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三大爷
出了胡同后,就看见街口扣押了几个人,看起来都很年轻。
同样的特点,瘦骨嶙峋的。他们正在被人指指点点的。
人群中还有他们的父母,也是一脸难堪,但是又无可奈何,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60年代的投机倒把罪名有多严重呢?
一旦被抓住后,会胸前挂个牌子,写上你的罪名,犯罪经过,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一大群人指责,一天后做出判决。
处罚并不算严重,毕竟是不是刑事类案件。
但是被罚的经过,会很丢人,把面子和尊严都丢尽了。
何雨柱被抢,交易没有产生,有这些犯罪倾向,并不会被判决。
毕竟凡事讲究人赃并获。
秦京茹显然是有点害怕了,毕竟农村里多少会留一点情面,很少有这么大的阵仗。
何雨水则是一脸担忧,不知道想什么。
何雨柱看了,也没有说话,想走也走不了。
但凡经过的路人,都必须要聆听一遍教育。
某个领导在一旁用喇叭宣讲:“这些“破坏分子”的恶劣行为,大家要引以为戒”
等你的思想和灵魂上有了变化,就可以离开了。
确切的说,听讲半小时,然后你再走。等你回胡同的时候,他们如果还在,继续听讲半个小时,再回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但这并不是犯罪的理由。
或许我们现在看来,这个罪名很可笑,但是在这个时代是真正的有效管制粮食的办法。
60年代的产粮,并没有后来的粮食这么多。
基本上是人口多少,对应的产粮略微富余。
在古代,这种情况下,只要有奸商略微囤积一部分粮食,就会造成某一地区缺粮,从而导致该地的粮食价格暴增。
为啥我们看古装剧总会看到,某个粮商屯粮,城市粮食价格就会暴增,无非就是整个地区的粮食就那么一点,没有更多了。
如果哪个穿越者想回去打价格战,首先你得变出粮食。至于去所谓的鱼米之乡江南购买,纯粹扯淡。
古代王朝,除了官府官仓、王爷的私人仓库,还有封疆大吏或者朝天重臣的私人仓库,手里有大批的粮食,其余的人压根没有。
奸商的很多的粮食,都是官商勾结,盗取官仓获得的。
官仓,其实等同于现在的国字粮仓,属于调控和保证百姓基本生存需求的。(并不是电视里演的,宁可百姓饿死,也不放粮。一个县不放粮食,只可能是官仓没粮食了。)
说白了,这种粮食不能随意买卖的。
粮票的功能就是限制这个行为。
粮票虽然有货币功能,但它不是货币。
比如,四九城的粮票,是根据四九城具体有多少粮食储备来决定的。而且粮票的数额是低于四九城的常规储备粮。
粮票是有效期一个月,过期作废,每月盘点一次,重新规划粮票。
如果有人持有大量的粮票,大批量的去某个县买粮。
很容易把该地区的粮食买光了,从而导致该地区混乱。
于是,投机倒把罪名就由了。
投机倒罪,是没有在规定的地点、方式和价格进行的买卖,就叫投机倒把。
如果类似许大茂那次和农村老爷子购买竹鼠的交易,就是合法行为。
同样是在鸽子市,当时是有人监管的,时间也在白天,价格也没有偏离官方价格太多,所以这种私人的买卖是合法的。
再比如,你是四九城周围的居民,只要是你的粮食合法。
背着五六十斤粮食去四九城城郊,接受官方人员指导,在指定时间段买卖,大致的区域买卖,就没问题。
如果你拉着一两吨的粮食,那么第一步就过不去了。
官方人员会查询你粮食来源,毕竟这个时候没有私人土地,只有公有的。
同样,买卖一部分野味,没问题,买卖大量的野味,就有问题了。
农村还限制养鸡、鸭、鹅、猪等,家禽牲口的数量,超过某个数值,就是非法养殖。(别指望养十只鸡,分分钟被抓。这是资本家的行为)
“好了,教育时间够了,放行。”
一个带队的队长一声令下,所有行人终于被放行了,急匆匆的去做自己的事情。
何雨柱说道:“走吧。”
何雨水眼前一亮:“三大爷,你也在啊。”
三大爷是一个小老头,是小学老师,瘦骨嶙峋的。
网友常说他精于算计,贪图小利,不论亲情只讲利益。
其实看三大爷家的情况就知道了。
三大爷阎埠贵,一家6口人,三子一女。
除了阎埠贵本人有小学教师的工作外,其他人都是没有工作的。
大儿子阎解成,实际上是轧钢厂的临时工,并不是正式工。
这个时代的工人,堪比后来的公务员存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基本上没有多余的指标。
而且就算是要开除,也不是厂领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是要经过很复杂的综合考虑的。
这个,也就是为什么,贾张氏、秦淮茹、秦京茹、于莉还有阎解成等人,以及三位大妈都是没有工作的原因。
不是她们不想去工作,而是整个社会都没有富余的工作。
三大爷家,就靠阎埠贵本人的工资维持开销。
他的月工资是29元到31元不等,就算按一类地区高标准计算,31元,加上补贴,养活一家六口成年人,绝对是很吃力的。
秦淮茹家一家五口,是两个大人,加三个孩子,275元,绝对不是一个水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