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来自山野的征服 > 第七十九章物质定律

第七十九章物质定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七十九章物质定律

    一般的用功,因为都有了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有了前进的动力。卻明这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廖海国那边,成绩更加凸显,是当年本市高考的理科状元。卻明小时候,翻江倒海,上天入地,九反天宫,一路闯祸,惹下了不少的麻烦;廖海国这边则自小文雅听话,父母老师连重话都舍不得说他半句,给老师长辈的印象,一直是品质端正,温良恭俭。

    卻明的捣蛋,顽劣,在十里八村之间声名远播,哪个不知,谁人不晓?然而,卻明却是一个外向活泼,喜欢与人交流,善于吸收他人积极进步优点及长处的人;最根本的一点,则是卻明喜欢阅读,他对于箴言警句,喜爱和痴迷到近乎入魔,一旦看到,便会把一切事体都暂时搁置,魂不守舍的反复背诵记忆,颇有当年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的执着和用功;另外一方面,通过大量的阅读,他懂得了无论智力学问武功谋略,天下之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但凡伟大的人物,其品质心胸必须令天下人钦佩,仰视,除具备非凡才能本领之外,其身上必定有着一种超常的正气,且这正气一定符合天地自然的法则,方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因此,他万分崇拜古今中外的那些非同凡响的伟大人物,他拼命收集有关他们的历史典籍,个人传记之类的书籍,如饥似渴般的阅读。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客观分析,合理判断了。即使是同一位伟人,对于他(她)的上存在的耀人光焰或者细微的瑕疵,他也会科学而客观的去区别对待。

    一路走来,他通过不断的吸收与消化,融合与借鉴,在思想品德,道德观念之上,摒弃和放下了许多狭窄,偏执,阴暗,偏颇的东西,心胸境界渐渐汇入了诚真正平的光明大道与健康路径。

    廖国海就不同了,他偏重于理科,不喜阅读,又不善交流,有事窝在心里,不能消化,疏通,久而久之,许多化解不了的事件壅塞难消,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一旦浮上心头,就辗转反侧,难于入眠。

    所以,他总是在内心深处,有着数不清的怨言和怒火,但是却又千方百计尽力掩饰着,不肯轻易露出分毫端倪。

    古代大禹治水,为什么要采取疏导的方法?因为疏导,可以避免洪水爆发和泛滥。使用湮塞堵截的方法,洪水反而会四处泛滥,引发更大的灾害。人的心和人的欲望,不正像一条暴涨的河流吗?假使对它予以湮塞堵截,那情景和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早期在县份上工作时,卻明曾被几个特喜欢钓鱼的小伙伴,用日本雅马哈,本田摩托车载着,跑到一个名为燕窝寨的大山深处去钓鱼。

    那个山上原有一个山泉水自然形成的水塘,当地人民政府发动四乡八镇的群众,投入若干的人力物力,战天斗地,苦干了近一年的时间,在那个地理位置和海拔都很高的半山上,修筑起了一个巨大的水库。

    不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周边几十里范围内村庄的农田灌溉问题,关键是这个水库成为了当地的一大景点,既调节了气温,又供人们游玩观赏;库里所产的鱼不仅个头大,数量多,由于水质和土壤地道,那鱼的味道鲜美的实在是非同凡响。卻明后来无论走到那里,只要见到鱼,就会想起燕窝寨,想起燕窝寨鱼儿的美味,会情不自禁的流出口水来。

    水库夹在两山之间,坐在水库边的堤岸上钓鱼,你会看到满山遍野的苍翠碧绿,看到水库水面那一边的半山腰上有一户人家。钓鱼是最讲究耐心的,很多的时候,你必须从早守到晚,从晚守到天亮,因为这家被公社派来专门看守水库的人家,会对你实行严格的监督,怕你偷偷地使用拦河网捕鱼,会随时悄悄的来巡视。那么,仅仅靠垂钓,要想起获大量的大鱼,技术工具之外,坚守是第一位的。

