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笔友来信
规格提升了,石月河直接被传唤到了校长办公室。
杨校长慈眉善目地看着规规矩矩站在当地的石月河:“听说你的诗歌发表在杂志上了,给我看看。”
石月河从印着红五星军绿色书包里,掏出刚刚被同学们传阅过的杂志,递给校长。
校长坐在破旧的办公桌后,认真地看起自己学生的大作。
足足过了好几分钟,才抬起头,问:“何老师,你看过了吗?”
坐在校长另一侧的何老师说:“这个还没有,上个月在黑板报上看过。”
“那你先看看,比黑板报上的长不少。”说着,把杂志递给了何老师。
显然,校长大人还记得黑板报的事。
“你怎么写的这首诗歌?怎么想起寄给《三秦文艺》?“等何老师放下杂志,校长问道。
同样的套路,一样的说辞,重复而已。
“后来我就想,也许印在杂志上,别人办黑板报能用得上,就这样。”
杨校长又翻开杂志看了一下,“后边这一段也是你写的吗?和黑板报不一样。“
石月河傻不愣登地用手比划了一下,说:“原来只有十来行,有点短,不够一页,就又写了几行凑了一页。”
装傻充愣是石月河自我保护的不二法宝。
校长可笑又可气地和何老师对视了一眼。
“这本杂志先放我这里,你周末放学来取。“
“快回家吃饭去吧!“
窜出校长办公室,石月河向家跑去。
“爸爸妈妈,我写的诗歌发表了。”石月河献宝一样,把信和信封递给爸爸。
“杂志呢?”爸爸一目十行地看完信,本来就没几行。
石月河假装告状:“被杨校长收走了,周末放学才能取回来。”
妈妈在工厂,对这些不懂,有些不肯定地问老爸:“他爸,这是好事吧?”
“好事,大大的好事,你生了个神仙儿子啊。”老爸对着老妈挤眉弄眼。
“吆,你这是啥话,儿子是我一个人的?不是你儿子?”老妈跑题了。
爸爸又道:“你知道个啥,今年全县就通讯员谢文东在报纸发了一块豆腐块文章,你儿子这是放了一个大炮仗啊。“
妈妈喜笑颜开地说:“咱河娃本来就灵性。“在所有妈妈眼里自己孩子可能都是最独特的那一个吧。
“还有钱拿啊,等汇款单到了,让你爸陪你去取,别毛毛草草弄丢了。“放下心,老妈的注意力马上回到钱的问题。
做完作业,才有功夫做别的。
虽然这作业对于石月河完全没意义,生字抄写十遍,生词抄写十遍,两位数加减乘除,欲哭无泪。
可是要达成目的,必须不留破绽。
拆读燕上小学的来信才是有点意思的事情,回信还挺快。
石月河实际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闲来无事半个月前写了三封求笔友的信,分别给了燕上小学、羊城小学的天府小学的三二班学习委员,其实他连是否有这样几个小学存在也不知道。
一节课的时间,三封信,三张8分钱邮票搞定,成本不高。
“石月河同学:
收到来信,非常吃惊和意外。我叫高明英,是燕上小学三二班的学生。”
高明英?是小子还是丫头啊,无从判断,完全一个中性的名字。
这个不重要,有回信是关键。
石月河自己都不知道那天哪根筋搭错了,居然就做了这样一件四五不靠的事情,没有来头,没有目的,而且一下就发了三封。
只能自我安慰是晕头了,一日三昏,就有了三封信,闲的蛋疼啊!
“很高兴能相互成为笔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知道笔友的意思,问了爸爸才知道是要写信,交流学习经验,增长见识。爸爸很支持我们成为笔友,可以通过你了解祖国千里之外的情况,也可以把祖国首都的面貌告诉你。”
这个高爸爸还是很有见识啊,至少没有要省下8分钱的邮费,还知道了解远方的情况,看来这个笔友是有可能联系一段时间的。
“我们学校在燕上青龙区,我们班有45个同学。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苏可可,还有一个叫郭步军,我和苏可可最好,一起上学,也一起放学回家,和郭步军现在不是好朋友了,他有时候欺负苏可可。”
哈哈,小女孩无疑啊。
看到这里,石月河头大如牛,这怎交流啊,不在一个频道啊。
一个10来岁,地平线上的太阳尖尖,一个60岁返老还童的妖孽,能在一个频道才是怪事。
“我最爱李老师,李老师可漂亮了,唱歌可好听了,她也最喜欢我了。我不想当学习委员了,李彤彤、张文亘还有李援越他们几个老是不爱交作业,我都被老师批评了,我又没有办法。”
到底是首都啊,首善之都,你看看人家这父母起的名字,可可、彤彤、援越,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个叫抗美?
再看看咱这里的名字,河娃?咋不叫河神呢!石月河,那假如生在11月,就要叫石一月河了。
石月河这时候才知道自己那三封信不是晕了头写的,潜意识里是在埋钉子吧。
燕上,首都,各种中心集大成者,也是上一世最熟悉的城市。
羊城,祖国南大门,十年后经济腾飞,一日千里,成为财富之都。
天府市,地杰人灵,美女遍地,食在天府,美在天府,休闲之都啊。
那么,沪海、金陵、苏城、杭城还有深城呢?当然,现在深城还是小渔村,不着急。
另外,根据地长安也该埋个钉子,工业之都沈城、草原之都青山市也不该拉下。
想什么呢,啥也别干了,每天写信好了。
人可以贪婪,不能贪婪的没有止境,必要的自我节制非常重要,要不非疯了不可,石月河觉得自己现在就已经半疯癫了。
“你可以来信说说你们那里什么样子吗?敬礼,高明英。”
很厉害,石月河清楚自己班上没有人能写这样一封信,估计高明英的信也是在家里人指导下完成的。
石月河把信收藏好,准备过一段时间回信,每次8分很费钱的。
如果不是太勤勉的话,比如一个学期一封,倒是可以再找几个城市埋下钉子。
既然有了他这个蝴蝶,为什么不多扇几下翅膀,再多拉几个人一起扇,未必不能在某个时刻扇起席卷整个星球的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