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公主,该登基了 > 第141章 第141章

第141章 第14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国和晋国要瓜分楚国的上庸、宛城等地!

    楚国是不愿意答应的,只是兵败如山倒,楚国想要和谈,便只有答应秦国和晋国的条件,否则他们便不答应和谈。

    虽然楚国与秦国、晋国的战争只是耗时两载,时间算不上长,但是这一战中楚国耗费了大量的兵力、财力,为的就是击退两国的联军。

    然而,楚国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还是输了!

    楚国不能再跟秦国和晋国耗下去了,所以和谈成了唯一的办法,而且和谈必须要成功。

    是以,即便秦国晋国要上庸和宛城等地,就算是把楚国的北境割开了一条口子,楚国也不得不做出退让。

    然而,事实上,若非巴国的异动,扭转了战局,秦国和晋国也快熬不下去了。

    秦国虽然离楚国比晋国更近些,但是秦国先与楚国开战,便等于先吸引了楚国全部的火力,而且还不是一时半会,而是整整半年。

    至于晋国攻打郑国在先,远途再攻打楚国,所耗费的兵力和粮草也是十分巨大的。再加上后来公孙述拼力抵抗,也叫晋国损耗不少。

    所以,这仗看似只打了短短两年,但对于秦国和晋国来说,已经够了。

    楚王虽然也知秦国和晋国的疲态,但是两国咬死了不松口,楚王也不敢赌了,索性心一横便答应了。

    毕竟,那两处地方早已是在秦晋两国的兵力覆盖之下,就算是楚王不答应,除非派兵夺回来,不然多半也不会再是楚国的土地了。

    至此,以楚国割上庸、宛城等地给秦国和晋国,完成了三国和谈,秦、晋、楚三国之战就此告终。

    晋国遵守在战前与秦国的约定,楚国割让的城池,晋国只取了与原先郑国的土地所接壤的宛城那一小块。剩下的上庸包括其附属的大片土地,尽数归秦国所有。

    这一点,让秦王十分的满意,秦国与晋国的联盟看上去也更加的坚固可靠了!

    然而,看似在这场战斗中秦国才是最大的赢家,但实际上算上之前打下的郑国,晋国所占有的土地并不比秦国少。而与先期牵制并吸引楚国全部火力的秦国相比,晋国对上的也不过是一个郑国罢了。

    晋国才是这两场战争的最终赢家!

    这一年,列国的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便是晋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灭了郑国,向列国宣告了晋国的实力,震慑列国。

    其次,便是秦国和晋国联手,拿下了先前一直号称列国最强的楚国的北境,两国瓜分楚国北境。至此,楚国的威信算是一落千丈,再不复之前令一众小国闻之便胆战心惊的样子了。

    楚国实力被削弱之后,列国之中实力最强的也就是秦国、晋国,接着便是齐国、燕国以及楚国。毕竟,楚国曾经实力强悍,疆域广阔,所以即便是丢了北境上庸、宛城的几座城池,也依旧是列国之中的强国。

    吴国和越国的战争如今持续了两年,即将是第三年了。吴越两国且战且停,且停且战,断断续续,不仅没有结束,还仍在继续。

    这便是当今天下的局面,而这其中早就没有了天子的踪迹。

    “夫君,此事全靠你妙计助我,才有今日的胜利。”

    夫妻俩私下说话时,姬念是毫不吝惜自己的夸赞之情,说实话,公子慕当真是她最得力的帮手。

    不过,公子慕也不全都将功劳据为己有,他是出了一些主意,但更多的策划安排都是姬念主持的,为了晋国征战的胥婴等一众将领也是劳苦功高的,且还有其他人亦是付出不少。

    只是,这些点不需他们二人明说,姬念心中亦是有数的。

    “大争之世,这才刚刚开始。夫人,以为接下来晋国该做些什么?”公子慕看着姬念,反问道。

    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扩张的脚步,不可能停下的,晋国的版图也绝不会永远只是今日这般大小。

    但是,在下一步开始之前,还是要扫除一些隐患才是。

    “我让胥峥在新陈郡练的骑兵据说也很有成效了,也是时候拉出来试试看了。北方草原,一直都是晋国的心腹大患。之前,我们没有余力去与之抗衡,通商互市虽然对晋国也有益,但却不能一劳永逸。只有将那里,便成晋国的领土,让草原各部变成晋国的子民才能让我安心。”姬念不知从何时开始对公子慕再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之间一直都是有什么说什么的。

