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公主,该登基了 > 第52章 第52章

第52章 第5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处理完韩氏和荀氏,这一次的事却还没有结束,因为这一次其中涉及的官员也不在少数。虽说都是些小官,可有可无的,但是偏偏只有他们才能准确的了解到每一道命令在乡野间的实施。

    是以,对于这些地方小官的彻查也是势在必行的事。然而,如果彻查的话,接下来就会又有一批小官被查办,但是那些空缺的位置也还需要有合适的人填补。

    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此同时招纳贤才,在这一批人被查办的时候,就有新的人手可以替补上,这样才不会耽误事。

    查办地方官的事,姬念还没有让人着手去办,实在是她现在并没有合适的人选可用。

    回宫之后,公子慕便将自己早先写好的纳贤令细则递给了姬念看。

    其实,说是纳贤令,倒不如说是将那些个招纳贤才的方法一一列举出来,寻些个能用的罢了。

    很多时候,虽说公子慕自己就能将事情解决好,但他还是会把选择和决定的权力交到姬念的手里。

    “晋国的隐患与列国相似,所谓贤才皆是来自世族手中。可以说国君有多少合适的人才可用,能用的是贤才还是蠢材,也全看世族了。”

    公子慕说的清楚明白,一针见血,姬念亦是做如此想。

    列国的世族哪个不是养了一大批的门客,这其中可用的人可多了去,但是真正会被举荐给国君的人又有多少,这还不是看世族的心意行事?

    任人唯贤,这话也只是说的好听,可实际上不过是任人唯亲罢了。就像是这一次处置了荀氏和韩氏一样,也致使朝中一大批的官员被贬,原因就是他们来自于荀氏和韩氏。

    其实,不能说他们有错,留下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他们也没有功劳。姬念如今志在振兴晋国,希望自己手下的是一批有能力能做事的人,而是天天跟着混日子的,所以她才会狠心一次撤了这么多人。

    “等着世族手里放人,怕是不容易,且不管他们。

    用人在德、在才,可以下令让他们自乡间一层层推举人才上来,也是往昔便有的一种方法,只是举荐上来的还是需要咱们当面见过,方知是否得用。

    招纳晋国本地人才的这个法子也不错,同样只要这命令下达,使晋国上下皆知,那有志之士一心报国的亦可直接入宫面见。”

    对于人才,列国的人才只要能为她所用,到底人是不是晋国的,姬念其实并不在意。但是,论起对晋国国情的了解,还是晋国的人才更能容易上手些,所以姬念先看的还是如何招募本国人才的法子。

    “夫人所言不错,这样一来,这些人若是可用,便可以直接填补这一次的空缺了。”

    公子慕早先便是这般打算,为的是节省一些时间,不会耽误上下的运行,当然了这只是暂时的办法。若是后面招募到更合适的人才,自是也要委以重任的。

    他话锋一转,“这些官吏日后同样需要考核,只是官吏的任免考核原都是正卿大人的职责所在……”

    公子慕的话不用说完,姬念对他的意思很是清楚。

    她外祖那个人空有野心,一心捏着那权力不放手。他人也上了年纪,思想还是一贯的老世族的想法,任人用人皆是世族所出,恨不得晋国的朝堂上都是胥氏的才好。

    在观念上,姬念与胥臣的思想一直就是相对的,只是未曾放在明面上罢了。

    可如今,她要颁布纳贤令,当面授官,这便是对胥臣手中的官吏任免权的一次挑衅。只怕,他们在朝堂上也难以维持眼下的平和了。

    “现在想这些也是头疼,罢了,便等着他出招吧。”姬念扶额,其实她是不大想跟胥臣对上的,但是情势所迫,不得不如此了。

    公子慕用调侃的语气劝慰道:“夫人也不必头疼,说不得哪一日正卿大人便想通了呢?”

    可两人心里清楚,胥臣若是真的能想通,此刻便该急流勇退了,而不是现在这般。

    “夫人昔日向往齐国的稷下学宫,见一见百家争鸣的情形,想着若是在晋国也立一个该多好。只是,眼下晋国的形势,要想强国,百家争鸣却不合适,只择其中一二思想为己所用便够了。”

    齐国的稷下学宫其实已经不如当年了,原因就是齐君并不再看重了。

    百家争鸣,好也好,可惜思想太多,谁也不服谁,齐君明摆着谁也不想用,不过是放着好看罢了,早已失去了当初建立稷下学宫的初心。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只择其中一二便够了,这样也有利于晋国的稳定。

    “夫君所言极是,齐君空有一座稷下学宫,人才济济,却不知任用,确实是浪费。我也是时候面向列国发布纳贤令了,许以高官厚禄,招纳贤才,振兴晋国。”

    姬念语气惋惜,心中未免暗自庆幸,只觉得这或许是自己是晋国的机会,齐国浪费了这般多的人才,晋国不去捡个漏倒是可惜了。

    说起人才来,姬念想起来之前坝丘之战时曾帮助公子慕的郗安来了,便问道:“夫君以为眼下是否可以让郗安来晋国了?”

