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技术型工种(快穿) > 第658章 第 658 章

第658章 第 658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纪墨这次入银作局, 算是补了纪父的名额,难免也有认识纪父的老人儿在,听到纪墨的来历,专门过来看了一回, 跟纪墨问了问有关纪父的事情, 听到过得还好, 笑得很是宽慰。

    “当年的事情太突然了,你大哥又闹腾,都没来得及好好送别,他们就走了……如今看到你, 知道他们过得好, 就放心了。”

    这些算是纪父的老朋友了,纪墨也没怠慢,叔叔伯伯,挨个招呼了,谈完了家常,就说到技艺上的事情。

    纪墨来了些时日,也发现了, 在银作局内部,技艺并非是独家传授的,或者说你想要独家传授, 上头也不能干。

    把一项技艺拢到手里头,万一传承接不上,上头要这样子的簪子, 提供不了, 算是谁的错?

    再有, 这银作局到底是属于内廷的, 不能在外面接活不说,里头做事儿也没什么升职空间,上头的太监干得好了能够把这个职位把持一辈子,就是里头的文书,干好了也不过是升到别的地方做文书,更不要说底下的工匠了,一辈子都是工匠,不仅自己是,儿子也是,孙子也是,再逃不出这个框子去。

    也没什么好争的,大工顶多能够指使一下小工,这种指使还不是上头认可的级别上的不同,所以也没什么官方效力,真有那逆反不听话的,撑死骂两句,拍两下,还能怎样。

    再没有处置权的。

    且,因为常年不怎么进外人,里头的这些小工大部分也都是大工的儿子,不是你的就是他的,教训起来,多少也有了些训斥晚辈的样子,少了些外头教学徒工的苛刻。

    再有什么,不是自家的技艺,有想要学的,奉承几句,把月例银子拿出来一些孝敬一二,再跟在身边儿,哪怕不主动教,也不会禁止人眼睛看了自己学。

    聪明的都知道努力学习,笨的就是混日子吃饭,也能当着小工当一辈子,等到被年龄比自己还小的大工呼来喝去,就知道臊了。

    纪墨本就有跟人学东西伏低做小的经验,面对这些记得纪父,对纪墨友善的师傅们,更是多了几分耐心和善意,在聊完家常之后,听到纪墨询问技艺上的事情,也没隐瞒,能说的都说了,再有言语说不通的,或者自身不善言辞的,就约好了日子,自己做的时候让纪墨来看一看,看得会看不会就看各人的能力了。

    “如此,多谢几位叔伯了。”

    纪墨没想到能够这么顺利的,当下起身行礼,几个叔伯笑着摆摆手:“算得什么事儿,你若是不嫌累,各房走一走,多看看,多摸索几次,也就会了。”

    他们见过了纪墨的手艺,技艺上,细微之处不能认真辨别高下,可巧思上,只一个珠光色,就彻底让纪墨在银作局站稳了脚跟,也是因为这个名声传开了,他们才知道,竟有一个外来的进来了,再一问,才知道也不算是什么外人,父亲也是银作局的,这才知道是纪父的儿子。

    这种经历,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也算是某种传奇了,父亲一辈因为儿子被赶出去,如今,小儿子又回来了,真的有几分逆袭的味道,虽然不是带着父亲一道回来,但算算父亲的年龄,有这般也是很不错了。

    银作局从来都是从工匠个人开始把后代算上,一并纳入局子中,却没有说从个人往父辈祖辈上算的,所以这般也算是逆袭成功了。

    如此多少有了点儿传奇色彩,听到这传闻的、跟纪父素不相识的人,都想来看看这个逆袭成功的人是怎样的,更不要说那些认识纪父,跟他关系还不错的人了。

    一看,一聊,一请教,最后一方满足了好奇心。也教导了一下老友的后辈,另一方暂时算是不缺师傅了,也多了些在银作局的臂助,不指望他们做什么帮衬,有人脉本身,就能不被人小觑了。

    相对和谐的环境稳定下来,纪墨又找人给纪父送了书信,就不再理会外头的事情,专心联系技艺。

    因珠光色的簪子得了贵妃的喜爱,想要学这门技艺的人也多了,不知不觉聚拢在纪墨身边儿,那些年轻且立不住的就成了听纪墨使唤的小工,缺什么材料,目光才要找,就有人殷勤送来,主动询问是否还缺什么。

