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黄巾第一狠人 > 第0183章 诸葛亮疲敌

第0183章 诸葛亮疲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子时,午夜。

    袁军的大营虽然还有灯火,但是往来走动的人员除了巡逻的哨兵,显然少了许多。

    壶口关箭楼之中,太史慈笑道:“孔明先生,酒也喝了,这时候也不早了,你给在下准备的好戏,什么时候开始啊?”

    诸葛亮从箭楼的大门往天上看去,时候确实不早了。

    他站起身来,笑道:“既然子义将军等不及想看戏,那我就开始吧。”说罢,诸葛亮对身后的一名亲兵道:“让他们开始吧!”

    “喏!”

    那亲兵退出不多时候,突然,壶口关的城头发出震天动地的战鼓声。

    随之喊杀声也响成一片。

    太史慈一愣,惊诧的问道:“孔明先生,你……你这是要劫营吗?”话音刚落,太史慈倏地站起身来,冲出了箭楼。

    诸葛亮依旧坐在那里不动,轻呷着杯中酒。

    当太史慈冲出去后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所有的阔剑飞骑士兵都已经登上了城头,并且城上布满了战鼓。

    隆隆鼓声和猛烈的喊杀声,都是这些士兵发出来的。

    既然士兵们都在城上,那诸葛亮派谁去劫营呢?

    他急忙扶着城垣,往下看去,城门紧闭,没有一个人出城。

    再看袁军大营,灯火烧红了半边天,营内营外,人马快速调动,就是太史慈说得那些黑灯瞎火的地方,也是影影绰绰,显然是有大队的人马在活动。

    太史慈看到这一幕,立刻明白诸葛亮所谓的好戏是什么了。

    就是他诸葛亮不动一兵一卒,而让袁绍的十万大军忙碌起来。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太史慈重新返回到箭楼,问诸葛亮道:“孔明先生,这就是你所谓的好戏?”

    “正是。”

    太史慈笑问道:“这有什么用呢?”

    “好戏才刚开始,还请子义将军稍安勿躁。”

    “这不过是戏弄袁绍,却不能杀敌啊……”

    “不能杀敌,却可以疲敌。”

    “疲敌?”

    “正是。”诸葛亮道:“在下将将士们分成两班,一班在城上鼓噪;一班在城下休息。两个时辰一换,一个晚上不让袁绍的十万大军消停,那么第二天他就无力来攻城了。”

    太史慈问道:“如果他后撤扎营呢?”

    “如果他袁绍率军后撤,我军就前进,在壶口关城下扎营,和关城成犄角之势。而且还能接着折腾他。”

    “那他必然攻打我军在城外的营寨。”

    “他来进攻咱们就撤,撤回城里,继续和他周旋。总而言之,咱们的目的是拖住袁绍,守住壶口关,有的是时间和他对耗。”

    太史慈想了想道:“袁绍不是傻子,你这样捉弄他两次,最多三次,他就不会再因为你这边一敲锣打鼓,他就全军出动了。”

    诸葛亮冷然一笑:“他只要敢三次不动,那咱们就动一个给他看看,让他再领教领教咱们阔剑飞骑的厉害!”

    这时,一名亲兵进了箭楼,道:“禀报孔明先生,数万袁军向城墙冲来。”

    “弓箭手准备。”

    “喏。”

    太史慈问道:“如果他真的攻城,如何是好?”

    诸葛亮笑道:“不会的。”

    “你怎么就知道不会呢?”

    “今天白天扎了一天的营,晚上刚刚睡下因为我军劫营他们起来迎战,既然我军没有劫营,他们哪里还有战心?再说了,袁绍就不怕再中我军的什么计策吗?”

    “那先生怎么还准备弓箭手?”

    诸葛亮笑道:“以防万一而已。”

    果然,袁军真没有攻城,而是在确定了黄巾贼寇没有动静之后,又都撤了回去。

    袁军撤回去刚一个时辰,诸葛亮估摸他们已经睡熟了——因为陪着诸葛亮的太史慈已经靠在廊柱上睡着了,诸葛亮再次下令,擂动战鼓。

    首先被惊醒的是太史慈,太史慈一跃而起,随手抓起身旁的长枪,喝道:“袁军攻城了,全军准备应战!”

    诸葛亮笑道:“子义将军,袁军没有攻城,是我让将士们擂的鼓。”

    太史慈这才想起一个时辰前发生的事,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道:“孔明先生,你这也太折腾人了,别说是袁军了,就是自己人 也受不了啊。”

    诸葛亮道:“子义将军,如果你觉得吵,就请你去衙门里休息。”

    “如果你把袁军惹得急了,他们真攻城起来怎么办?”

    “不会,”诸葛亮胸有成竹的笑道:“今天白天忙了一天,还要防着咱们突袭,都疲惫不堪,晚上咱们已经闹了一次了,这是第二回,就算他们真来攻城,那也得有这个精力,有这个体力才行啊。”

    “孔明啊孔明,你可真是蔫坏!”太史慈笑道:“那你就在这里接着坏吧,在下实在是扛不住了,瞌睡连天,先去睡一会儿,有事派人来叫我。”

    “子义将军请便,在下就不送了。”

    太史慈一面走下城楼,一面喃喃自语道:“主公用人真准,我来这壶口关都显得有些多余了。”

    当天晚上,诸葛亮又折腾了袁军三次,每次都是等着袁营的将士歇定了才动的手。

    每次袁军都从四面八方冲出来,可是又不见一个敌人的影子。

    弄得袁军上下,从袁绍开始,到每一个士兵,都是疑神疑鬼,彻夜不安。

    待到天色刚蒙蒙亮的时候,诸葛亮就派出两只阔剑飞骑,每一支都只三百骑,绕到袁军大营的后面,马尾系上树枝,扬起漫天的尘土以做疑兵,目的就是让袁军不得安生。

    一连三天,一晚上折腾五六次,谁受得了?袁绍实在是没有办法。

    他也想过,再次对壶口关发动进攻,扭转这个被动的局面。

    可是将士们一晚上不得安生,白天哪有精神进攻,万般无奈,只好下令全军后撤三十里。

    当然,袁绍在撤退的时候,焚毁了刚刚新立的营寨。

    这时,陈到领着五千壮丁抵达。诸葛亮命令陈到领着这些壮丁在壶口关的东门外安营扎寨。

    正如诸葛亮当初说的那样。

    袁军一看敌军竟然开始出城扎营了,立刻进攻。

    如果进攻的敌军不多,城上城下,全力抵抗。

    一旦攻寨的敌军多了,陈到就放弃营寨,率领全军撤回壶口关。

    袁军又不敢抵近壶口关下安营扎寨。

    但是,袁军在三十里外扎营休整了七八天之后,又开始精神饱满的对壶口关发动进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