    “夫人所想,便是我心中所想。我昨日已经让人去信燕国了。想来过一阵子,他收到信件便该动身了。”公子慕微笑颔首,对于郗安,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姬念亦是一笑,她倒是很期待见一见这个郗安呢。不过能让公子慕认可的人,定然也不会差的,这点自信她还是有的。

    次日,姬念当朝颁布了两条君令,第一条便是彻查所有的地方官吏,有罪的一律严惩。第二条则是纳贤令。

    明眼人谁都知道姬念是要动真格的了,瞧着最开始的赵氏,再看看才被收拾的荀氏和韩氏,六卿世族也就剩下胥氏、先氏和魏氏了。

    姬念的命令很显然是对晋国有利的,虽说触动了世族的利益,但是姬念手握兵权军权,六卿都被她收拾了三个了,他们这些人哪里比得过六卿呢?

    是以,只要胥臣、先都、魏首三个人不开口,他们也只有听之任之的份。

    当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他们三人身上的时候,先都老神在在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魏首是生怕姬念再盯上他,那是连声附和,唯有胥臣的脸色十分不佳。

    就如姬念所想的那样,她今天颁布的这两条命令,分明就是在捅胥臣的肺管子。

    动了他的权,事先也不曾与他说一声,他们名义上是亲人,现如今瞅着连外人都不如了,这让胥臣怎么能不生气?

    虽说即便姬念与他商议了,胥臣也不会答应,但是她半点风声都不露,这就更让他生气了。

    胥臣倒是想当场给姬念一点脸色看呢,可惜他思来想去,即便沉着脸也不曾说什么。毕竟他心里清楚姬念这个人极有主见,而且轻易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不是个好被人拿捏的。

    而且,他们的关系,若是当朝撕破脸,只怕会叫旁人看了笑话去。

    这一次的朝会,看上去是风平浪静,但在某些人看来,那是又一次的不欢而散。

    由于姬念又一次在试探他的底线,胥臣也终于按捺不住了。

    当晚,他便趁着天黑出了府,而与他见面的正是魏首。

    “正卿大人可是稀客啊!怎么今日有空来我这里?快快请坐。”

    魏首连忙起身上前迎接胥臣,但他眼里的笑意是掩盖不住的,明摆着是因为胥臣今日在朝上吃了姬念的亏,他在这幸灾乐祸呢。

    胥臣也不推辞,随即坐下。

    他是瞧不惯他这墙头草的模样,但是因为还用得着他,不得不与他虚以委蛇,却还是忍不住讥讽道:“上军佐倒是有闲情逸致,这时候了还能有心情一赏歌舞?”

    胥臣来时,天已经黑了。而魏首却正在家中办酒宴,除了有歌舞之外,还有几个姬妾在一旁伺候,瞧着有些过分逍遥了。

    魏首一愣,他赏歌舞怎么了,用得着如此么?谁不知道他素日就是这么个爱享乐的人?

    “正卿大人,来此所谓何事,还请直言。”

    胥臣扫了一眼四周,魏首也不傻,只能讪讪的让随侍的人都退下了,只留他们两人在场。

    “赵荀韩三家的下场,你也都看见了,莫不是还以为你做个墙头草,姬念就能放过你了?”胥臣冷笑一声,压低声音道。

    胥臣的话说得直白,魏首也跟着冷了脸,他又不傻,心中能当真没有半分思量。只是,姬念夺了兵权,六卿被她办了仨,他一个人是能做点什么,难不成逼宫啊!

    “你这话说得好笑,咱们六卿你看她能放过谁?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还在这吓唬我不成?今日你那好外孙女动的可是你的权!”

    谁道魏首只会说些奉承话的,你看看他这话只差没把胥臣刺激得个火冒三丈。

    “我也实话跟你说了,咱们六卿已经去了一半了,剩下的单凭哪一个都拿捏不住她。除非咱们联合起来,但是你看先都那个老匹夫,他能与你站在一边?可别做梦了。你今日来,若是只为了说这些无用的,便请回吧!”

    魏首是墙头草不错,他看得明白着呢,没有十足把握和好处的事,他是不会出手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