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我也是主角 > 第88章 险恶

第88章 险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救急不救穷。

    被救者应当有一些自知之明,不能老是依靠别人。

    很多人喜欢用“斗米养恩,石米养仇。”这个词汇来教育世人。

    但是凭心而论,好人是有错吗?

    好人没错,只不过被救济者的良心已经没了。

    后来的人,习惯性什么事情都依赖老祖宗。

    实际上,“升米恩,斗米仇”的小故事,并不是所谓的古代小典故,而是后来人缵编的。

    出处是《智囊全集》,介绍的是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集。

    其实就是现代人描写,接着古代的皮,讲所谓的道德小故事。

    大概和明朝的人,写《西游记》,讲述所谓的大唐故事差不多,其实就是讲明朝的那点破事,而不是讲唐朝的事情。

    《智囊全集》也不是所谓的古人名言,实际上就是二十一世纪的这些破事情。

    在古代,更讲究孝、信、礼、义、忠等等正面形象,也就是后来提出的正能量。

    像“升米恩,斗米仇”,这种明显教人不要善良的词汇,根本不可能出现,并且被记录。

    也就是后来人,为金钱所奴役,拜金主义盛行,教人现实,才会用到这个词汇。

    为啥何雨柱能领悟?

    只因为原本许大茂更像是后人,很现实的一个人,领悟不到这一点。

    而傻柱本身,虽然有着种种的缺陷,但是性格和教育,确实是受到了一大爷的影响。

    一方面,他很狡猾,有着各种缺点,另外一方面,他又是恪守大爱的本心,将“善良”进行到底,才可能成为噙满四合院的冤大头(主角)。

    我们现在的人,可能无法理解傻柱的行为,但是切换到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生活的人,就能理解了。

    可以预想,接下来,贾家的事情,还没完呢。

    何雨柱小声嘀咕了一句:“爱乍地乍地,该上班了。”

    崇文队,拍摄现场。

    虽然没有专业的导演,没有专业的演员,但是现场的参与人员,还真的是兢兢业业,尽最大的努力去拍摄这五分钟的镜头。

    “砰砰砰”

    这不是在开枪,而是在放鞭炮,道具组的人,费尽心思,尽可能用一个小东西去模拟开枪的声响。

    还有“邦邦邦”的声音,那是模拟敲门的动静。

    现实中,开门你就算是一脚踹开,也没有那种回响的震荡感觉,影视作品里的,都是音效合成的。

    道具组的人员高兴的说道:“成了,成了。”

    说是何雨柱大导演,实际上,掌管镜头的,还是赵大姐。

    她点头,这事才算可以。

    序幕缓缓拉开,一个不正经的兵痞带着两个像模像样的大兵趾高气扬的递到了李家园。

    “邦邦邦,邦邦邦”

    大反派之一的贾狗(何雨柱饰演),特别行动队队长上面。

    “开门、开门。”

    赵大姐及时喊:“咔!”

    然后关停了机器,这一段算过了。

    他们也没有拍摄经验,不存在所谓的保一条作为备选。

    到底拍的如何,谁也不知道,只有掌管镜头的人知道。要么就是后期剪辑的时候,才会看见这个。

    如果不行,那就继续重拍。

    专业人士有专业人士的操作,不专业的人,只能按着自己的理解,用最笨的办法去理解了。

    “准备第二幕。”

    所有人忙活起来,将机器,还有灯光,设备,道具等等重新摆放,应为场景要切换到踹门这个镜头了。

    这点有一点点难度,要道具组的声音和踹门的完全重合,又不能有杂音。

    按着最原始的办法,其实是直接录制原声音,结果踹门压根没有什么声音。

    只能说娄公馆的大门重新的太好了,没杂音。

    这就只能指望道具了。

    陈富源提醒道:“注意配合,别拉胯了。”

    “三二一,踹!”

    贾狗一脚上去,现实没有声音,后面只听“咕隆咚”一下,是道具师傅摔倒了。

    陈富源直皱眉头:“怎么回事?”

    赵大姐及时关停摄像,连忙上前:“怎么了?怎么了?”

    道具师傅疼痛难忍,看样子是发病了。

    何雨柱连忙招呼着:“送医院吧,救人要紧。”

    “诶!真是一波三折。”

    其他人想尝试一下,敲打出同样的拟声,但技术不到家,并不可取。

    何雨柱无奈了:“改吧,改成里面来一个人开门吧。”

    陈富源皱着眉头:“那样就显示不出贾狗这个角色的坏了。”

    何雨柱想了想:“改台词,台词上恶毒一点,大伙一起想一想。”

    没错,他们没有完整的剧本,所有人都是参与者,一言一行就这样讨论着将这个情景描绘出来的。

    这个也是时代的特色。

    编剧,他只是一个写故事的家伙。

    分脚本说明?

    那个是啥?

    正是应为这么多人的集思广益,才能灵感迸发,让故事更加的融洽。

    不想后来的故事,其实更多都是导演和编剧几个人自个在哪里瞎吉尔琢磨,完完全全的脱离了群众。

    这就产生了很多的经典角色,“收入三千的文员,住着月租上万元的单身公寓”,动不动就是霸道总裁爱小女人。

    不是故事不行,其实这一类偶像题材,一直是大家心中某个向往。

    但是到了导演和编剧个人,他们的贫穷概念,只能理解到这里了。

    没钱怎么办?

    把家里的闲置房间,出租几套,不就有资金来源了吗?

    闲置的宝马、奔驰,临时出租,或者跑个滴滴也有一些收入。

    是的,在某些人眼中,这样的人,才是穷人。

    咱们屁也不是。

    放到现在,分分钟被垂死。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努力要塑造一个狡诈阴险的坏蛋形象,但是很显然没有说到位。

    “房子你给还是不给?”

    “把房子交出了!”

    大哥,这不是舞台剧表扬好吧,看着是很坏的台词,但是差点意思。

    最终,嘴欠的何雨柱忍不住了:“我有一言,大家听一听。”

    “贾某:二百大洋,买了你的房子。”

    “李老爷:老总,这房子起码价值两千大洋。”

    “贾某:我说二百就二百,怎么?认为我欺负你了?咱们这是公平买卖。”

    陈富源立刻大怒了:“无耻之徒,你果然是旧时代的败类。”

    他是真正从底层爬起来的,见过旧时代的险恶,显然触动了某个神经。

    大哥,你别这么入戏,成吗?

    何雨柱只能缩了缩:“看样子,效果不错。咱们的电影,就是要抽丝剥茧,将旧时代的恶毒,给揭露出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