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不才刘贤,永镇山河 > 第29章 治国如烹小鲜(1)

第29章 治国如烹小鲜(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请三辞的政治表演,开始在江陵城上演着,此前铁板一块的荆北士族豪强,随着宋忠、綦毋闿、和洽、王粲、邯郸淳这批大儒、名士,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也出现松动和分崩的迹象。

    特别是蒯家、蔡家这些宗族分支,想通过裹挟舆情的方式,保全他们在荆州的利益,算是在逐步的落空中。

    毕竟韩玄、刘沁这帮荆南士族豪强,想趁着荆州开始洗牌后,将所在宗族的势力,都集中转移到荆北这边来。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

    对地方的士族豪强而言,名下拥有多少良田,是确保宗族繁衍昌盛的根本,这是谁都不愿错过的机会。

    “主公,据襄阳都督魏延、江夏都督黄忠所传军报,当前他们率部镇守的区域,已基本上趋于稳定了。”

    庞统面露笑意,指着眼前的舆图,朗声道:“特别是襄樊一带,退守南阳郡的曹军各部,至今龟缩在各处不敢出动。

    而天策府所明的晋升、敕赏、抚恤等事,在明发至驻守襄樊一带的各部军中,都引起不错的反响,无不歌颂主公的仁德和英明。”

    “歌颂仁德和英明,这些就不必了。”

    刘贤笑着摆手道:“多设身处地的站在底层将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思索问题,那军心就是可用的。

    荆州毕竟是四战之地,又处在这等大争之世下,就必须尽力避免多线作战的窘境,不然局势就对我天策府很不利。

    现在以满宠为首的曹军上下,扼守在南阳郡各处警惕我天策府,从侧面也验证曹军的内部,所生出的风波定然不小。”

    身为一方势力的上位者,就要懂得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多多的考虑问题,而非局限于某一领域,去钻牛角尖。

    外部的环境怎样。

    内部的局势如何。

    这些都是要考虑到的,毕竟唯有内外兼顾到,才能确保自身所在势力,能在所占领的疆域平稳发展。

    “据襄阳都督魏延、襄阳太守李严所探明的一些消息,曹操的子嗣曹植,在杨修等关中士族的邀请下,脱离许都,密赴到长安一带独立。”

    庞统神情严肃,眉头微蹙道:“而曹操倚重的征南将军曹仁,已奉许都所传军令,全面负责南阳郡、汝南郡两地,这是想稳住许都南线的局势。

    有曹仁坐镇这两处要地,那不管是我们荆州,还是江淮一带,想要有所进取的话,就必然要先击败曹仁所部。”

    “谁想打仗,就叫他们打吧。”

    刘贤盯着眼前的舆图,负手而立道:“等到荆州的秩序安稳,天策府要集中精力,好好的发展荆州才行。

    某也要领着整饬的中军,设法解决荆蛮各部,为全面开发荆南各郡,谋定相应的基础才行。

    在建安十四年,天策府的既定目标就是好好发展荆州,解决荆州内部隐患,大规模对外征战不再开启。”

    “主公英明。”

    庞统微笑着说道:“攘外必先安内,这也是主公常言的,趁着天下格局大变,我们天策府就要好好发展荆州。

    倘若真能趁各路诸侯大乱,特别是曹军这边大乱,而解决时降时反的荆蛮各部,那对荆州而言是大好事。”

    听着庞统所说的这些,刘贤看着眼前的舆图,那舆图之上,清晰标注着荆蛮各部,所分布的相应区域。

    蒋琬所领的亲军校尉部,在逐步壮大起来后,对荆南各处的渗透,对曹军各处的渗透,都在悄无声息的进行中。

    甚至为更好的发展亲军校尉部,在挑选一批北上的暗桩后,刘贤还让蒋琬秘密进行,在天策府各部挑选好苗子的事情。

    隐秘战线的发展和培养,如果能做好的话,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远比正面发生一场区域战争,而取得大胜要来的更好。

    “曹军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刘贤沉吟片刻,开口说道:“现在唯一不确定的,是曹操的那帮子嗣,究竟有几位能抓住这次契机。

    曹丕、曹植之争,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某现在很想知道,冀州、幽州等地,是否有曹操的子嗣,最好是曹彰这位黄须儿,能实际控制住。

    一旦呈现这等态势,那我天策府唯一的压力,就来自于江东方面,这对后续征服荆蛮各部,会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庞统点头表示认可。

    区域战争的形势,想要取得相应的成果,必然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天策府在征伐荆蛮各部期间,襄樊、江夏等地,同时遭受到战火侵袭,那就会落进多线作战的被动境遇下,纵使是有再殷实的家底,也无法取得相应的战绩。

    “现在宋忠他们,二请使君和主公,能为荆州计,能为汉室计,出任荆州牧和镇南将军。”庞统看向刘贤,神情正色道。

    “不过却被使君和主公拒绝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宋忠他们就会三请使君和主公,到时我荆州就算安稳了。

    等这些事情明确后,我天策府就能谴派人手,前去许都那边,向天子呈递奏疏,言明相应事宜了。”

    师出有名,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永远是正道,这代表着一方势力的发展,能否沿着正轨前行。

    “折腾了这般久时间,的确是不容易啊。”

    刘贤面露笑意,开口道:“等到荆州牧府成立后,涉及到监察和大计的事宜,就要率先明确下来。

    到时要从天策府这边,选一些俊才去州牧府兼领要职,荆州十三郡的太守明确了,可各县的人选还是要清除掉一批才行。

    等到荆州学宫正式亮明后,相信我荆州治下的俊才,就会主动投效一批,到时我天策府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刘贤费尽心思的笼络宋忠他们,又是开设荆州学宫,又是续写汉记,又是修撰《三字经》等,又是推动经学断句、标注、释义等事,除了想逐步完善教育体系,为后续培养更多人才,谋定相应的根基。

    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谋划,就是要趁此等势头,继续招揽一批俊才,像庞山民、辅匡、高翔这批俊才,也能投效到天策府麾下,那自身势力的根脉就更牢靠了。

    “说起这件事情,统有一事,想对主公言明。”

    庞统想了想,作揖行礼道:“家叔已同意赶赴江陵,堂兄庞山民亦愿随同,不过家叔却不想担任职务,只想参与续写汉记中,还请主公能……”

    “庞德公愿意放弃归隐,为我汉室,为我荆州做些事情,某高兴还来不及了。”

    刘贤笑着摆手道:“至于别的事情,一切遵循庞德公的意愿即可,士元,你过后向公琰言明此事,要寻一处僻静的府邸,好让庞德公一家所居。”

    “喏!”

    庞统当即作揖道。

    其实真要说起来,在此次荆州动乱下,庞统所在的庞家,并没有受到太多损失,且随着庞统、庞林的先后出仕,并得到刘贤的倚重,也使得庞家在荆州的根脉更稳固。

    现在归隐的庞德公,包括服侍身前的庞山民,愿意接受庞统代表刘贤所写书信邀请,赶到江陵城这边,也代表着庞家的声威更盛。

    过去荆州的顶流,被蔡家、蒯家等族牢牢把持着,庞家、司马家等族,虽说靠着才学在荆州站稳脚跟,不过却不算真正的顶流。

    想要打破这种固化的格局,必然需要一场战乱的降临,唯有这般,也只有这般,才能将新旧势力进行洗牌,以达到全新的层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