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安城之夺伏兵起,东黎雄师霸江都
梦潇潇走到了帝辛的身旁,帝辛见她凑近,心下暗喜,“潇潇,这青天白日的孤……也好,我正想要你呢……”
帝辛说着正要扑向梦潇潇,梦潇潇一掌抵住他的身躯,“国主,我有重要的话与你讲,事关东黎的生死,你不可儿戏!”
帝辛见梦潇潇认真起来,不由收起淫念,“那好,你说便是了,我听着。”
梦潇潇道:“此人与北境是否有深仇大恨我不可确定,但此人的真正目的决然不是北境,而是中元。”
帝辛道:“中元?那他与孤的目的倒是不谋而合!”
梦潇潇道:“国主先不要下结论,先听我说,此人让你攻袭中元正是为了让宇文太极首尾无法兼顾,挫败宇文太极。此间安城叛乱,此事与我等攻袭邺城几乎发生在同时,这里头可有蹊跷,若安城的叛乱也是来自此人的指使……”
帝辛道:“那他还是一心对付中元,与孤同仇敌忾啊。”
梦潇潇道:“恐怕只是眼下。此人能够驱使南楚姬若芙,又能左右东黎,虽说我不确定他与北境是否有所关联,但看他操东黎南楚二国于股掌之间,此人之志必然非同小可。中元这块肥肉显然还不是他的最终目的。”
帝辛道:“那他还要什么?难道是整个天下!”
梦潇潇道:“然也,这正是我担心的。”
帝辛道:“不可能,就凭他一人,他非国主,又无军力,何以能够……”
梦潇潇道:“但他能够蛊惑人心!”
帝辛被一语惊醒,“不会的……孤……我……”
梦潇潇道:“而且我斗胆直言,帮助国主的人,便是凡凡!”
帝辛一愣,“你怎会知道?”
梦潇潇道:“实不相瞒,此前斩飞与寒月二位护法早已留意到凡凡此人。他们暗中查访,得知北境之前与狼族一战,正是有凡凡幕后黑手在操纵。狼族与北境一战因他设计陷害北境,北境才一日间失了北王城!”
帝辛道:“二位护法……但他的确诚心助力于我。”
梦潇潇道:“国主难道还不明白吗,凡凡既然野心称霸天下,有一天他定然会是东黎的敌人,到那时,东黎,北境,南楚又将卷入新的纷争。”
帝辛道:“你说得有理,可眼下……”
梦潇潇道:“事已至此,无法追悔。好在如今他一心想要对付的是中元,东黎暂且言听计从也无不可。但今后国主可要慎重,凡事多留心眼,遇事多思虑几分。东黎眼下唯有自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帝辛道:“我明白了,你是要我防着他。”
梦潇潇点头,“如今东黎转攻江都,江都乃是中元重地,朱雀镇守邺城,无法分军。眼下中元自顾不暇,朱雀左右为难,趁此机会,东黎正好扫掠江都之地,大肆搜掠,一来壮大我东黎,二来也为明日割据一方,积蓄国力。”
帝辛道:“潇潇你说得极是,不愧为我的好潇潇。”
梦潇潇退后一步道:“国主,明日出兵江都,属下还有诸多巨细需要安排,我先去了。”
帝辛急道:“可我……”
梦潇潇拱手道:“国主,国事为重!”
帝辛无奈,“好,你去吧。”
梦潇潇说着转身离开了大帐。
……
邺城,朱雀大将军站立城楼,身后一个女将通报:“报大将军,东黎之军突然拔营!”
阮瑶自言自语,“拔营?”
女将道:“是,看他们行色匆匆,莫不是因为屡次攻城不成,灰溜溜地撤了!”
阮瑶脸上毫无喜色,她眉头紧锁,心知不好。
阮瑶吩咐道:“传令下去:命全军加强戒备,后军即刻整理辎重,做好随时开拔的准备!”
女将道:“大将军,开拔?我们要去哪里?”
阮瑶道:“帝辛图谋邺城不果,哪会那么轻易罢兵,如若我没猜错,他们定然是去往江都了!”
女将大慌,“什么?这可得了,如今白虎大军仍在北境,江都守军疲弱定然不是东黎的对手。这……这……”
阮瑶双目一闭,“我担心的,终于还是来了。帝辛正是料定我分身乏术才出此诡计,我军若追,平原两军对垒,东黎军力占得优势,大可以逸待劳,我军概无胜算。我若死守邺城,东黎便打破江都,则江都尽毁!”
女将听到此处,只觉一阵绝望,“若有白虎军在,两军大可掣肘,剿灭东黎也不在话下。”
阮瑶叹声道:“说这些又有何用呢。打从国主北伐的那一日,中元便已经中计了。”
女将诧异道:“中计?”
阮瑶回身道:“你去吧,将我的指令传达。切记,要安抚军士,不可伤了士气。”
女将躬身作揖,“是!我等誓与东黎拼死到底!”
