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章 哲学家的石头
果然是罗琳。
原本于东确实不太确定,因为像罗琳这种长相的人,伦敦到处都是,他还怕自己认错了人。
于东一边给她签名一边又问:“你喜欢哪本书?这本《生化危机》么?”
“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二世界》。”罗琳回答道。
“为什么会喜欢《第二世界》?”于东又问。
可能是于东脸上的笑容太阳光,所以罗琳并没有觉得他问自己这个问题有什么奇怪。
“吸引我的除了里面的科幻部分,还有里面对异能人的描写,非常奇妙。”
“看来你更喜欢奇幻,比如一些魔法之类的……”
罗琳惊奇道,“yu你说得很对,我特别喜欢这些东西,事实上,有很长时间我都在构思一本书,甚至已经开始写了。”
“你还写么?”于东饶有兴趣地问道。
他发觉自己的演技有所提升,刚才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甚至把自己都给骗了,似乎真地对罗琳写这事很惊讶一样。
“确实在写,不过还没有完全写完。正如你所说,我对魔法很感兴趣,这本书也是关于魔法的,我……”
于东笑着打断了她,“罗琳女士,现在我恐怕没有时间跟你聊这些。”
罗琳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兴奋,连忙道歉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说完,她转身就要走。
于东在后面喊她,“罗琳女士,你的书。”
罗琳又连忙转过头来拿书,不料却听于东又说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在书店里面等我一会儿,等我签售会结束之后,我们聊一聊你那本正在写的书,我非常感兴趣。”
“真的么?”罗琳惊喜道。
于东点头,“当然,不过我可能需要很久才能结束。”
“没关系,不管多久我都一定等你,那我现在就不打扰你了。”
说完罗琳拿着书就走了,刚才那一会儿她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她完全想不到yu会停下来跟她聊天,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跟yu说自己的事情,更想不到yu听了之后竟然表示非常感兴趣。
太多的想不到了。
做梦都想不到的那种想不到。
……
签售会一直持续到晚上七点钟。
本来是准备五点多钟就结束的,但是无奈来的人实在太多,所以于东特意让书店延长了时间。
这一天里,除了中午吃饭休息了一会儿,于东在椅子上坐了有超过十个小时,威廉看到于东这么拼,都有些被感动了,这也太敬业了。
而且yu的敬业,并不只是为了钱。
威廉接待过不少次举办签售的作家,什么类型的都遇到过。
有的作家比较懒,来书店坐上一个小时不到,就要离开,把读者们抛在这里。
有的作家,遇到签售场面比较冷淡,会发火,会生气,也会提前结束。
有的作家,签售速度特别快,而且很敷衍,纯粹为了赚钱。
yu却不同,看得出来,他确实是想要回馈书友,经常给书友们特签,甚至还会跟书友们聊天。
虽然签了一天,但是后面yu的签名依旧跟一开始没有多少变化,威廉虽然不懂中国字,但是能看得出来yu写的字很好看。
签售会结束之后,威廉要带于东他们去吃饭,于东却摆手道,“不用客气,威廉,你去忙吧,我还有点事情。”
“这怎么可以……”
“如果还有什么事情,你可以跟姜杰说。”于东笑了笑,然后拉着程砚秋朝楼下走,他刚才看到罗琳是往楼下走的。
到了楼下,于东一眼就看到了罗琳。
为了等于东,罗琳特意找了一个能直接看到楼梯口的位置,刚才读者全部出来之后,罗琳就一直盯着楼梯口看。
看到于东,她笑着站了起来。
于东带着程砚秋走了过去,为她介绍完,“罗琳,这是我的妻子,程砚秋。”
“你好,你好。”
“落落,这是……”
于东把罗琳的情况大概地说了一下,然后三人坐了下来。
“你之前说你写了一部跟魔法有关的,能跟我具体讲讲么?”
罗琳点点头,“当然可以,其实这是我几年前在……”
她把自己是如何产生灵感,又如何为这本书做准备以及的大概内容都跟于东说了一遍。
等她说完后,于东笑道:“听起来很有意思,你是说还没有写完么?”
“其实写完了,不过还有些地方可能需要修改。”
于东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让我的助理跟你联系,如果你以后想要出版的话,我们可以帮忙。对了,这本书的名字你想好了么?”
