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守墓人VS仙君6
“刍吾。”
“刍吾?从未听说过。”
“就是一种‘动物’,但现在基本没有了,你没听说过也正常。”
(刍吾: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刍吾,乘之日行千里。——《山海经.海内北经》
另注:《神魔志异.妖兽篇》刍吾:神州南疆有异兽,状似虎,皮毛五采而长尾,号令百兽,曰百兽王矣。)
“行吧,知不知道的确没多大意义。是不是啊?大米?”
府青苑轻轻地抚摸着大米身上的毛,而大米看起来也十分享受。
“阿苑?”
“怎么了?”
“明天是收徒大会,你会收徒吗?”
“按理来说,应该是要的。”
“能不收徒吗?”
“啊?”
府青苑不太理解为什么元簌笙会在意自己收不收徒。
实际上,元素笙只是因为看多了师徒虐恋的小说,觉得如果府青苑收徒了,那么大概率就会和自己的徒弟产生感情,无论男女。
虽然元簌笙知道这很离谱,但是她的确不想看到府青苑收一个人为徒。
“我不想你收徒。”
府青苑听到元簌笙这样说,一时有些错愕,疑惑的问道:“我能知道原因吗?”
“我不想和其他人分享你,我只要一想到有另一个女人或是男人要和你朝夕相处,心里就很不舒服。不知你是否能够领会我的意思?”
“我知道。”不就是占有欲吗?
元簌笙的话让这些日子里府青苑的纠结解开了。
“阿笙?”
“嗯?”
“我不会收徒的。”我会一直只有你,只喜欢你。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府青苑不可抑制的喜欢上了这个温柔的女人,她给了府青苑尊重、理解和包容。
在遇见元簌笙之前,府青苑只相信掌门师姐一个人,甚至厌恶那些自以为是、贪婪好色的女人,压根就不敢相信这世上会有一个既强大又温柔,而且对自己这么好的人在等着自己。
今生,能有一个一个她已经足够了!
蓦地,门外传来了敲门声,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句话:“师叔,掌门让你去大殿商议明日的事宜。”
府青苑打开门,对前来通知的弟子说:“我知道,等我一下,我跟你一起去大殿。”
“好的,师叔。”
府青苑进屋和元簌笙说了一声就跟着弟子走了。
下午,元簌笙从府青苑的书架上抽了一本书坐在床沿上看,一直等待府青苑回来。
等到天快要黑的时候,元簌笙感受到了府青苑的气息,而且好像还有不少人,便把书放下了,朝着门外走去。
元簌笙打开门就看见院子里有很多人,掌门师姐也在,看样子应该是首阳峰的长老们。
原本还有些嘈杂的院子在元簌笙出现之后就鸦雀无声了,齐刷刷的都盯着元簌笙看。
元簌笙问道:“各位这是?”
见其他人都不说话,府青苑便开口答道:“各位师姐、师兄都想来看一看天下无敌的真面目。”
“啊,对!现在看到了,我们就告辞了!前辈您早些休息!”
一时间,院子再次恢复了安静。
“阿苑,进来吧。”
“好。”
府青苑走到了元簌笙身边,看着元簌笙垂在身侧的手,慢慢摸索着牵住了。
元簌笙微微有些怔愣,不过很快就放松下来了。
等两人走进屋,元簌笙转过身,把府青苑的另一只手也牵了起来。
元簌笙的双手捧着府青苑的双手,慢慢暖着,元簌笙的轻声细语在府青苑的耳边响起:“冷吗?”
“不冷。”
“下次早些回来。”
“好!”
府青苑边说好还边点头,生怕元素簌笙不信一样。
殊不知,府青苑此时的模样在元簌笙严重可爱极了,可爱到元簌笙忍不住摸了摸府青苑的头。
“阿苑,你先去坐着,我给你倒杯水。”
“不用了那好吧。”
府青苑刚说完“不用了”,元簌笙就露出了不赞成的表情,他也只能临时改变说辞。
府青苑在自己的床沿上看到了一本书,那是自己书架上的。
“阿笙,你今天下午在看床上放着的这本书吗?”
“对。”
元簌笙将茶递给府青苑,府青苑在嘴边轻轻抿了一下。
“对不起啊!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是我不对。”
每天一个小知识:
粟。
象形字。
甲骨文从禾,旁边有米粒形,表示能出米的谷子。古文米粒讹为,有点像带纹路的谷穗,篆文承接古文,禾变为米。隶变后楷书写作粟。
注意:与“栗”不同。
《说文·部》:“粟,嘉谷实也。从,从米。”
本义为粟米,即谷子脱粒后的小米。
“粟”是美好的谷物子实。在古汉语中,凡常见的农作物粮食一般都可以作为粮食或者谷物的泛称,“粟”实际也有这个功能,例如《管子·治国》所说的:“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这里的“粟”即泛指粮食,是说谷物多国家才富有。粟的颗粒小,因此又被用来指称细小的东西,例如“沧海一粟”,这里的粟就是微小的意思。“粟”还是古代度量单位名。《淮南子·天文》:“律之数十二,十二粟而当一寸。”意思是说当时人们的度量衡为十二,那么十二粟为一寸长。《孙子算经》卷上:“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为圭,十圭为一撮,十撮为一抄,十抄为一勺,十勺为一合。”这里是说粟用来做容量,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十撮为一抄,十抄为一勺,十勺为一合。由于“粟”可以用作容器,又是粮食的总称古时官员领取的俸禄就是粮食,所以“粟”又可引申出俸禄一义来。
粟作为重要的粮食之一,它的本义古往今来直没有改变,在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对于粟的称呼也各具特色。例如广东话和福建话中有的称为“粟仔”或“粟仔米”,江苏、江西话中有的称为“粟子”,湖南话中有的称为“粟崽”,湖北武汉话中称为“粟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