排了70多人来,就好比,一桌饭,两桌人来吃,你说还怎么能赚钱呢?要知道,成本和效益是挂钩的,成本高效益肯定低了。”

    这是国有企业的通病,如果一个效益好一点的企业,他们就通过各种关系,猛往里面塞人进来,这样的企业,不亏损才怪呢。

    张信叹了一口气说:“我们本来是做生意赚钱的,却没想到,搞出了一个福利院,变成了,帮助政府解决了就业问题。”

    很快,几年时间就过去了,张信的年龄也大了,他现在在省城新海市,远离家庭,一个人又没有人照顾。父母亲也很担心。所以,他的父母经常催促,他找个对象结婚,但是,张信不想结婚。因为,他连一间房子都没有,他现在房子是租房的,而且,也没什么经济基础。所以,他不想太早结婚。

    说到对象,他想起了阿菊,何娟,于红,当时那个年代,很少有家庭电话。可以说,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也没有他们的音讯,再说,那个时候,交通很不方便,张信也很多年,没有回圣河市了。

    说到阿菊,张信还清楚的记得,当初,他要离开圣河市时,阿菊对他发火说,很恨他,不想再见到他,似乎要跟他一刀两断那样,所以,张信一直没有跟她联系了。

    不过,李志一直跟她联系,听李志说,阿菊正在忙着搞一个超市,正在创业阶段,再说,现在李志也一直在追求着她。所以,张信也放弃了这个结婚念头。

    也听人家说,何娟已经结婚了,结婚的对象是追求她多年的那个同学。张信原来见过的。就是原来经常去单位找她的那个男的。

    又听人家说,于红和他们银行里一个同事谈恋爱了,有男朋友了。这原来是被张信猜中的。

    由于邻居关系,隔壁杂货店的老板娘阿芳,经常过来,他们办公室坐。

    阿芳看到,在新海市,张信单身一个人,所以,她经常去帮张信煮饭,做菜,洗衣服。

    阿芳从小到大,都帮他父母亲做家务,所以,养成勤劳的习惯。

    阿芳对他的关心和体贴,让张信很感动。也许是这份感动,也许是日久生情,后来,他们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两人双双坠入了爱河…。

    说到结婚对象,目前,只有阿芳合适,因为,阿芳就在他的身边,时时刻刻都陪伴着他,并且,对张信那样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经过父母亲的再三催促下,张信又再三的考虑,终于,张信答应了和阿芳结婚。并且,也把婚事提到了日程上来了。

    爱情姻缘,也许就象电影一句台词:“爱情这东西,时间点很关键。认识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

    在办公室,大家都看到,刘会计的男朋友,一到下班时间,就骑自行车来接她回去,无论刮风下雨,天天如此。大家都看得出来,她的男朋友很喜欢她。

    林容,看到刘会计的男朋友这么爱她,很羡慕刘会计,林容在想,我的条件很好,人长得也不差呀,怎么就没有人爱我呢?怎么就变成剩女呢?

    林容的年龄,比张信和李志他们都大。林容今年三十四岁,可以说是一个大龄女青年,人长得不错,清秀动人,高桃的身材,像模特,她的父亲是个局长。可以说她的各方面都很不错的,但是,就是没有男朋友。

    有一天,她就问张信:“经理,你说说,你们男人是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呢?我的条件也不差呀,怎么我就找不到男朋友呢?怎么我就变成一个剩女了?”

    张信严肃的对她说:“你不是没有男朋友,而是你的男朋友太多了,连到我都觉得,你的男朋友多了。”

    李志插上一嘴说:“就是,我也发现,你有很多男朋友。”

    林容生气的说:“你们这样说话,是不是想把我气死。我哪里有男朋友了。”

    林容停顿了一下又说:“哼,你们一点都不懂怜香惜玉,就会打击我。”瞟了他们一眼。

    李志说:“你还说没有男朋友,今天带这个男的,明天又带那个男的,天天都有男人在你身边,鬼看到你都怕,还有谁还敢去追求你,我的大小姐。”李志故意逗她。

    张信又说:“从我们男人的角度来说,你这样的形象,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乱七八糟的人。你不要跟我说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斜,这些都是自我安慰的鬼话,没有人不会相信的,最后,吃亏的还是你。”

    李志对她说:“是非多的女人,往往会落到悲惨的下场。”

    林容听得很认真,她没想到,自己身上这些问题。

    张信又接着说:“你整天打扮得光鲜亮丽的,穿了一身的名牌,一件衣服都要几千块,你说,人家哪敢去伺候,你这么高贵的人?我的大小姐,你还是省省吧。”

    张信点了一支烟又说:“你知道,男人最讨厌什么吗? 男人最讨厌的,就是那种虚荣心强,爱攀比的女人。”

    林容静静的听着,并且,陷入了沉思中…因为,她从来就没有注意到这些东西,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

    张信他们办公室的隔壁,有一家做涂料生意的小店,他们是上海人,他们一家三口,这家店的老板姓范,大家都叫他范老板。老板娘大家都叫她珍姐,有空时,张信也经常会过去,跟他们聊天。

    有一次,他们聊天,张信问范老板:“上海是个大城市,那边的生意不是好吗?怎么你们来新海市这里做生意?”

    范老板说:“上海过去是好的,但是,改革开放后,上海有点落伍了,不像你们这里是经济特区,有很多好政策,我的很多的上海朋友,也来这边发展了。”

    珍姐对张信说:“张总,我们现在是邻居,以后,有什么要多多关照。”

    珍姐是上海女人,她说话总是有点娇滴滴的,带有很重的上海口音。珍姐打扮的很时髦,像一个精致的小女人。

    张信说“珍姐,像我们这样的小生意,我们也是自身难保。”

    “我听说你们搞了一间印刷厂,是吗?”珍姐问道。张信他们的印刷厂,离他们办公室这里有几公里路程,所以,珍姐并不知道,只是听人说而已。

    “是的,我们搞了一间几十人的小工厂。”张信回答道。

    珍姐问:“现在生意怎么样?”

    “现在生意还不错,有大量的政府订单。”张信说。

    正在他们说话时,有两个美女走进来,这是珍姐的好朋友,她们也是上海人,也是来这里打工的,有空时,她们经常会来珍姐的店里坐。

    张信也认识她们,张信看到她们来了,也笑笑的跟她们打了一声招呼。她们两个女孩子,每次来这里时,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的。

    珍姐知道,张信跟他这两个好姐妹都很熟悉,所以,大家就坐在一起就闲聊起来。

    珍姐看到,今天正好张信也在这里,珍姐就逗张信。珍姐说:“张总,需不需要我帮你介绍一个对象。”珍姐也知道,张信还没有结婚。

    “老板娘,有什么美女吗?”张信好奇的问道。

    “你看,我这两个姐妹怎么样?如果你有意思的话,我可以帮你牵线。”珍姐指做这两个姐妹说到。坐在那里的两位美女,听到这话后,都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来。

    “这两个都是大美女,我无德无能,怎么高攀得起呢。”张信笑笑的说。

    “你别谦虚了,看得出,张总的眼光,还是很高的。”珍姐说到。

    这时,范老板急忙对珍姐说:“哎,你就不懂看人了,你没看到吗,咱们隔壁店,那个阿芳小姐很喜欢张总,人家对张总很热情,管吃管喝的,人家简直像小两口。”因为,大家都在一行铺面的,珍姐跟阿芳也很熟悉。

    珍姐一下恍惚过来说道:“对呀,我怎么就忘了呢。”这时,张信的脸一下红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