“想好了,叫《哈利·波特与哲学家的石头》。”
“……”
于东看过的美版,应该是《哈利波特与巫师的石头》,国内直接翻译成魔法石,哲学家这个词确实有些高级了,跟这本书所面对的市场不太契合。
《哈利·波特》算不上什么文学巨著,但是它有着能够流行起来的所有商业元素,相对于《冰与火之歌》,哈利波特系列更像一本少年历险。
但是这样的书就是能有市场。
有人说哈利·波特系列不算什么,不过是营销做得好而已。
这种说法未免有些太过想当然了。
如果只是靠营销的话,那么哈利波特的成绩应该很容易复制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系列的成功,离不开强力营销和时代性,但是也绝对离不开它自身的优点。
不然人家华纳也不是傻子,拼命花钱给它做营销。
事实上,这本书还没有受到资本关注的时候,就已经上了畅销榜,还拿了不少奖,这才被美国的出版社看上。
这会儿正好姜杰已经跟威廉说完事情下来,于东便介绍罗琳给他认识,“这位是罗琳,一位奇幻作家,她有一本新书想要出版,回头你跟他对接一下,这事也跟坎波特说一下。罗琳,这是我的助理,姜杰。”
“你好,罗琳女士。”
“你好,昌杰。”
……
后面于东他们就去吃了个饭,罗琳正好也没吃,就一起了。
吃过饭后,他们各自回去。
于东并没有交代太多,他准备让坎波特跟罗琳先对接着,如果中间出什么问题,他再出面。
伦敦的签售结束,第二天他们直接去了曼彻斯特。
到了曼彻斯特之后,他们哪儿也没去,就在酒店里面休息了一天,晚上于东还陪余桦他们打了会儿牌。
从伦敦离开时,姜杰特意找了当地的报纸,想要看看新闻怎么报道签售会的,后来发现好多报纸竟然把重点放在了于东评价阿森纳和切尔西今夏的两笔应援上。
报纸上说,yu非常看好阿森纳和切尔西的这两笔应援。
这两家俱乐部上赛季成绩一般,二十二支队伍,他们分别排在了第十名和第十一名,说不定这两笔应援也将会成为两家俱乐部腾飞的标志。
于东也觉得有意思,自己一个外行,什么时候竟然能影响英超了,这些媒体真是什么新闻都敢写。
但是于东万万没想到的是,后面还有更离谱的。
八月二十号,于东在曼彻斯特办完签售会之后,曼联的主帅就邀请他去老特拉福德主场观看比赛。
曼联在18号的联赛第一场是一比三输给了维拉,如今回到主场,希望能够邀请到于东过去给他们加加油。
正好时间赶得上,于东他们就过去了。
当时听到曼联主教练邀请时,余桦跟毕飞雨两个特别兴奋,因为他们两个是老球迷了,当然想去看看这种顶级球会现场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实他们对英超的球队并不了解。
这些年中国人一般更关注,或者说能关注到的就是意甲联赛。
反而于东倒是对这支曼联比较了解,毕竟这几年曼联的阵容有很多传奇,比如舒梅切尔,斯科尔斯,基恩,两个内维尔,贝克汉姆,吉格斯,坎通纳……
后来的结果是,曼联一下子打了西汉姆联队四比一。
这下,各路媒体又有新闻报了,连yu是福星这个话都说出来了。而且他们还说,同城的曼城输球,是因为yu没去。
这话说的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因为现在的曼城实力确实弱。
主要曼联好像也特别想把yu当作他们的福星,弗格森还跟记者说,虽然上一场客场惨败,但是这次yu来了之后,球队的小伙子们干劲十足,所以才有了这样一场完美的胜利。
他还说,球队里面有不少人都是yu的书迷。
不得不说,曼联是真比其他队会营销,要不然于东到英国来,也不会就曼联一个球队想到请于东去看球。
讨好于东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于东心情一好,回头写个什么文章夸一夸曼联,不比什么广告要好?
