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嘉陵江灵异事件 无所不能的陈伯伯
1954年9月13日我出生了,是剖腹产,因为刀口恶化,不到十天妈妈就去世了。
爸爸抱着我,来到了红岩村车站坡坡上的蛟龙村,找到了熊老太婆,把我交给她带养。
后来我有了新妈妈,在读小学的时候,回到了红岩村河边,和石娃子耍得特别好,和他的爸爸(陈青云),开始了捉鬼的历程。
作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爷爷,他的文笔风格很独特,诙谐幽默,充满了地方的特色。
你听过鬼故事吗?在我那个年代有这样的事情,人心比鬼可怕!
我用鬼故事的形式刻画人心的变化,经过我那个年代的人,都曾经有过共同的回忆。
那个岁月是特殊的,希望我的同龄人能够通过我的文字,想起嘉陵江畔的那段故事……
————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身边所发生的鬼怪故事。故事里描写的人物,都是作者用自己身边熟悉的人来塑造的。人物非常生动形象,充满了独特的个性与年代感。
作者以“我”为第一人称,讲述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其中最为突出的人物是陈伯伯,他会讲很多鬼故事,大家都很喜欢听。但他却不怕鬼,一身正气。不仅如此,陈伯伯还带他们去捉鬼、解谜。惩恶扬善,揭示人心的险恶,让大家看到鬼其实不可怕,在许多时候还很可怜的。
从《无头鬼》到《火葬场闹鬼》二十多段精彩的故事。作者从人间到阴间,给我们描绘了许多精彩的场景,还有那神秘的十八层地狱……
————
作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爷爷,他的文笔风格很独特,诙谐幽默,充满了地方的特色。
回到故事——
陈伯伯起床了,在门前的小坝子上活动活动了筋骨,随后停下了脚步,又在望着那条小溪。那天晚上暴雨倾盆山洪暴发,小溪变得不可一世,穷凶极恶地把无头鬼冲进了嘉陵江。现在这条小溪温柔得像一个姑娘,涓涓细流,清澈透亮。
小溪的对面就是红岩嘴,一般称为嘴的是突起山头,或者凸起的悬岩。顺着这条小溪朝上走就是著名的重庆红岩村革命纪念馆。红岩村的江边散落着十多户人家,背面就是重庆电机厂。这里是被都市遗忘的地方,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没有水,只能到嘉陵江边一挑一挑的担回家。嘉陵江没有涨水的时候,水很清亮,担回家就可以使用;涨水了,水浑浊了,就必须用白矾澄清。遇上涨大水特别浑浊,要加很多很多的白矾。白矾这东西有毒,吃多了清口水长流。
陈伯伯的本事太多太大了,而且特喜欢捉弄人。他会故意说:“你家的饭今天煮不熟,你回家煮饭,烧很大很大的火,煮很久很久,可就是煮不熟。”这个时候,你去把他痛骂一顿,他就会笑嘻嘻地说:熟了,熟了,你回去看看吧,保证煮熟了。
你回家揭开锅盖一看,饭早就煮熟了,而且,比任何时候煮的饭都香!
他特看不起那些在江边钓鱼打鱼的。在他眼里,那些车杆、甩杆、武斗杆有何用;甩网、卡网、搬网更是浪费力气。他如果要吃鱼,只是把木门板下,糊上一层白纸,立在江边,水里的鱼只管朝门板上撞,大家只管拣鱼就行了。
而这个时候,陈伯伯的老婆任妈妈就会杀他的腰枪:“听他吹,尿罐都会飞!”
也许就是他在神吹,这样的牛皮听他吹过无数回了,可从来没有看见他拆下门板去江边收过鱼。
“你这个哈(傻)婆娘懂个铲铲,我办到了又有郎个说呀,办到了你手板心煎鱼给我吃?”
任妈妈才不信这个邪,说道:“如果真的办到了,我就手板心煎鱼给你吃,不认账就是龟儿子。”
“好,我马上就去拆门板,你去抓点灰面熬成浆糊,把白纸贴在门板上,看我去弄些鱼回来胀死你们!硬是以为老子没有几刷子,没有几刷子,我八岁敢跑川江?”
陈伯伯很早就在川江上跑应该没有假,他个子不高,顶多一米五五。但身体很结实,那张脸经过了无数太阳的烧烤,显得黝黑发亮。
他没有读过书,长期在嘉陵江上浪里来雨里去的,积累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学会了很多的本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我最崇拜的一个人。
下午两点刚过,河边的邻居们都集中了,吼得乌喧喧的,抬着门板向嘉陵江边走去。沿途又汇入了很多看热闹的人,陈伯伯没有虚场合,神色坚定,信心满满。他要让人们知道,世界上就是有那么特别稀奇古怪的事情要发生!
门板立在了江边,有人递上一个小板凳,陈伯伯坐到门板的后面,摇着羽毛扇,打起了瞌睡。怪了,怪了,这个时候风儿大了,浪儿也大了,水里鱼儿乒乒乓乓地跳了起来,一个劲儿地往门板上撞。撞得头昏眼花,落在地上接着又跳起来撞,直到撞得无法动弹!
神了,神了,比神仙都还神!江边的喝彩声越来越高,真是千古奇观,如此的捕鱼方法哪个人能够办到?!
想不通,想不通,鱼儿自己会朝门板上蹦!红岩村一带迅速传播着这个神话。我们红岩村河边的人更是特别自豪,陈伯伯就是我们的神仙,我们的英雄!
当天傍晚,红岩村河边家家户户飘出了鱼的香味儿。陈伯伯挨家逐户串门去了,得意洋洋地接受邻居们的感谢和赞美。
天黑了,大家又端出小板凳坐在了陈伯伯门前的坝坝上,又听他讲鬼故事。
陈伯伯说,今天晚上的鬼故事特别不一样,因为这是我亲身经历的鬼故事,那一天晚上,我路过虎头岩回家
…………
欲知后事如何,请等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