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典籍华夏:我的直播通古今 > 第95章 筷子与刀叉

第95章 筷子与刀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台上每一个老兵的故事讲完都会迎来台下的一片掌声,在故事与老兵们的言语中,或许有些孩子还不能体会其中的意义,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静静的聆听着这在电视上看不到听不着的故事,有的还在用手机做着笔记。

    “好啊,孩子们就应该多听听这些,知道我们的华夏今天的幸福多么来之不易,知道苦才知道以后怎么去学,市一中不愧为市一中,作为济市的第一中学,这个活动做的好,等我孩子中考的时候一定会让他考一中,回去我就得把录下来的视频给他看。”

    “是啊,大哥,我也感觉这个好,这对孩子的发展也是好的,希望以后学校里多多举办一些这些活动,毕竟老兵越来越少了,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活化石啊!”

    “真是可惜了,现在听了这些老爷子的话语,鼻子都有些酸了,现在想想那些在国家今日的教育下,得以到外国留学,可是最终总有那么几人留在了他国,为别人的国家付出自己的成果,更可恶的是那些在本还有镁联邦的学生,改国籍你就改吧,还公然污蔑祖国,这些孩子的路走偏了啊!”

    “谁说不是呢?我们隔壁有一家是大学教授,本来以为教育出来的儿子能够回国尽孝,为国家做点贡献,谁知道去镁联邦留学之后,居然直接改了国籍,在人家的实验室里做研究,气的老两口一夜之间头发都白了很多。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比我们那个年代了,不知道是不是文化入侵导致的,反正现在的孩子都喜欢追些娘娘腔之类的,尤其是男团的那些,哎,看不懂,看不懂啊!”

    “什么也别说了,为老爷子们鼓掌吧!”

    “对对对,为老爷子鼓掌!”

    “鼓什么掌,你们的思想也太古板了,外国也没有什么不好啊!在外国随便工作个几年,那可是比在国内挣得多,人不就是要往高处走的吗?没看到叶迟也说了,当初打这场战役的时候,人家镁联邦已经比咱们高这么多了,现在那更是不用说,真是的,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

    “你,你,你怎么能这样说啊!”

    “嘁,土鳖!”

    台下的口角,引起了一点的骚乱,却很快被维持治安的学校老师们给制止住了,而此刻在台子上的叶迟也看到了这一幕。

    随着老兵们的话语落下,叶迟再次道。

    “在一部老电影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那就是《北洋水师》,在这里面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我爷爷就是台上的叶轩老人,从小就在他的故事下长大,拜访了咱们济市的大多数的老兵,从他们口中听了无数的故事,刚开始感觉无所谓,慢慢的听多了,长大了,之后才发现,他们无不对我们有着更高的希冀。”

    “出国留学,在很多家庭中成为了值得炫耀的存在,是的,孩子出息了。有的回来继续深造,有的成家立业兢兢业业的工作,也有的投入到了国家的建设之中。这对于台上的老爷子们已经是最大的回报了,那些为我们今日幸福生活打下了这一片和平江山的先辈们也在天上看着我们在笑。”

    “可是总有一些人认为外国远比我们华夏高贵,更有的回来之后直接不再用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餐具筷子,而是动员全家去使用所谓的刀叉,美其名曰高贵的生活。在这些人的眼中,且不知刀叉是咱们华夏老祖宗玩剩下的东西,早在我们华夏河姆渡遗址的就有了我们老祖宗使用刀叉的记录,距今有七千年,比建国不到一只手的镁联邦这些国家而言,也翻了好几番了。只不过称呼上有所区别,那个时候叫做‘匕’,而出土的青铜匕一方面是当作勺子,另外一方面是用来当作道具切割的。”

    “而关于叉子则是在我华夏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有过发掘,那里有着骨质叉子,距今有四千年,这只是初始的状态。”

    “到了商朝后,在我国考古学家在诸多商朝遗址中都有发现刀叉成套使用的情况,而我们那时候的老祖宗是使用的三件套,即叉、勺、刀三种,墓葬中的陪葬品足以说明老祖宗使用刀叉比外国人早了近四千年。”

    “所以那些自以为高贵的东西只不过是我们华夏的老祖宗玩剩下的东西,至于用餐的习俗我们不做评判,这是历史也是事实。”

    “筷子则是不一样了,上方下圆,则是表述着我们华夏的哲学之理天圆地方,用圆头夹菜寓意民以食为天,立起来就是顶天立地……在春秋时期使用筷子的是贵族,用刀叉的是平民,直到后来的普及,我们华夏儿女至今使用的主要餐具便是筷子。”

    舞台下的师生等众人没有想到这餐具也会有这么多的讲究,有的惊讶,有的好奇,有的不屑。

    “那么民以食为天,我们现在锦衣玉食的生活是谁给的?是那些无数牺牲的和为新华夏投入战斗中的先烈前辈们!我们能够像现在一样坐在这里聆听老兵们的故事而不是让我们的下一代聆听我们为了华夏而奋斗的故事这又是谁给的?是那些无数牺牲的和为新华夏投入战斗中的先烈前辈们!我们现在能够逛街泡妞肤白貌美大长腿或者阳光帅气大美男这安逸的生活又是谁给的?是那些无数牺牲的和为新华夏投入战斗中的先烈前辈们!”

    此话一出,顿时台下引起了一片轰然大笑。

    “此去西洋,深知中灬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叶迟的这句话一出,台上的老师们瞬间知道了叶迟刚才叨叨一大堆的话是为了什么了,这就是叶迟的总结之笔。

    “在我国第一批的留学生中,他们出国学成归来,无一不回国报效祖国,成为满清后期的栋梁之才,比如北洋舰队右翼总兵刘步蟾,学以致用,报效国家,国强于少年,少年源于天下,那一年的留学生人均年龄十五岁左右。学,为自己而学,为父母而学,更是为牺牲的先烈们而学,崇洋媚外不可取,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共同的心,叫做‘华夏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