    往来多次,他们与看守水库的人家混得稔熟,这家人家是一对中年夫妻,膝下有四个儿女,无论穿着打扮,语言习俗,就是当地土的掉渣的味儿,女户主甚至还显得有一些木讷,两只手由于劳作过度,已经明显地变得粗大,粗糙,因长期被黑色浸泡,污染,又未能及时洗净,皴裂满布,漆黑无比。

    因为经常去那里垂钓,和他们一家混的很熟,关系也慢慢的好了起来,偶尔弄点开水,或在她家饭甑里,舀上一碗冷玉米饭,用糊辣椒蘸干板菜胡乱吃,或见他家稀饭煮好了,在竹篾编的碗箩里捞一个碗出来,也舀上一碗吃吃,是挺平常的事。

    在卻明看来,他家一家人,一切与当地人没有丝毫的不同。

    后来当地政府的人找上门来,说是要给女户主解决工作的问题,因为她是上海女知青,当年她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一到农村,就怀着对贫下中农诚挚的感情,要彻彻底底根除自己身上一切的小资产阶级观念,要安安心心在农村彻底扎下根来,不仅仅是要和农民打成一片,而是要从根子上把自己彻底改造成农民,哪还有什么挑肥拣瘦的呢?一到当地,首先就决定嫁给一个当地的实实在在的农村小伙子,既然自己竭尽全力要想从根本上适应当地的一切,融入农民当中,变成他们的一份子,因此,她发扬革命的大无畏精神,脏活重活累活男人干的活,她都一律抢着干,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无论语音,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你从她的身上再也找不出半点上海知青的影子了。

    知青回城狂潮,对她已丝毫掀不起微澜,因为她已根本走不了----四个子女从头到脚牵绊着她----她真的已经彻底融入了这块土地!

    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与南橘北枳同理。

    廖国海大学毕业后,外表上表现出万分的低调,谦虚,而内心,则无时无刻不再为自己做着精明细致的盘算。

    临近分配,他的父亲被他纠缠不过,开启了全方位寻找战友,首长的活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实权在握的地厅级领导干部的首长,被寻找到了,廖国海在父亲的带领下,几次登门造访,一口一个伯伯,伯娘喊得十分动情,亲切,老首长操着一口山东话,打量着恭顺,乖巧的廖国海,说,“反正伯伯没有儿子,我出面给有关方面打打招呼,你就留在伯伯身边工作,当我们的半个儿子吧,好不好啊?”

    廖国海毕业之后,当即分配在了本省第二大城市,交通信息通畅,工作学习环境优裕的管义市。

    市委市政府在某一年向社会公开发出招考文秘人员的公告,廖国海认为这是实现自己幼时理想的大好时机,获悉这一消息,他回到单位后,从此暗中苦下功夫备考,他所工作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有几个早就想调到党委或政府去工作的文笔尖子,平时与他关系铁的就像是穿一条裤子,但他把这一信息牢牢锁在肚里,不肯向他们作丝毫的泄露。

    那次招考,虽然是公开,可并没有大张旗鼓,反反复复的宣传,知道的人并不多,竞争就不激烈,张榜的那一天,他早早的就来到了政府大院,上午十点,黄色的大纸贴上了墙,黑墨汁写的录取人员名单里,赫然写着他的名字。

    他心中欣喜若狂,表面上却装着镇静无比。办理调动手续时,许多同事对他另眼相看,一时之间,还以为是哪一位大首长钦点了他。

    俗话说,君王舅子三公位,宰相家人七品官。普遍认为,官员的提拔,首长身边的贴身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秘书,是领导干部的主要输送岗位和渠道。

