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威慑
洗漱后,石甜换上了一身轻薄的衣裳,一手托腮,一手翻看着话本,眼神却并不聚焦。
显见的是在出神。
桃红又换了一盏灯,出言询问道:“娘娘可是有什么心事?”
石甜回了回神,道:“张氏是江南人,父亲不过是个知府小官,在京中也无人脉,既说这两种草药不好找,且要价不菲,连太医院都没有的东西,一个小小贵人,就连出宫的宫牌都没有,她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嫔位以下妃嫔没有宫牌,想要什么东西都得在内务府统一登记购买,还得自己使银子,再者宫中采购本就严格,这种来历不明的东西更不可能进来了。
两人曾同住回春阁,虽然并不太热络,可从她每日的穿着打扮也可以看出,张氏并不阔绰,进宫时所带银钱并不算多,家人正月进宫探望的时候还会打点秋风,更谈不上给她补贴了。
即便是侍寝后皇上会给赏银也是有数目的,且大多数都赏的衣裳首饰,她又是哪来的银子?
“娘娘的意思是还有人暗中相助?”桃红嗫嚅道。
若真是如此,那娘娘以后的身孕还得加倍小心才是。
石甜唤了顺才进来道:“你找两个得力的人日日盯着回春阁,有什么人进出来往的都查清楚底细,膳房和内务府送东西的人也要盯紧了,看看他们进出回春阁前后有没有跟什么人见过,若有异常的过来禀报。”
顺才答“是”,又道:“回春阁进了掌刑处的奴才用不用多加探听?小青虽然没吐口,可奴才还是觉得”
石甜点头道:“你多去掌刑处问问,若是有单独跟小青相处询问的机会,可用你的手段问一问。”
她抬眼看向顺才,声音含了丝狠厉。
顺才低头柔顺道:“是。”他在宫中多年,见过的腌臜手段多了去了,掌刑处的刑官儿们虽然厉害,可有些手段却是不知的。
次日里请安时,石甜刚走到慈宁宫,迎面刘贵人也到了,见礼之后左瞧右看,低声道:“昨日听说娘娘的秀德宫出了不小的事,臣妾担忧,但未感冒昧打扰,只问娘娘一句身子可好?”
她说得小心,眼睛不自觉瞟向石甜的肚子,似是十分后怕。
石甜哪里听不出她话里的担忧,笑道:“本宫一切都好,倒是贵人即将临盆,身子可还康健?”
刘贵人抚上已经明显隆起的肚子,柔声道:“承蒙娘娘关心,臣妾身子好着呢,肚子的孩子每日活跃的很,踢个不停。”
到底是要做母亲的人了,说话间都透着一股子即将为人母的温柔。
进屋后,丽贵妃馨妃已经到了,行礼问安后,丽贵妃开口道:“昨日秀德宫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张贵人怀着身孕都被关进了回春阁,身边伺候的奴才都进了掌刑处,看着实在让人害怕,不知是不是得罪了姝妹妹,竟遭此横祸呢。”
石甜淡淡道:“多谢贵妃娘娘关心,一切都是皇上的主意,臣妾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
“看来皇上还是最看重姝妹妹的,馨妃你说是不是?”丽贵妃的矛头突然转向馨妃。
馨妃明显不想跟丽贵妃搭擂台唱戏,随便应和两声便不再说话了。
石甜眼睛看过去,馨妃身后站着的丫头果然长相不错,属艳丽类型的,
前段时间选秀时的新人她也看了,就是新人和宫中旧人加起来,这个丫头的姿色都能排进前三。
可未必是第三。
石甜皱眉,这么一个貌美的丫头日日跟在身边,馨妃的目的显而易见啊。
不多时,杨贵嫔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慈宁宫门口。
马上便是新进妃嫔觐见的日子了,为了能面上好看一点,作为大皇子的生母,杨贵嫔是无论如何都得放出来的。
虽说在选秀时也见了,可上次却顾不得与她交锋,这次不同了,从上到下的排着,丽贵妃和馨妃对坐,杨贵嫔就与石甜对坐。
上次陷害石甜的事情最后虽然不了了之,杨贵嫔只得了个禁足的惩罚,可大皇子至今还在慈宁宫住着,这段时日也未曾见到,石甜心里到底还是舒坦了不少。
有什么比一个母亲看不到自己孩子的惩罚来得更重呢?
两人对坐,难免会发生眼神上的碰撞,杨贵嫔眼皮上挑,登时便变了脸,似是极为厌恶石甜的样子。
石甜也懒得做样子,同样不给好脸。
很快,太后出来了。
众人请过安,太后便看向石甜,柔声道:“昨日的事情哀家已经知道,好孩子,还怀着身孕呢,就被人如此暗害,真是苦了你了。”
石甜笑道:“多亏太后与皇上的福泽庇佑呢。”
她笑意盈盈的,瞧着就讨喜的很。
太后果然被哄得大笑,吩咐人在自己库房里挑东西送到秀德宫,又问了她的身孕,给了不少补品。
说到身孕,刘贵人也因此得了不少补品。
吩咐过后,太后又正襟危坐,正经道:“后宫争宠也就罢了,且看你们各人的本事,只是在宫里肆意妄为,残害皇嗣的,若是叫哀家知道了,绝不会轻饶,真有这么做的,哀家绝不会让你们好过,你们行事也多想想家里人罢。”
后宫争宠是最常见的,害人构陷也不少见,可残害皇嗣却是她最容不得的,以前皇后还在,她不好插手管理后宫,免得落了皇后的面子,可如今皇后逝世,她既然接了这个担子,必不会叫人误了皇上的血脉。
“张氏有孕,姑且先放她一段时间,待她生产之后,也不必坐什么月子了,直接挪到冷宫里自生自灭。”
众人恭敬称是。
可心里怎么想的却都不一样。
太后是从上一届宫斗中过来的,如何不知道她们的心思?
只怕是这单纯的言语威慑根本不管用。
不过好歹能让她们安分一段时间也就是了。
散了请安后,路贵人赶上来道:“昨日幸得娘娘机敏聪慧,否则臣妾真要说不清了,在此谢过娘娘。”
她深深福了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