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我真的很担心
龙国种子市场的量在900亿元左右。
其中水稻和小麦的国产化率较高,但营养和口感上差很多。
而高端经济作物仍是洋种子。
比如玉米、菠菜、萝卜、洋葱90的种子都从国外进口。
甜菜、青花菜种子的进口比例更是高达95。
就连龙国需求量最大的大豆,更是产量短缺,80是进口!
这样的数据触目惊心。
粮食安全问题更是日益突出。
因此苏晨宣布研发种子,就让所有龙国人心生希望。
他们眼神殷切的盯着华志公司的一举一动。
很快,大家就看到了进展。
“卧槽!我看到军方直升机,带袁老团队去华志公司了。”
“真是神速,这工作效率无敌了!”
“袁老团队和苏晨强强联合,种子问题感觉稳了!”
“激动的心!终于要研发自己的种子了。”
“时刻关注着华志官网,希望尽早传来好消息。”
……
华志集团总部。
从直升机下来的一队戴着眼镜,风尘仆仆的科研员。
他们就是袁老的衣钵继承者,接到上级指令后,立马从南方试验田赶了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中年男子,就是龙国农业专家展博士。
他今年五十八岁了,从十八岁刚上农垦大学开始,就跟在袁老身后研究杂交水稻等项目。
耳濡目染袁老的培育方法,并有四十年的农业经验。
自从袁老走后,更是临危受命,成为龙国农业界的泰山北斗,掌管着百姓的粮食问题。
展博士一直为种子受控于漂亮国耿耿于怀,希望有生之年能实现至少一半的种子国产化。
可没想到现在种子没研发出来不说,国外竟然直接卡脖子不卖了。
而大面积育种田意外被毁,现在还没查出结果。
这让他一夜之间愁白头,嘴上都起大泡了。
正心急如焚的时候,杨部长直接下令让他们华志公司,配合苏晨研发种子。
收到消息后。
展博士第一反应就是愣住了。
他每天蹲在试验田地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鼓弄种子。
因此并不知道苏晨的神农项目,所以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这个龙国科技天才。
展博士还是知道的,只是他要研发种子这事。
怎么听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不管怎么说,领导命令大于天。
展博士很快召集了骨干团队,马上登机赶了过来。
一路上,团队成员都忍不住议论开了:
“现在闹种子危机,怎么这时候抽调我们去华志公司。”
“苏总虽然是科技大佬,可他从没农业经验,估计连青麦苗都不认识。”
“太不靠谱了,这简直耽误我们研发新种子的时间。”
“展博士您怎么也不反驳,直接就带着我们最优秀的这帮人和设备就离开了。”
“试验田的事情怎么办,就这么先停了吗?”
“现在二十亿人都张着嘴,嗷嗷待哺,期盼国产种子早点诞生。”
“是啊!晚一天都有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让我们给一个门外汉干活,这简直是浪费人才。”
“小陈你这话说的不对,苏总的公司虽然没从事过农业,但他创造了无数不可能的奇迹。”
“对对对!上头这样安排肯定有道理,我们去了就知道了。”
……
展博士听着队员们的谈话,也是心事重重。
等飞机落地。
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往外看,一眼就瞧见了那位让龙国骄傲的传奇人物。
苏晨穿着蓝色的传统服装,只是那么站着,就像泰山般沉稳和威严。
在他身后是白色研究服的杨宁,身上透着严谨和一丝不苟的科研气质。
展博士立刻肃然起敬。
这是国家唯一一任国士啊,不过敬佩之余,又有一点担心。
虽然苏晨是蓝星高科技的天花板,杨宁专家又是医学生物研究的泰山。
可这两位都没有研究过农学和种子,他们真的能做到吗?
这个行业最牛的袁老不在了,龙国现在能出现比袁老更厉害的人吗??
尽管脑子里思绪万千。
可展博士还是快步迎了过去。
他现在心急如焚,就想立马投入工作。
“苏总,您好!”
“现在龙国种子危机,我们必须得马上拿出成果。”
“不然要不了太久,人民就得饿肚子。”
“太感谢您支持农业,并愿意致力于龙国种子的发展。”
展博士的声音,颤抖中还带着哭腔。
这几天他因为种子的问题,已经茶不思饭不想,好几晚都没睡了。
“展博士,您客气了。”
苏晨倒是很从容淡定:“时间紧迫,我们边走边聊吧。”
他看到这位展博第一眼心酸。
明明才五十多岁,可头发已经完全白了,眼圈更是黑得严重。
这明显就是最近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造成的。
“好好好!”
“苏总,我们的水稻小麦种子,都能自给自足,国内循环包括援助海外都没有问题。”
“可就连大豆玉米,都要依靠国外的种子。”
“现在抓紧时间还能有一线生机,这也是我们和农民打了多年交道才知道的。
“每年丰收后,一部分农民会留下一些旧种,或者留下果实里的种子。”
“最简单的,就比如西红柿种子。”
“但是旧种子出来的果实,一般口味都不好,产量也很低,经济效益远远不如买新的种子。”
苏晨听了展博士的汇报,一边分析以后龙国的农业发展方向,一边消化今天早上看的那本农业技术,同时还能将展博士说的话分析透彻。
“展博士,种子问题以后不会再困扰龙国了。”
“我已经让杨宁专家着手培育种子,三天内应该没有问题。”
“你们现在也马上投入研发,相关的配套设施已经紧急搭建完毕。”
听到这话。
展博士眼睛瞬间睁大,双唇抿成一线,欲言又止的样子。
“展博士,您怎么了?”
苏晨眼睛像是能洞穿一切道:“有话不妨直说。”
“苏总,我跟着袁老研究种子三十年,整整三十年啊。
“袁老培育杂交水稻,光是选种子,就选了三年,配对了1500次,选土选地换土壤又是十年,亲自插秧除草,面朝黄土背朝天!
“为了实现杂交水稻问世,我们每个人泡在田里的时间,比在陆地的时间还长!
“可现在您说只要……还让搞医学的杨宁教授去做,我真的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