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秋的银杏 > 第22章 心生嫌隙

第22章 心生嫌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文杏刚回到毓王府内,气氛总觉得不太对,一路走来所有下人皆是躲着她,看她的眼神总觉得有些别扭。

    她本想找个人问问王爷回来了吗,结果家丁全都跑开,“一定有什么事发生。”

    文杏赶紧回到芳华园,见到桂姨和宋管家询问出了什么事。

    “小姐,你可算回来了,王爷自前日回府后便开始酗酒,任谁敲门都不让进,下人们议论说,王爷在屋内又是砸又是哭的,偶尔喊两句‘你心里到底还有谁’。只怕是与王妃有了什么误会,下人们口无遮拦,这不到两日竟然将小姐说成了水性杨花、不安本分。要是有什么误会,还是早点解释清楚的好。”桂姨很是担心。

    她自己带大的孩子,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自是相信自家小姐是清白的。

    文杏猜想,“难道是吃醋了?我只不过是去了趟宫里,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呀,心眼太小了吧?算了,还是先去看看吧。”

    “桂姨不用担心,我与王爷并无嫌隙,我这就过去看看。”文杏说完,便同桂姨和宋管家挥手,转身朝着赵城的寝室去了。

    还没走到门口,便闻到很浓重的酒味,文杏敲了几下门,并无人应答,便开口道:“王爷,是我,今日刚刚出宫回府,能不能让我先进去?”

    不一会儿,门慢慢的开了,文杏看着眼前胡子拉碴、一身酒气的毓王顿生心疼,却并不知道原委。

    赵城双目无神的看了她一眼,转身走回屋内坐在椅子上,继续喝着他的酒。

    文杏走过去,将他的酒壶一把夺过,“别喝了,到底怎么了?”

    赵城想了她好几日,此刻见到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文杏入宫前,本来闲散的王爷却被皇帝派去机弩营指导射骑,这一去便是好几日,军营重地,外界的消息传不进去,直到他回府才知道王妃进了宫。

    若是他没看出赵辰与文杏早就相识,怕也会认为毓王妃真的是去陪伴静贵妃。

    起初,他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发妻,只是担心到了宫里会有人为难,甚至动用宫内线人暗中保护王妃。

    怎料宫中传来消息说,王妃身边有皇帝的暗卫,无人敢动,两人曾私下于月荷湖边相见,谈话内容无人知晓。

    赵城很担心文杏会被皇帝胁迫,他一直相信文杏心中只有自己。

    可是他什么都不能做,毓王府四周都是眼线,不上朝的时候,亲王没有传诏不得入宫,他只能在府内等待。

    赵城心中不安,便留宿在文杏的芳华园,似乎这样文杏便会很快回来。

    听桂姨说,宫里传旨比较急,王妃走得匆忙,只带了些许亲手做的桂花糕和几本古籍。

    赵城习惯了文杏平日里在他身边活泼闹腾的样子,虽然她屋内有很多书籍,却不曾见她翻阅,听桂姨说王妃记忆力很好,书籍看一遍就会记得九成,特别是古籍,爱不释手,出嫁前一有时间便会跑到书馆搜罗一些孤本。

    毓王心中忐忑不安,为了让自己心静下来,又好奇自己的王妃喜欢哪些文墨,便走到文杏的书架前开始翻阅,心是慢慢静下来了。

    王妃喜爱的大多是些名人传记、上古野史、诗词雅赋,还有药典,“种类倒是挺齐全,博学广文也是好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平日里疯疯癫癫的,倒也能静下心来读书。”赵城心中对王妃如此好学甚是宽慰。

    看了一会儿,发现书架底座内有一个锦盒,花纹很是漂亮,出于好奇便打开了。

    一直担忧爱妻的赵城一张一张的读着字条,每一个字都像是刀子一般划开他的心,虽然都是些寻常关心的话,但是字迹却是皇帝赵辰的,作为一个男人,他怎么会看不出赵辰对文杏满满的爱意。

    他们二人竟然相交甚密,自己一直相信的爱妻竟然私下里收藏着皇帝的留言信。

    还有那陶埙,王妃命人定做的时候,他以为是王妃的喜好,如今细看却发现这埙上刻了一字,穆。

    “什么穆哥哥,竟是赵辰,她的心里竟然有赵辰,那本王又算什么?”毓王胸闷难受,竟口中吐出一抹血丝,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此番回京成亲,赵城一早便知是皇帝与太后的陷阱,只是毓王妃是文杏,他便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天意弄人。”

    赵城苦笑一声,便拿着锦盒跑回自己的寝室,让人搬了好几桶酒后,就自己反锁于室内。

    他望着书房内悬挂的文杏画像借酒浇愁,那画像还是他亲手绘制,如今看来竟是如此的讽刺。

    此时赵城看着夺他酒壶、一脸莫名其妙的文杏,想要出手给她一巴掌,却终是下不了狠心,舍不得打下去。

    他颓然地起身走到书桌旁,将一个锦盒扔到文杏面前。

    那锦盒里装的正是赵辰写给文杏的留言,还有文杏本想送给赵辰的陶埙。

    她便明了毓王是因为这件事而生气,是自己大意了,早该解释清楚。

    文杏走过去将锦盒捡起,放到桌子上,解释道:“王爷可信我?”