……
离开曼彻斯特之后,于东他们就去了巴黎。
他们在巴黎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主要就是去见一见actes sud新上任的主编何碧玉。
何碧玉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个中国人,但其实她是个地地道道的法国人。她原名伊莎贝尔,是巴黎东方语言学院的汉学教授,所以对中国的文学比较了解。
见到于东他们的时候,何碧玉非常高兴。
她笑着说道,“中国当代我最喜欢的作家,今天已经见到了一半。”
余桦问:“还有一半呢?”
“还有一半,我暂时还没发现。”
几个人笑了起来,看来这只不过是何碧玉随口开的一个法式笑话。
何碧玉四十岁左右,身材娇小,留了一头短发,干练中带着一些儒雅。之前她在燕京外国语学院教过书,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学的了解比较深刻,她本人对沈从文非常推崇,之前也对沈从文的作品做过专门的研究。
后来聊到中国当代的作家,她提到了莫言跟陈中实,看得出来,她对这两位也很感兴趣。
于东开玩笑说,“早知道应该把莫言也拉过来的。”
“当然可以,下次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带他一起过来。”随后何碧玉又说起他们的事情,“你们三个人的作品,在本地表现还是不错的。不管是销量还是读者反馈,都还可以。当然,这才刚开始,后面应该还会更好,社里跟深空公司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开始做一些推广。”
何碧玉不知道于东就是深空公司老板,所以特意跟他们多说了几句,“特别是于东的,《向西》出版的时候,我询问过意见,是否要借你之前靠着《生化危机》和《第二世界》积累起来的人气,不过深空公司那边表示暂时不用,看得出来,他们有自己的计划。”
于东笑着点头,“其实主要还是为了你们出版社考虑,你们的中国文学丛书不才刚刚开始么?深空那边也是想等你们这套丛书壮大之后,一起推广,这样有利于发展更多的中国作品。”
“那就要委屈你们三个了,还得等其他人。不过我相信,即便没有推广,就让这几本书在法国图书市场里面自然生长,也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何碧玉笑眯眯地安慰了于东他们一句,其实她本身压力也很大。
在出版社这边,她是个空降兵,副主编巴尔原本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升为主编的人选,她一来,巴尔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对于她主持弄的中国文学丛书,巴尔也一直在盯着,如果这个系列发展不好,巴尔肯定要发难,去社长面前上点眼药水再正常不过。
现在丛书刚出来没多久,只能说表现平平,巴尔虽然有时候会阴阳怪气几句,却也不会太过分。但是如果一本接着一本都没有起色,后面就不好说了。
本来他倒是不太担心,毕竟有个于东在,不管怎么样,书的销量都不会差。不过深空那边迟迟不动,她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主编,你这里来客人了?”
何碧玉看了看门口,忍不住挑了挑眉毛,说曹操……应该是想曹操,曹操就到。
副主编巴尔身材高大,人到中年,又有些发福,棕发碧眼,他笑眯眯地走进来,看着于东他们说,“他们应该就是那几个中国作家吧?”
这时,于东他们带着的翻译起上作用了,他将巴尔的话给于东他们翻译了一遍。
何碧玉也跟于东他们介绍,“这位是我们出版社的副主编,巴尔。”
随后何碧玉又为巴尔介绍,“这三位分别是余桦,毕飞雨,于东。”
巴尔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了,然后对何碧玉说,“我就是路过看看,不打扰你们了。”
他来得突然,走得也迅速,在这间屋里待了不超过一分钟时间。
等他走后,于东跟毕飞雨他们两个相互看了几眼,都没有说话。
但是他们三个都有一个同样的想法,那就是这个巴尔可能要惨了,而何碧玉也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明显可以看得出来,副主编巴尔根本不知道于东就是yu的事情。
一个空降的主编,上来第一把火先烧副主编,合情合理。
当然何碧玉能做到这一点,也证明了巴尔这个副主编在出版社确实已经被排出核心层了,毕竟于东是yu这事出版社社长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社长却也没有跟巴尔透露。
后来,离开出版社之后,余桦唏嘘道,“法国这边的宫斗也不弱啊。”
“这些咱们就别管了。”毕飞雨笑道,“要不我们看看巴黎有没有球赛,也关注关注法国联赛的水平?”
