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幼年丧母的悲苦童年
夜幕降临,整个山村慢慢宁静下来,一群鸭子突然嘎嘎的归巢,而女主人却迟迟不见回家。
一家老小都在等这个可怜的女人回去做饭。
雨鞋整整齐齐齐地;静静地立在羊古港的岸边。
对岸一根长长的竹竿斜插在水中。
女主人却不见踪迹。
文子的奶奶一大早右边眼睛不停地跳跃。
小孙女因为饿一直“哇哇”直哭。
小脚老太嘴巴不停地叨着:“左跳财,右跳祸!”。
她对着山里面的菩萨跪拜几次:“求菩萨保佑!家人平安顺利!南无阿弥陀佛……”。
打鱼的文子父亲也回来了,他听说妻子一直未归,立马沿着羊古港两岸来回寻找。
他远远地看见那双打满补丁的雨鞋时心里“咯噔”一下。
天,突然一下黑了。
村落的百姓听说后,打着火把分头在河堤两岸呼喊着:“菊香……菊香……”
春寒料峭,空气里弥漫着不祥之兆。
午夜,年轻的汉子蹲在河岸,放声大哭。
他想着他五个未成年的娃儿不由得悲从心里来。
孩子们这么小就失去娘亲。
后面的日子该怎么熬过。
他从未好好爱过她。
她也从未要求她好好待她,她就这样无怨无悔,安安静静地离开。
她不停地怀孕生子。
她伺候婆婆和大男子的丈夫。
即便是大腹便便的时候,在夜晚来临时也会烧上热水,递给婆婆和丈夫洗脚。
她有时没有做好也会惨遭丈夫的拳脚。
小脚婆婆总是袒护着媳妇,呵斥着自己的儿子。
她算是一个好婆婆,因为她的婚姻也是在拳脚中度过的。
她总是不屈不饶地活着。
即便是小脚,她也是里里外外打理。
比他大十多岁的丈夫早早去世,她似乎松了一口气。
她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娶了媳妇。
她回想着自己的过去,总会对儿媳妇心生怜悯。
她算是大多数村民,为数不多的觉醒者。
但,面对儿子暴戾,小脚老太无能为力,只是经常念叨:“木匠打老婆,要有尺寸!”
她的儿子,也就是文子他爹,他不觉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他的父辈们,都是这样做男人的,常叨的一句话:“女人不打,上房揭瓦!”
他唯一感到妻子的意外离开,会给自己以后生活带来更大的压力。
这个可怜的女人,顺水漂流,到一个无人能找到的地方。
她的魂魄却依然在红毛围子的天空上盘旋。
她牵挂着子女。
她的落水淹死,连尸体也没有找到,在整个村庄都传得沸沸扬扬,但,人们又很快忘记。
谁也不会去深究年少的她意外去世背后更深的原因。
人们麻木着。
李家媳妇疯了,王家媳妇吃药后又救活了……
这些故事没有人感觉凄苦无奈,村民的生活就这样麻木不仁的过着。
村民们在寻找无果的情况下,聚在文子的门口,安慰着老太太。
而后,打着火把,各自回家。
那夜,家家大门紧闭。生怕黑夜里落水的死鬼会一不留神飘进来。
羊古港的两岸阴风嗦嗦。
文子的仅六个月的小妹妹,整夜哭泣的声音在红毛围子里回荡。
小脚婆婆和文子的父亲接力来回的抱着、哄着。
七岁的大姐姐带着三个弟弟妹妹嚎哭得累了困了,横七竖八地蜷缩在一个大门板上。
门板上铺着厚厚的稻草,稻草上铺着一床破棉絮,破衣裳缝补的床单包裹在床上。
一条又黑又厚结成板的棉被盖在孩子们的身体。
两岁的文子看着一家人哭泣,明白母亲是再也看不到了。
他不太相信母亲已经离开了他。
他时常会跑到羊古港去找,但,回来总会遭到父亲的猛揍。
父亲的猛揍其实是担心孩子掉到港里淹死。
他感觉只有打才有力量,才使孩子害怕,才不会到水边玩耍,才能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文子在五个孩子中是最不省心的,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挨打。
他趔趔趄趄地度过幼年,直到上小学才开始好转。
但,饥饿总是伴随童年。
文子的父亲加上一直未娶媳妇的叔叔两人,在队上出的工分兑换的粮食总不够八口人吃。
锅里锅巴也会熬成锅巴粥。
这锅巴粥就成了五个姊妹洗碗的犒劳。
放学回来通常家里冷火秋烟。
大姐姐在十岁开始就承担家务活,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
大姐放学不回,文子饿得咕咕叫,田野里蚂蚱,青蛙,泥鳅通常会活捉,现捉现烧现吃。
饥饿贯穿文子整个童年。
直到很多年前,他一直忘不了那个脸蛋红扑扑的,扎着小辫子的班长,她是班主任的女儿。
她在整个小学,都会在早晨捎上白面馒头给文子吃。
一个感恩的孩子却成为一个阴暗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