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舌辩群臣
只见孙权对群臣说道:“蜀汉遣使而来,意欲重修盟好,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只见一人缓步走向前,面向关平横眉冷对,正是虞翻。“主公,臣以为不可。当今天下三分,曹魏独占九州。曹操能征善战,麾下猛将谋士何止千员,兵马何止百万。刘备兵少将寡,徒有皇叔之名,奔波半生,无寸尺之地。幸得主公借荆州资其发展,方才侥幸夺得益州。依臣之见联刘不如联曹。”
关平听了,不禁暗骂:“虞翻你这个小人,偷袭荆州就有你的份。把你放回来,你倒来添乱。”
关平平复了下心绪,思索片刻后答道:“虞翻,你祖上世代为官,世食汉禄,居然出此无国无君之言。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天子饱受欺凌,连怀孕的贵人和皇后都惨遭曹操诛杀。我主刘皇叔受当今天子衣带血诏之命,起兵诛杀曹操,匡扶汉室。此可谓名正言顺,人心所向。尔若行助纣为虐之事,必遭千古骂名,为后人所耻。”
虞翻气得面如赤枣,拂袖冷哼一声,便返回了原位。
第二个发言的是顾雍,顾雍老成持重,缓步上前作揖。“主公,刘备反复无常。早年刘备先投徐州陶谦,待陶谦死后便占了徐州。后来兵败,再投曹操,数月后刘备却叛逃曹操转投袁绍。不久刘备再叛袁绍,转投刘表。赤壁之后,刘备借荆州后应刘璋之邀带兵入川,然而却反戈相向,夺了益州。如此反复小人,他日必会再叛盟友,决不可轻信。”
关平反驳道:“刘皇叔早年受陶谦之邀抵御曹操,奈何陶谦年事已高,其子弱不禁风。陶谦多次将徐州托付,刘皇叔才受领徐州。后来经吕布和曹操偷袭,不得已而降曹。怎料曹操实为汉贼,刘皇叔受天子衣带血诏,而叛操。奈何袁绍、刘表皆非明主。刘璋听信小人谗言,围困我军,才致使益州易主。我主待之甚厚。我主刘皇叔,以仁义行天下。怎会是反复小人。”
张纮听了,也忍不住加入了对话。“刘备昔日被曹操追杀至此,蒙主公倾江东之力败曹操于赤壁,才得以苟全。主公不以刘备势孤,嫁妹于刘备,资其以荆州。刘备当日借荆州之时,答应得益州后,归还。然而刘备得了益州之后,却抵赖不认。如此背信弃义,与小人何异?”
“我主刘皇叔并非有意抵赖,当日刘皇叔与吴侯约定,以湘水为界吴蜀共分荆州。换言之,刘皇叔用长沙、桂阳两城,换了南郡一城。东吴并不吃亏。即便前几日,吕蒙偷袭荆州,刘皇叔念及吴侯旧日情义,并未刁难。反而遣我出使东吴,维系联盟。何来背信弃义之言。”
诸葛瑾闻言,说道:“南郡乃长江上游军事重镇,是我东吴咽喉之地。我东吴将士奋战一年有余,才得以拿下南郡,有岂能轻易换之?刘皇叔打算何时归还,可有明言?”
“我主刘皇叔有言在先,若他日夺得凉州,可将荆州让还于江东。”
张昭听了,冷笑一声。“哼。只怕等刘皇叔得了凉州,下一步,就是我江东了吧?”
“吴蜀两国本有旧谊,我主刘皇叔绝无此意。吴侯切勿听信小道传言,吴蜀相伐,亲者痛而仇者快。”
孙权听了这帮文臣的辩解,略微沉思片刻,问道:“陆逊来信有言,如若刘皇叔夺了凉州,你愿大开城门,将荆州让与江东,此话当真?”
“当真。关平一诺千金。”
“如此便好说。若要我东吴撤兵,与刘备重结盟好,关平将军只需答应我一事。”
关平一听,事有转机,眼前一亮。“吴侯不妨请讲。”
“我有一女,名为鲁班,尚未婚配。愿招关平将军为婿,只要关平将军应了此事。我便罢兵结盟。”
关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暗自心想:“什么?要招我为婿?我关平堂堂七尺男儿,岂能接受此等联姻?更何况——”
“吴侯,关平虽尚未婚配,但才疏德浅,恐配不上鲁班公主,还请吴侯另觅佳婿。”
关平说完,微微抬头撇了眼一旁的诸葛瑾。诸葛瑾正一停不停地朝他使眼色,示意关平,赶紧打住别说了。
孙权刚才还平和微笑的脸,慢慢变得严肃起来。“关平将军,你年纪轻轻,斩曹仁诛满宠,今日以一己之力,战退我江东群臣。如此年轻有为,怎可说是才疏德浅。我见你是可造之材,才将女儿嫁你。莫不是你妄自尊大,和你爹关羽一样,瞧不上我江东?”
关平一听,看来今天是羊入虎口。“关平不敢,只是婚姻大事,关平不敢擅自做主,需回去禀明家父。征得家父同意,才能定下此事。”
“如此也容易,你且修书一封,我派人连夜送去荆州给关羽。他若回信同意了,即刻就举行大婚。如若关羽再辱我,我即可起兵荆州。你且先在建业暂住几日。”
关平本已张嘴还想再辩驳几句,诸葛瑾见状赶忙上前。“主公英明,如此一来,可一举两得。只是驿站简陋,让关平将军暂住,似乎有违礼数。不妨让关平将军先住在我府上。”
“关平就住宫里,婚事一天不定下来,关平一天不准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