“法国足球还行,联赛就别说了。我更关注法国的美食,什么鹅肝,蜗牛、红酒、马卡龙……于东你说要请我们吃饭的吧?”
“我说过么?”
“你当然说过,是吧飞雨。”
“那是自然。”
于东笑道,“我看你们两个对自己的书在法国反响怎么样一点都不关心啊。”
毕飞雨撇嘴道,“怎么关心?”
“去书店看看啊,之前《活着》在国内发售的时候,你们不还去看了么?”
余桦摆摆手,“不看了,何主编的意思你们没听明白么?她说表现还可以,是要打个折扣的,就是表现不太如人意,法国人讲话都这样。”
……
事实上,余桦想错了,何碧玉说还可以,是真的还可以。
系列丛书甚至已经拥有一小撮忠实的读者了。
安娜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索邦大学的学生,前些日子在书店发现了as出版社出版的这套系列丛书,现在只有三本书,两部长篇,一部集。
《活着》、《向西》、《慌乱的指头》,而且三个作家名字里面都有yu,她以为中国作家的名字里面都有yu,因为《第二世界》的作者就叫yu。
一开始,安娜是带着好奇心去看这三本书,之前他对中国的文学并不了解,但是看过之后发现,她竟然喜欢里面的所有,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
中国作家的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明明叙述的事情离她很遥远,而且并不存在于这个时代,却能让她产生一种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感觉。
那些看似跟她所在的现实生活差距极大的世界,却又能够随时随刻地引起她的共鸣。可能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即便文化不同,却能够挑动人性深处的那根弦。
自此之后,安娜就迷上了中国文学,她想要在书店里面再找一些中国作家的书,却发现并不容易。
甚至她还写信给as出版社,询问丛书后面还有哪些书,是否还有这位作家的书。
这段时间,安娜把《向西》看了两遍,《活着》看了三遍,《慌乱的指头》里面的短篇她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翻一翻。
这三个作家的书,主题都很苦,但是写出来又透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幽默感,让人想笑,却又不知道为什么要笑。
从风格上来说,《活着》让安娜想起了海鸣威,《慌乱的指头》读起来有些典雅的感觉,而《向西》则沾了点魔幻现实主义……不过他们三个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调侃。
他们似乎什么都调侃,而且总是不经意间就调侃了,调侃平淡无奇,调侃人生的苦难,调侃张家的长和李家的短。
比如《活着》里面,主角的父亲在村头粪坑边屙屎——事实上安娜并不知道那种粪坑是什么,为什么主角的父亲会在旁边屙屎——但是书里面的画面却并不难以想象,主角的父亲在村头的粪坑边拉屎,然后掉进去溺死了。
再比如,《向西》里面大蛋会让红子扮恶人去欺负小学生,然后他自己再去充当英雄。
明明都是非常悲伤的事情,他们却能写出来不一样的感觉,让人能从这些悲伤中感受到生活的力量。
“安娜,你还在看中国么?”
安娜的好朋友,奥利维尔从后面走了过来,他伸头看了看安娜手里的书,笑道,“果然是这样。”
“你怎么来了?”安娜奇怪道。
奥利维尔是个运动达人,平时很少出现在自习室里面。他有时候也会看书,不过都是些流行,甚至还有儿童文学,他最喜欢的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部英国的儿童。
“我们丧尸研究协会今天有个活动,就在这附近,所以就来看看你,怎么样,想不想过去看看?”
对了,奥利维尔还喜欢《生化危机》,他们还弄了一个什么丧尸研究协会,有时候他们协会的人会扮成丧尸在学校里面吓人。
安娜摇摇头,“还是不去了。”
“为什么?你不是也喜欢yu的《第二世界》么?”
“我是挺喜欢《第二世界》,不过我对《生化危机》不太感兴趣,而且我现在更喜欢这三个yu。”
“这三个yu?他们也都叫yu么?难道中国人都叫yu?”
“我打听过了,yu是一个姓,中国很多人都姓yu。”
奥利维尔摇摇头,表示不太理解,“中国人的姓真奇怪,这么多人都一样。”
在法国,情况正好相反,同名的很多,同姓的却比较少。
其实安娜也搞错了,因为毕飞雨的yu就不是姓,他应该姓bi才对。
——
——
求月票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