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在距离毕业还有一年的时候,应欢雨变得很焦虑。认为女孩没有几年的好时候,很多事再不做就晚了。于是,这么一认为,就变得更加焦虑了。
那年,应广志来看她,带着一个姑娘;姑娘很漂亮,介绍时知道,这姑娘是哥的女朋友。应广志已经工作了,下个关卡等他的就结婚了。那么,这位又很大可能是自己未来的嫂嫂啊。
本来挺高兴的应欢雨,想着想着,忽然不开心了。
出去逛街,漫无目的溜达。陌生姑娘搀着自己的哥哥,心里不舒服;看着自己哥哥对姑娘举止亲密,心里更不舒服。
这疼爱一直都是属于她的,亲昵也一直都是属于她的。怎么突然来了个人就给分走了呢?而且这人自己还不认识,不平衡;得抢回来。
于是,应欢雨紧走几步;挎上这边胳膊,还不忘拉一下;感受到力,那边女孩还一愣。接下来,就陷入了争夺战,姑娘说歇一歇,欢雨非要走;姑娘说这家店不进了,欢雨非要停下来看看;姑娘说这件东西好看,欢雨非说不喜欢整个街逛下来,把应广志累够呛,主要是心累
从小什么都不如自己的哥哥,马上就要超越自己烦恼还没消解,谢姝婷这边又传来爆炸消息,她怀孕了,而且都两个月了,她想生下来,只是她男朋友不肯。
一个个消息传来,应欢雨更焦虑了。怎么一时间所有人的节奏都快了呢?反观自己倒成了落后的人。应欢雨心里不痛快。
此时突然意识到她周围所有人的步伐都在往前迈,只有自己停滞不前成为了那个落后的人,这怎么能容忍?想来想去想到了结婚。
要么怎么说刚过了青春期的孩子是很危险的呢?尤其是刚过十八岁。他们认为十八岁就是大人了,他们自认为大人了,就成熟了,是时候做点大人应该做的事情了,什么是大人该做的事情?或许结婚是。
而这个年龄段,对做决定的代价,预估能力不够。或者根本就没有预估,不在乎代价。单纯根据本能的喜好,不计后果的贸然做出决定。什么是本能的喜好?不清楚,应该是跟别人不一样,做什么会跟别人不一样?或许结婚是。
有不稳定的家庭因素在先,又有冯雪提出的建议在后,再加上最近频频发生让她焦虑的事;她决定嫁给秦浩。商量时,秦浩有些诧异,觉得不成熟,要求从长计议,应欢雨不肯,哭哭啼啼下,只好登了记,领了证。
领完证,应欢雨很高兴。满足,为走在了人生的前面而满足。不焦虑了,走路都比以前直了。而且零花钱也多了,除了爸妈给的,还有老公给的。手机用好的,诺基亚里最贵的。笔记本也得用好,必须是品牌里数一数二的。美,一直到毕业,心里都是美的。
只是毕业后,回到復阳;心里有些担心。她怕应益言知道,怕他知道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对未知的恐惧是她最恐惧的。她先试着跟妈说了,楚江月很惊诧;没太指责,并建议说找机会慢慢跟应益言说;还建议自己来,建议慢慢向他渗透。有了妈妈的做后盾,应欢雨心里好过了点儿。
只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好在有楚江月的配合,这纸难烧了不少。等应益言的火势蔓延的时候,应欢雨已经工作一年啦。
她没做本专业的工作,而是在市里找了一家售楼中心。成了一名售楼小姐。初时不得要领,业绩平平;幸得他们经理识才,认为她潜力无限,认做徒弟。□□一番,果真应验;自此业绩一直名列前茅。
可回归到生活上,就有些不如意了。
再说毕业后,回到復阳;应欢雨就住进了秦浩家。都领证了,倒也理所应当。只是应欢雨毕竟年龄小,她还不明白恋爱时恋爱,结婚时结婚。到了婆家,应欢雨的做派还跟在自己家一样。秦浩妈妈不惯着,而且为自己儿子叫屈;这哪是取得媳妇啊,整个是一姑奶奶。
年岁是比她儿子小不少,但她找的是儿媳妇;不是大小姐。像她儿子这条件,不应该。于是,天天不给好脸色。应欢雨也不示弱,俩人经常不是拌嘴,就是相互挖苦。
有时跟楚江月聊起,也会添油加醋。楚江月心疼姑娘,认为秦浩妈不懂事。觉得宝贝女儿嫁过去,不悉心照顾就算了,还不懂包容和爱护。且大我们那么多。于是,应欢雨就更加不示弱了。
婆媳关系没个好时候,秦浩夹在中间也犯难。妈抱怨时,向着妈;媳妇抱怨时,向着媳妇。两人一起当着他面抱怨时,就只点头不做声。时间一长,婆媳都觉得自己有理。更加底气十足,更加得理不饶;日子是一团糟。
秦浩还是呵护应欢雨的。应欢雨也离不开秦浩。所以在应益言知道后,发飙时,楚江月一直在说秦浩的好。即使如此,应益言也不能接受。觉得自己被家人背叛了。女儿结婚这么大的事儿,自己竟被蒙在鼓里;是耻辱。而且对方还大那么老些,外人怎么看?更是耻辱;不同意。
多次找到秦浩家,言辞犀利,态度恶劣。
原本秦浩妈就不稀罕,这下更好了;秦浩顶不住压力,其实也腻了,就索性点了头。
离婚,应欢雨不同意,还是离了。
房子是秦浩的,婚前财产,受法律保护,不能给;不过,有辆雪佛兰汽车,二手的,应欢雨想要,哭哭啼啼的,看的秦浩不是滋味,给她了;算是个补偿吧。
被甩的滋味不好受,应欢雨现在的年龄,承受不了。自我价值的认知坍塌了,不自信了,觉得自己不好;“好了能没人要嘛?”越这么想,就越觉得自己不值钱。认为人生毁了,没希望了,没出路了。
谢姝婷劝她要坚强,说自己也不好过,堕胎了,也失恋了;咬咬牙不也过来了嘛!
冯雪也劝她,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还邀她去北京,度度假,散散心;过段日子就好了。
于是,应欢雨决定去北京。不是为度假,想起了电视剧《奋斗》;向往。之前没勇气,现在想离开这个伤心地;趁这次机会,南下北京。
应欢雨在北京除了有冯雪;还有一个同学。小学的,叫郭伟。暗恋过自己,聊天时,言语间判断暗恋的心还在。一下子有了希望,更加坚决去北京。
作为父母的,就只有这一个孩子;还要离开,总归是不舍的。应益言心里不同意,但也不忍看女儿天天啜泣。通过交涉,最终还是妥协了。于是,无望的应欢雨,带着伤痛,踏上了寻找希望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