    眉头才一皱,就有人问可是遇到什么难题,或者有什么不称手的,还主动告知,若是工具不对头,想要怎样的工具可以去哪里找人做,甚至他说出来,他们之中也未必没人会做。

    这些人真心想要学技艺,态度就很好,纪墨也不是使唤人不给东西的,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也不吝啬,做到哪里,也会说两句,听不听的,看各人,并不专门指点谁,但在别人问起的时候,能说的也都说。

    那大方劲儿,被人说起,都不像是外头才来的,倒像是本来就在银作局里头的老人儿了。

    “你这样尽心尽力,他们将来学会了,顶了你去,得了赏赐的就不知道是谁了。”

    跟纪墨一同入银作局的一个青年有意指点。

    纪墨听了一愣,青年以为纪墨没听懂,便又细说了:“你看他们哪个连关节都指点清楚的。”

    技艺这种事情,以一根簪子为例,那半根筷子长的一根,谁都能打出来,关键是看簪头上的花儿是怎样的,再具体就是累丝技艺的诸多关窍,那些不重要的,一看就能明白怎么做的不必说,那些需要讲解的,难道还真的给他讲解不成?

    这就跟纪墨第一次看到烧蓝,啥都看明白了,可没有那个蓝料,他的做法哪怕一模一样,也不会得到一样的东西。

    那蓝料就是关节所在了。

    “别被你那些叔伯蒙骗了。”

    青年这一句就很有些告诫的意思了。

    纪墨应了,道了谢,过后却还是依旧如故,并没有真的藏起什么不让人知道。

    见他这样,那青年还有些不甘心,又来找他说了一次:“你是蠢的吗?怎么什么都教给了他们?”

    纪墨一笑:“这珠光色正新鲜,我一个人累死累活也做不了多少,若是拖慢了时候,宫中怪罪,又该如何?奖赏虽好,却不如月例银子,该多少是多少,不必忧虑拿了就得罪了人。”

    这话说得很明白,上头一下子要那么多珠光色的簪子,哪里是轻易得的,这年头可不流行什么流水线作业,万一出个问题,都不知道找谁背锅。

    只看纪大哥的往事就知道了,上头真计较起来,那是一点儿都不会客气的,这会儿拿了赏赐,下一次就只能更好,差了一点儿那就是欺上瞒下的罪过。

    这话很有道理,青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皱着眉头,有些为难,似还要说服,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纪墨却不想再听那些老调了,继续说:“况且,我自来认为,技艺若想要发挥最大效用,该不要怕人学才是,那等单传的东西,一代一代,可能只是重复老一辈的技艺,很难在这个基础上创新,能够坚持把所有学到手就算是很不错的了,还要看后辈的才华限制,又或,是否愿意在此事上耗费心力,可若是学的人多了,想法多了,便会有些奇思妙想能够落在实处,做成更多人喜欢的物件,如此,才是那技艺的最大效用。”

    一个人会,看似是垄断了,所有利益全归自己,可同样,若是外头不捧场,不认可,这份技艺也终究是要蒙尘的。

    反倒是会的人多了,东西多了,外头有了挑拣选择的余地,更甚者,见得多了,习以为常了,反而喜欢上了呢?

    或许这个道理有点儿歪,看似说不通,但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学的人多了才能有更多交流进步的余地,闭门造车,总是很容易走到死胡同去。

    就像做首饰一样,不考虑外头的人喜欢什么,全按照老一辈的经验,做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来,也都是老一辈的审美,未必得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没人要,技艺再好也是白搭。

    纪墨以为,流动的才能更富有活力,如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永无停歇,否则,终将是被时间所淘汰,成为历史之中的一行文字。

    “若有一日,无人再会这些技艺,不是太可惜了吗?现在会的多一人,将来也许就能多一份传承。”

    纪墨说得很有些感触,他已经见了太多的例子,实在不希望这一项技艺也是如此。

    不过,可能不会如此吧,现代人也有复古的时候,这些漂亮的首饰器物总不会全然归于古董范畴。

    “你竟是这样想的?”

    青年微微发愣,他从没想过这样长远的事情,只看到当前的利益了,这样一比,无端端觉得自己做了一回小人。

    面上有些羞惭,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愤怒,拿这种大话诓人,显得自己多高尚似的,实在是太讨人厌了。

    他就非要把旁人都衬得卑劣了吗?

    青年转身走了,纪墨看着他的背影,轻叹,他其实知道他的意思,同一批进来的外人,本应该抱团的,可纪墨这样做,倒像是背叛了一个团体一样,逼得那些人要或坚守,要或“入乡随俗”,让人不好下台了。

    他们有他们的利益,他有他的,不甚相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