    公子慕亦便是赞同,“夫人言之有理,总不能千日防贼,北方草原各部若不能攻之。来日,若是晋国朝别处扩张,岂能再分出心力来防御自己的后背?未雨绸缪,这是必须的。”

    说起来,这也是夫妻二人最为相似的一点,不论什么危险都一定要扼杀在萌芽里。

    “虽有咱们的骑兵,但是若是对上草原各部,兵力总还是不足的。草原各国以林胡和义渠为尊,这两者实力最为强悍,拿下他们,草原便算是定下了,剩下的小部落不值一提。只是,若要同时拿下林胡和义渠,仅凭晋国还是不行,还需找一个合作的。”公子慕分析了眼下的形势,提出建议道。

    姬念心念一动,“那不如继续寻秦国合作了!”

    虽然公子慕的原意就是这个,只是他没有明说,但是姬念也不会怀疑他的用心。论起亲疏,论起远近,论起实力等等,秦国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晋国最好的合作对象。总不能因为要避嫌或者其他的,而舍近求远,这样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义渠之于秦国,便如林胡之于晋国,想来秦王也是头疼久矣。若是我晋国愿意给秦国分忧,大家彼此合作,互相铲除隐患。到时候北方草原的好处,两国平分就是了。”姬念心中立时盘算起来,这般一想着实不错。

    瞧着姬念脸上志在必得的笑意,公子慕似是想到了什么也很是无奈,忽然又咳嗽了起来,好半天才止住。等他好不容易缓口气的时候,便看见姬念一双眼正担忧的看着他。

    “夫人莫要担心,我无碍的。之前便是让郗安去的,这一次还是叫他去吧,左右他已经与公父打过一次交道了。”公子慕拍了拍姬念的手,轻声道。

    对此,姬念也很是赞同,就目前她晋国的能人里头,也只郗安口舌如剑,能说会道。是以,每每有什么需要交涉或者与他国邦交盟好的事,姬念的第一反应也都是交给郗安来做。

    好在,这么多次了,郗安也确实没有叫她失望过。

    于是乎,上一次才靠唇枪舌剑从楚王手中为晋国夺得了宛城之地的郗安也没有在曲沃休息多久,就再度被姬念派去了秦国。

    秦国咸阳。

    秦王看到郗安的到来,心中不知是喜还是忧,又或者是喜忧参半。

    “说罢,郗相你这次来又是为的什么事?”秦王似是无奈开口,却不免有些兴奋,因为上一次秦国得到的好处确实不少。

    虽然秦王不见得看不出来姬念的谋算,但是对于他来说,上庸以及周边的城池对秦国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宛城则可有可无。只要对他有利,那便够了,不必计较太多。

    “王上,咱们也就直说了。这一次,我是为了秦国而来,义渠乃是秦国北患,难道王上不想永除后患?”郗安向来知道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一针见血道。

    义渠,还确实就是秦国的心腹大患。

    人都说秦人剽悍,有虎狼之师的称呼,可是即便是这样的秦人对于时不时来犯的义渠也没有一击必杀的能力。

    义渠是北方草原部落,亦算是一小国,但是其战力远比一小国要强得多,骑兵便是其优势之一。所以,只要不能彻底铲除义渠,义渠对秦国的威胁就一直都在。

    郗安的话说到了秦王的心坎上,但是越是直白就越是有代价,可没有什么白来的好处。

    “晋国要帮秦国灭了义渠?姬念想要什么?”秦王问得很直接。

    “长公主不求秦国别的,只希望王上知道,秦晋之好是佳话,自然是不会变的。晋国有心帮助秦国去除义渠之患,只想秦国也帮着晋国免去林胡之忧。这样一来,北方草原便可平定,到时候两国去了北患,平分好处,岂不快哉?”

    原来是因为林胡,这样一说,秦王倒没有什么怀疑和戒备了,毕竟林胡和义渠一样都是让人头疼的存在。

    双方合作,各有好处,而且上次双方一次对付楚国,合作的倒是不错,这再来一次,也都应当可以的。

    这一次,秦王倒是没有再让郗安等上许久,他当即就答应了。

    谁也不知道秦王等着灭义渠这一天等了多久了,现在晋国自己送上门来合作,秦王没道理不同意的。

    于是,在秦国和晋国合作了一次之后,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次合作。然而,让列国震惊的是,这一次倒霉的不是楚国了,而是占据北方草原的义渠和林胡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