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河伯娶亲(一)
冷雪和孟瑜跟随卷发妇人来到一处筒子楼面前。
筒子楼是非常老式的建筑了,楼梯连扶手都没有,四处可见晾衣服的竹竿和秋天却还穿着人字拖配长袖,时不时因为街坊邻居路过碰倒自己家门口的东西而争吵几句的老太太和老大爷。
铁锅炒菜的声音还有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以及时不时传来的叫喊声都让这里格外让人觉得亲切。
看起来并不像是有厉鬼的模样。
烟火气息十足。
“孟瑜,怎么啦?”冷雪望着突然停下脚步的少年不解的问了问。
“你看。”少年弯下腰,用手指捻起楼梯间的烟灰。
“不是很正常吗,住户们抽烟留下来的烟灰啊?”
“不是。”孟瑜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这烟味有点古怪,先去看看再说。”
“哎呀,后生仔呐,这烟灰啊,每天住在这的人杂七杂八的多了去,到处都有的啊,快跟上……”那卷发妇人看了一眼,十分不耐烦的催促道。
一行人接着上楼。
卷发妇人的家在筒子楼顶楼,这里没有楼层高,夏天炎热,冬天寒冷,一般是筒子楼中最便宜的地段,也难怪这妇人急急忙忙去店里闹事了。
毕竟几千块钱对这样的家庭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
冷雪和孟瑜对视一眼。
回去就让白良梓退钱,也不知道他追回刘云了没,现在两人关店出来了临走前通知白良梓赶紧回去,不然估计损失不小。
泛着锈迹和涂鸦的绿皮铁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股潮湿腐朽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心生不安。
一进门就看见一位瘦弱的小女孩,大概八九岁左右。
掀开了半截被子,一脸疲惫,脸上有些不符合年纪的沧桑和憔悴,她穿着一件大人的白色的棉质衬衣,外罩着一件黑色的针织毛衫,头发随意披在脑后,床上还有一些被褥和衣服散落在地板上。
见到来人,女孩眼里有了一丝光亮。
“阿嬷……咳咳咳……咳咳……”
女孩挣扎着想起身,却被卷发妇人一把摁了回去道:“哎呀,囡儿,你别动,躺着好好休息,等下一动身上又该流水了……”
“阿姨,把情况和我们说说吧。”冷雪见状一起上去替小女孩掖好被角,小女孩虽然神色不佳,但是还是苍白着嘴唇,小声和冷雪道了句谢谢。
卷发妇人将他们带到屋外,叹了口气,哆哆嗦嗦点起来一根劣质香烟,深吸了一口,吐出来之后,这才看着两人说:“我知道你们城里人都看不起我们这种没文化的人,我也没有钱去送娃儿到大医院去看连娃儿读书的钱也都凑不齐……可能你们都觉得我不是个好母亲。但”
“但是我也没办法啊,那个死鬼早就因为工地意外死亡了连赔偿金都一直没发下来……我和这个娃儿我们两个人这些年吃穿……都得用钱啊……”
“那一千块钱,是我讨价还价了好久,那个小哥八百块买给我的,是我身上所有的钱了……这点钱连去大医院给娃做个全身检查的钱都不够……我也是没有办法……听说你们那的符灵……我想着……兴许能治好娃儿的病哩……”
“自从上个星期,娃儿不知道跑去哪里玩了,捡回来一个金戒指带在手上,还拿了些金项链回来,当天晚上就开始出现怪事了,先是娃儿发热,然后就是做梦,最后身上就渗出一滩滩水来……起初我以为是出汗……可是娃儿的身上一摸又冰凉,躺着躺着,整床被子都湿透了往下面滴水,像是泼了几大桶水上去一样,地板上流的到处都是水……”
远处传来一股子唢呐的声音。
冷雪和孟瑜同时扭了扭头四处张望开来。
“你们也听到了吧……就是楼下不远处,也不知道咋回事,老是传来吹唢呐的声音,还一次比一次声音大……每次探出头去一看,却又没有人哩……”卷发妇人一股地道的西北方言夹杂着普通话,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听起来像是娶亲的唢呐,附近有人,但是据我所知,现在很少有人举办中式婚礼了。”孟瑜沉声分析道,“这样吧,您能让我给她把个脉吗?”
“阔以啊,那进去哩。”
一行人进了屋内。
孟瑜把脉时突然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冷雪,脸色微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白净的手帕来放到小女孩的手腕上,这才开始诊脉。
冷雪看得忍不住调侃道:“没必要,孟瑜……你这……”
孟瑜不好意思地眨了眨眼,垂下眸子,脸红到脖子根,结结巴巴道:“不……不行的……我……我……”
“好了别说了,你好好诊脉。”冷雪看了眼一脸充满希翼的妇人。
偷偷拿出手机来给白良梓发短信。
低头时却发现菜板下面一片阴干的痕迹,好像之前是湿漉漉的。
那妇人提到的情况确实奇特 就算是医学病症也没听见能人体出这么多人的。
正常人体内的水分是有限的,尤其是这么个小孩,身上渗出那么多水,肯定是有什么东西在。
可是自己连一丝阴气都没察觉到,反而感觉这地方莫名其妙有一丝亲切感。
“阿姨,能把他捡回来的金戒指和项链给我看看吗?”
“那个啊?那个卖掉了哩……”卷发妇人局促的拍了拍身上,“要不然我带你们去王麻子那边看看……不晓得他卖出去了没哩……”
“不用了,您是什么时候卖掉的?”孟瑜回过神了,若有所思道,“就昨天下午……卖掉了我才去你们店买的符哩……不然我哪有那么多钱呀……”
“没关系,如果我猜的不错,它会自己回来的。”孟瑜神色凝重。
“这怎么可能自己回来哩……这金戒指和项链又没自己长腿哩……”
“孟瑜,有结论了?”冷雪歪着头好奇问道。
孟瑜深吸了一口气,吐出一句话来。
“河伯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