    赵城似乎清醒了不少,问道:“相信?若真的没有什么,为何不早点解释你同皇帝陛下的关系,既然你们相识已久,又有私情,为何还要嫁入我毓王府。我虽寻了你多年,不过都是一厢情愿,皇帝倾心于你却还是将你安插在我的枕边,枉我还以为是老天眷顾。想来人是会变的,更何况是善于伪装的麒麟帮帮主。”

    文杏没想到赵城对她误会至深,许是过得太安逸了,又忙于查清母亲的事,竟然忘记成婚前自己以清玉的身份同毓王交过手,相处了那么久,早就该发现她麒麟帮帮主的身份。

    “是我太过相信两人的感情吗?竟然忘记了人心经不起考验。”文杏心中隐痛,拿起手中夺过来的酒壶便灌下喉咙。

    “毓王殿下,无论我作何解释,想来你都会认为是狡辩了吧。不过,该说的我还是要说清楚,信不信由你。进宫待嫁之时,我与皇帝相识于月荷湖畔,那日他隐瞒了身份,我只当他是御花园的侍卫总管,而我亦化名清玉,自称是刚刚进宫的世家小姐身边的丫鬟。”

    “因为我擅自闯入皇家花园,便求他饶我一命,他并没有将我拉去受罚,相谈下甚是投缘,自此我二人便以兄妹相称。每日亥时我便会偷偷溜过去,他知我喜欢苹果,便每日让人于假山暗格内放置一枚,有时他无法赴约,便会提前留下字条,也就是殿下如今看到的这些。”

    文杏看向赵城,此刻他的眼里只有不屑和厌恶,便忍住心中痛楚,继续说到:“至于陶埙,本是我在第二次进宫,也就是皇帝大婚那日,想要借机会去到御花园赠与他的,出宫前没有跟他解释清楚我的身份,本想着以后有机会进宫再说清,却没想到大殿之上,我的穆哥哥竟然就是当今陛下。”

    “想来那日王爷便发现了我的异样,只不过那时我并未发现自己倾慕于殿下,既然殿下不问,那我也不愿说。后来围场狩猎回到府内,我便想将事情原委说与王爷听,只是话到嘴边却不知该如何开口,你们兄弟二人本就不从亲近,为了王爷在京中安稳,我亦不想多增事端。”

    “此番被召进宫,我便知是皇帝想要见我,只是来不及同王爷解释,便想着回府后一一阐明,终归还是我说晚了。无论王爷怎么误会,我只有一句话,文杏从未对皇上动过情。”

    赵城听完文杏的解释,开始有些后悔,觉得自己真的误会她了,自成亲后,文杏的一言一行,他都清楚,明晓自己的爱妻并不是三心两意、用情不专之人。

    可“穆哥哥”三个字还是伤到了他,即便没有动情,又为何要同异性走得如此之近?

    况且那个人还是宇文太后的儿子,他最大的对手。

    赵城追问道:“既是没有动情,为何还要赠以陶埙,将这些字条保留,就不怕引人非议吗?”

    文杏眼中含泪,心中很是委屈,成亲之前她混迹于市井、江湖,本就是男子装扮,对于男女有别并无甚在意,自从知晓自己的婚约,便很少出府与人来往。

    麒麟帮的事也都交由芙蓉打理,难得安于院墙之内,不过是因为她爱的人在那里,如今被如此误会,甚是心寒。

    她强忍住泪水回答道:“即便我成了亲,也有交友的权利。文杏便是麒麟帮帮主清玉,想来王爷一早便知道了,却不曾挑破,不知又是何居心?难不成王爷自始至终都不曾信任过我?既然不信任,又何必因为我与异性亲近而如此伤心欲绝?”

    赵城见她一副倔强的模样,就是不肯低头认错,哪怕她先道歉,保证以后都不再见赵辰,他都不会再为难她。

    现下,赵城憋着一口气,也不愿先低头,“不要忘记你的身份,一日是毓王妃,一日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若有背叛,我。。。”

    文杏等着他接下来的话,却见他半路停下来,便知他只是生气,并不是真的要伤她。

    心中一软,继续说到:“我知道他的身份后便当穆兄已然不在,所以那日并未送出陶埙,想要赠他礼物,不过是感谢他在宫里时的照拂,我自小便想有个兄长姊妹,我看他很是亲切,便没有顾忌那么多,日后都不会了。”

    “至于纸条,只是因为字迹好看,想着留个纪念,将来被你休了,若是落魄之时还能当作字帖卖掉换点盘缠。”

    “你就这么盼着本王把你休了吗?”赵城听到她的解释都快被她蠢笑了,但是听到她竟然有离开的想法,便又生出些不快。

    “该解释的我都解释清楚了,王爷信或是不信,都与我无关,还是那句话,我只愿此生安稳,别无他求。”说完,文杏便转身离开。

    她一边擦拭掉眼泪,一边腹诽,“该死的赵城,就会欺负我,你不相信我,那我也不要你了。”

    文杏不想毓王对皇帝增加更多怨恨,便没有提及赵辰在月荷湖畔说的那些话,时日久了,想必赵辰便会放手,何必多此一举,叫毓王加深误会。

    赵城本想拉住她,奈何两日来未进半粒米,又喝酒过甚,刚一起身便头疼欲裂,四肢无力,只能眼看着文杏绝尘而去。

    白轻舟很是担心,见到王妃哭着离开,立马进屋查看王爷的情况,“殿下您怎么喝这么多?属下这就去叫大夫。”

    赵城拉住他,说道:“不用,传本王令,自今日起王妃禁足芳华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