    到了市委办,什么常委办,办公室,秘书科,他都不想呆,他就处心积虑的想给某位大领导当秘书,他一直在寻找着这样的机会。

    分管农业的市委副书记杨欣项,是一位由农村代课老师起家的领导,他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回乡后,就在村里代课,哪怕只有三个学生的阶段,,哪怕一个月只有几元钱报酬的时期,他也坚持着,后来,遇到一位老牌大学生的市委副书记宫洺来农村搞调研,在与他的交谈中,发现他底蕴深厚,大气正派,然而生活实在艰难,难于为继。便责成当地教育部门,人事部门,解决了他的待遇问题。一下子,全家落实了居民户口,他也成为了公办教师。

    说来也巧,国家开始试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个名叫管义的全省第二大城市是试点,主抓这项工作的,正是这位宫洺书记。

    那时候,人们的思想观念十分保守,节育手续,无异于被骟,人人排斥,家家对抗,宫洺书记费尽唇舌,工作也没有丝毫的进展。

    他每日从旁观察,感到宫洺书记太辛苦,太不容易了,思量寻找一个帮他的良策,一直苦思不得。有一天,他看历史书籍,里面讲到宫廷征用太监的渠道,多半都是先由官方确定人选,统一为他们净身;如果自己与皇帝交深,又想竭力效忠和尽心伺候怎么办?古人之中,不乏自我净身入宫者。

    由此,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自己孩子已经有四个,不必再生,何不主动提出去做计划生育手续,做一个示范,带动大家,在工作上帮了宫洺书记的大忙!

    想到这里,他异常激动,第二天,他找到宫书记,书记对他的觉悟大加赞赏,乐的直拍大腿。

    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杨欣项因此而踏入了仕途,而且,很快就由一般工作人员,晋升为副局长,局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市委副书记。

    杨欣项的升迁,宫洺书记是一个因素。但是,他自身的文化,道德素质,不能不说是一个根本的原因。他心系人民,做事认真踏实,喜欢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使他在上上下下,赢得了好口碑。

    廖国海从旁观察,他的秘书张眼镜----张浩若是一个来自于省城的人,骨子里看不起农民,看不起小地方上的官,经常在不经意的细节上,流露出不以为然,甚至鄙视的微表情。这使得廖国海认为,他的大好时机降临了。

    偶尔在县份上的路上遇到他们,经常见书记自己身披大衣,手拿茶杯,同行的张浩若则麻木不仁,视而不见;进餐时遇到,亲眼见到书记在耐心的面对着张浩若说话,张浩若总是表现得不那么在乎:右脚搭在左脚上翘起二郎腿,右手食指与中指夹着香烟,浑身抖动着,那脸则忽左忽右的偏着,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有一次,廖国海清楚的看到,杨书记批评他们几个工作人员,站在杨书记前面的人群里的张眼镜,乘书记不注意时,突然向旁边的人,做了一个右脸颊抽动,嘴巴上翘的动作,扮的鬼脸有不屑的意味。

    廖国海努力接近杨书记,竭力表现出对他的恭敬,顺承。几次,与书记搭讪,旁敲侧击的想打听书记对张眼镜的态度,但话到嘴边,又欲言又止。想了想,改以转弯抹角的手法,来试探书记对张眼镜的态度。

    结果使他大为惊喜:原来,书记对张眼镜的了解,胜过所有人,不过一直装聋作哑罢了,隐忍的目的,就是想给年轻人一个改过的机会,现在看来,生成的眉毛,长成的性,改不了喽!

    廖国海找准了时机,在多次表现出对杨书记的恭恭敬敬,诚惶诚恐后,终于引起了杨书记的注意,也使杨书记对他有了良好的印象。机会一来,他又善于走动,没有多久,他就顺利接替张浩若当上了杨书记的秘书。在为书记服务期间,他表现出了一个下属,一个服务者必要的忠心,以及机灵。在给杨欣项书记当秘书的三年里,一直得到不间断的提拔,从秘书科副科长当起,尔后担任科长,然后迅速提拔为副秘书长,随即,下到县份上当了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由于有杨书记这一层光环,他最终从副秘书长到县委书记,只用了五年的时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