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逍遥不再
刘备在江州把蜀中各地募集的士兵全部汇聚起来,有十多万。但刘备仍然觉得兵力不够。黄权曾任南中太守,知道南中居住着不少蛮族人,骁勇善战。于是刘备派黄权去南中募集兵力。稍后直接去前线会合。
刘备在江州简单操练了几日,便浩浩荡荡地向荆州进发。只是蜀地到荆州,一路上山路颇多,行军速度受限。
半路上,刘备收到了赵云的书信,得知了赵云折损大半兵马,然后撤营退走的消息。赵云还在信中劝刘备谨慎伐吴,以他几十年的临敌经验,陆逊计谋不可小觑。
刘备虽然没有当着众人的面说什么,但脸上的愤怒,溢于言表。刘备对赵云这次的战果和劝谏很不满意。
刘备思考后下令,把赵云从零陵调回了成都。让赵云协助诸葛亮看守成都。零陵和武陵由关平代为掌管。
而这时的关平正在零陵惬意地过着舒服日子。白天去零陵书院的藏书阁,阅览各地的藏书,听各地的名士讲学。晚上回家赵雁菱会给他准备一桌饭菜。
如果当天没有讲学,关平和赵雁菱就会去无忧谷,装点他们在无忧谷的木屋。
一日赵雁菱见关平在地上用树枝不停地划着什么,就好奇地询问:“夫君,你这画的圆圆的轱辘是什么?”
关平抬起头,眼睛笑着眯成了一条缝。“没见过吧,我们这屋子离小溪有点远,我打算造个水池,这样以后打水就不用跑老远了。”
赵雁菱听了更迷糊了。“修水池和这轱辘有什么关系?”
关平轻轻地在赵雁菱的鼻子上点了一点,戏谑地说:“这个叫水车,以后可以让。”
赵雁菱蹲坐在一旁,双手托着腮帮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关平,仿佛见到了什么不可以思议的事。
“夫君,你懂得可真多。”
关平略微挑眉,咧嘴一笑。“世间千万物,我只知皮毛尔。”
两人在木屋嬉笑打闹了一阵,见天色已晚,便赶回了零陵。
两人刚回到府上,准备吃饭,下人就过来通报,赵云已经撤军回零陵,兵马损失大半。
关平和赵雁菱都有些意外。
“父亲他没事吧?”刚刚坐下的赵雁菱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下人前面问道。
“赵将军并没大碍,只是让关平将军速去商议。”
赵雁菱一转头,却看到关平正悠闲地夹着饭菜吃了起来。顿时没了好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关平一边不停地夹着碟中的菜,一边划了一大口米饭进去。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说完扭过头。
“人不是没事嘛。”关平一边嚼着嘴中的饭菜,一边说着。
赵雁菱低着头,耸动着肩膀,慢慢抽泣起来。
关平放下吃了一半的饭碗,走到赵雁菱身边。一手扶着她的肩膀,一手轻轻地安抚她的后背。
“我这干了一下午的活,吃口饭,你这是闹哪出好好好,我马上去。”
赵雁菱随即抬头,擦了擦眼角,轻声说:“我把饭菜热着,等你回来。”
关平轻轻搂住赵雁菱,吸了口气,静静地感受了下赵雁菱身上的香味。然后便起身出门了。
关平急匆匆地往府衙的议事厅赶,一路上随处可见从城外进来的伤兵。他们有的相互搀扶着,有的被人背着。路上满是痛苦地呻吟声。
那些伤兵,抬眼看到关平,眼神中充满了茫然。在三国这个时代,伤残的士兵,没有办法下地干活,反而是家里的一大负担。、关平放慢了脚步,心中五味杂陈。
等关平走进议事厅的时候,潘凤、邢道荣、赵云几个正垂头丧气地坐着。
邢道荣气愤地两条眉毛翘了起来。“我这就去把仓库里的军服全烧了。想不到江东的鼠辈居然这么狡猾。”
关平一问才知道,陆逊用荆州之前留存的荆州兵军服样式,赶制了几千套,半夜偷袭得手。
“陆逊计谋非同一般。是我疏忽大意了。”赵云低着头,皱着眉头,有些懊恼。
“现在零陵和武陵加起来还不到一千兵马。江东的十万援军全在江陵。陆逊要是攻来,我们如何御敌?”潘凤点出了眼下零陵和武陵的处境。
赵云转头,从桌案上拿出一封书信。“这倒无需担心,主公大军已经启程,不日就可抵达荆州境内。陆逊若是领大军来攻,则荆州尽在我军掌握之下。”
关平一听刘备已经率大军来了,忙问:“主公带了多少人马?”
赵云,又细细扫了一眼书信。“书信上说是三十万。但据我估计,可战之兵最多十余万。川蜀之地,多山川险地,粮道不畅。其余之人应为运粮的民夫。”
赵云顿了一下,神色黯淡地朝关平说道:“我劝主公莫要急着伐吴。但主公怨我兵败,把我调回了成都。以后零陵就交给你了。”
关平表情有些复杂。心想:“两个城池就不到一千兵,就算给我又能干啥?”
邢道荣略感疑惑。“此次出兵虽未取胜,但江东也损失不少,没讨到便宜。主公是否过于苛责?”
赵云又回味了一边书信,缓缓说道:“主公是恼我劝他伐吴。”
关平说道:“父亲和张飞将军皆因江东而亡,主公伐吴之志不可易。将军何日启程回成都?”
赵云把书信收了起来。“明日吧。”
就这样,赵云第二日一早收拾行李,告别了关平和赵雁菱,带上两个贴身随从,便启程回了成都。
赵雁菱望着赵云远去的背影,依依不舍地抱着关平哭了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