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新(上)
省城,在顾燕记忆里只和父母来过一次。
那还是弟弟小龙过周岁生日,父亲自有了宝贝儿子后情绪大好,一贯处处都节俭的他,破天荒提议全家来省城照张全家福,下一顿馆子为小龙庆生。
那张全家人唯一的合影是在哪家照相馆照的相,那顿吃起来满嘴流油的驴肉火烧小馆是在省城哪条街,哪条路上,顾燕早就完全不记得了。
她唯一记得照片上父母,弟弟还有她,每个人都笑得特别灿烂,开心。
顾燕边走,边四处张望,她心存有一丝希望,希望能恰好路过当年全家人最幸福时光里,在一起留念,团聚过的地方。
可脚下这条繁华的中山路,此时满目到处都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大酒店,购物中心,娱乐城……还有身边擦肩而过,在乡下难得一见的时尚红男绿女。
不过几年的光景,残存在顾燕记忆里走进过的国营照相馆,驴肉馆,还有父亲买了一把新镰刀特意去的一家杂货店,这些老旧的小门脸早已不见了踪迹。
顺着报摊老爷子指点的路线,走过了两个十字路口红绿灯,顾燕又先后问了两个路人,便来到了路牌显示“四中路”这条小马路上。
后一个路人告诉她,再往前走不到二百米,有一条叫“休门街”的窄巷,那里就是“餐饮一条街”。
果然没再走多远,顾燕就看到了被四中路一分为二的这条烟熏火燎的小街巷。
一进到四中路,这里和中山路主干道的景象截然不同,马路两边大都是五六层年头已久的红砖老楼房。
而休门街这条赫赫有名的“餐饮一条街”就更有年代感了。
低矮的平房,被房主人在原有老房上用彩钢板搭起的简易“二层楼”,比比皆是;让省城的市容,市貌似乎一下子又倒退了至少三,五十年。
可能是因为休门街的这条小马路,只能勉强容一辆汽车通过。再加上经营的餐馆多在门前支起了炉灶,摆上了小桌椅,街口处交管竖了一块显著的路牌提醒:此路禁行机动车。
不宽的街巷上,一家挨一家的餐馆,小吃铺,熙攘的食客们摩肩接踵穿梭,,到处突显出“饮食一条街”生意的火爆,兴隆。
顾燕从这条街的一头,转到另一头,来来回回边走边看,注意着每个餐馆门口是否粘贴有招聘的字样。
这会儿,正是人们聚在“饮食一条街”吃早点的高峰时段。
除了几家火锅店,稍大一些的特色菜馆还大门紧闭没有营业外;当地人喜欢吃的油条,豆腐脑小吃摊,烧饼,羊杂汤小馆店内店外,都或坐或站着不少食客。
忙碌的店主,服务员四脖子流汗,边接待,赔笑招呼那些想抢先一步吃上一口的急性子顾客,边手不时闲的跑前跑后,收拾桌上遗剩的残羹剩汁,找零算账。
看到家家店铺老板,员工都忙的四脚朝天,顾燕知趣的只好找一处稍微清净的地方远远看着。她知道此时生意正是最要紧的时候,店家不会有空,有心情搭理她这个找事做的求职者。
顾燕在不停观望时,一家挂着“安徽板面”字号的小馆,特别吸引到了她。
这家店店内一溜两行摆着看不出本色的几张餐桌,店外摞了两摞小圆凳,不大的店堂内一座难求。
不少食客在门外排着队,等着叫号,等上好一会儿才能取来一碗面,然后各自熟稔的顺手拿起一把小圆凳,坐在门口有滋有味的吸溜着碗面,个个吃的大汗淋漓,离开时拍打着肚皮,都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顾燕还注意到,这家小“板面馆”出来进去收拾碗筷的是一个瘦瘦弱弱的大男孩,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他做起事来有些笨手笨脚,一个负责收钱的中年妇女见状,不时用顾燕听不懂的方言呵斥这孩子几句。
也不知等了多长时间,早点饭口的食客渐渐稀落了不少,各家开始收摊,打扫店堂了,顾燕这才迈开脚步,直接奔着“板面馆”门口走去。
她观察后做了一番分析,这家店生意在休门街上火爆程度绝对是数一数二;但人手好像又捉襟见肘,顾燕觉得去这家店试一试应该有机会,有希望。
顾燕提着自己的小包袱,忐忑的走进了大开着店门的“板面馆”。
店内刚见过的那个妇女,正和一个男人坐在最里面的一张桌子上,像是在清点着早点收入营业款;女人边数,还边用手沾着吐啐出来的唾液,把一张张相同面额的钞票仔细的折叠在一起。
男人不时的拿着手巾板,擦拭着额头嘀嗒水汪的汗珠,双眼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女人手中合拢计算后的钞票。
那个挨骂的小男孩则正在清扫,收拾店内的桌椅碗筷,摔摔打打,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先是男孩看见了闯进来的顾燕,皱着眉头说了一句:“等中午再来吧,早上打烊了。”
“我,我不是吃饭。”顾燕赶紧回应道。
听到两个人说话,点钱的妇女赶紧把钞票划拉进了一个小纸箱里,转头看着顾燕,问:“不吃饭,你有啥事儿?”
“我来问问你们这店招不招人,我想应聘服务员。”
女人和旁边的男人对视了一眼,起身走到顾燕跟前,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你多大了?家是市里的吗?以前都做过啥?”妇女语速很快,连珠炮似的一句接一句发问。
“我十八了,家在东沱河乡。”顾燕把自己的岁数多说了一岁,回答道“我们家麦子,玉米从种到收,地里的活我都会做。”
“我这面馆的活可不比你家地里的活轻松。”妇女摇着头说“小姑娘我不跟你说假话,除了我们一家三口是自家生意没辙,能起早贪黑熬得住,以前请了多少服务员做,没一个超过一个月的。来来去去还不够俺两口子烦的!”
顾燕听出来了,老板娘是担心自己受不了店里的工作强度,试个三五天就撒丫子颠了,便笑着说:“我在家打小就顶一个正经劳力,我不知道您了不了解夏收割麦。”
顾燕接着还做了一个低头弯腰,收割的动作。
“抢收小麦的时候,家里地上的农活我差不多比我妈干得还要快,还要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