阮瑶目送她离去,她又转身看向远处,陷入茫然的思绪之中。
阮瑶此刻的内心乃是愁绪不断,东黎攻袭江都之事无疑给阮瑶平添了更多困扰。眼下东黎直取江都,江都一隅乃是朝不保夕,朱雀大军就算全力追击,势必正中下怀,朱雀大军若是有失,不但保不住江都,就连邺城也将落入东黎之手。邺城虽是边境小城,但邺城却是直通中元安城的必经之路。朱雀死守此地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江都虽然富饶,可眼下已经无力挽回了。
但与此同时,安城兵变,眼下安城陷入危难之中,如若朱雀大军放弃邺城撤军前往解救安城,那么东黎必尾随而来,如此一来,不单是安城,中元腹地将全然暴露在东黎大军的铁蹄之下。
此等情形下,中元国主势必火速驰援安城,以国主所剩的军力,攻下安城概不会有误。自己若是贸然前去会合只是多余,何况赶回安城也需数日,那时东黎必然攻下邺城,而中元又将陷入国破之命运。
阮瑶思虑了一阵,环顾中元各城,最后她的思虑又回到了江都。
阮瑶做了最后的决定,江都重地虽然富硕,可江都独树一帜,东黎即便拿下江都,要进中元腹地也势必过邺城这关。就算失去江都中元国力虽有所减弱,但国之根本尚在,朱雀大军只能严守邺城。
可方才阮瑶做了准备开拔的指令,她是留了后手。阮瑶带兵多年,对所有情况都会做最坏的打算。万一宇文太极集合优势军力没能拿下安城,或是南楚公然调兵进入中元,亦或是北境大举入侵,那么朱雀大军只能放弃邺城救驾为先。
阮瑶考虑得当,看着远处的晚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愿天不灭我中元,凡凡,你的野心定然不能得逞!”
一夜无话。
来日的清晨,安城之外,浩浩荡荡的大军带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款款而来。前军为青龙大将军严龙的先头部队,后方乃是玄武大军的方阵,中元大军以气吞山河的气势向着安城抵近。
近十五万的大军,整齐的步伐,将方圆几里地震得地动山摇,一时间整个天地为之暗淡,江河为之凝滞。
宇文太极一脸的飒气坐镇中军,姬若芙与千里冰站于南城门城楼之上,城楼下,青,白二色相间,方圆几里地被铺盖。城楼上南楚的九千将士也齐齐罗列。虽然南楚将士人数处于劣势,可他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猛将,眼看城下中元大军咄咄逼人的气势,他们也毫不畏惧。
大战一触即发,宇文太极缓缓举起一臂,只听中元大军后军军鼓雷动,前军青龙大军立刻分成多个纵队,只等宇文太极发号施令,这些纵队将冲向城墙。中元大军占尽人数的优势,这第一波攻城的人马就将近三万余人,光是这一波,南楚守军也难以抵挡。
可姬若芙依然镇定如斯,她转头看向千里冰,千里冰会意转身而去。没过多久,千里冰扣押着宇文完泰走上城楼。
宇文太极方一看见宇文完泰,心下一沉,他一挥手,后军的战鼓瞬间停了下来。
姬若芙运起内力,传音道:“宇文太极!想不到你也有今日!”
宇文太极听得仔细,狠狠地道:“姬若芙,二十年了,你没有一天不想着报仇,怪我疏忽,养虎为患!”
姬若芙颇有得色,“南楚人失去的,今日便让你偿还!”
宇文太极一笑,“你以为挟持了完泰我便束手待毙了么?你敢动完泰分毫,孤定将尔等杀个片甲不留。不光如此,整个南楚也难幸免,以中元大军之威必荡平南楚之境,不留一个活口,以慰我失子之痛,孤谅你也不敢造次!”
原来宇文太极乃是有备而来,他行军途中已然料到南楚之计,他将计就计,以南楚全境百姓之命要挟姬若芙。
此话一出,激起姬若芙满心仇恨,“宇文屠夫,你杀我南楚人还少么!南楚虽小,但也不惧你区区十多万军,大不了鱼死网破,你也休想全身而退!今日你若敢攻城,大不了我一死而已,而你之子将受凌迟之极刑,你尽管攻城,我要让你看着他备受折磨,直至咽气那一刻!”
虎毒也不食子,宇文太极被姬若芙的残忍所震慑,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他知道姬若芙说得出做得到,若是对完泰处以极刑,他又于心何忍。
宇文太极愤然道:“姬若芙,我中元大军在此,你今日插翅也难飞!完泰在你手中,你我姑且划下道吧!你与千里冰刚刚重聚也不想今日便成为生死鸳鸯,只要你能够放过完泰,归还我安城,一切大可商量!”
姬若芙冷笑道:“宇文太极,你还是怕了么!血浓于水,你怎忍心看着你儿子被处以极刑!南楚虽弱,可眼下也不惧你中元,就算你大军来犯,南楚军民数万众焉能坐以待毙!我姬若芙与千里冰死不足惜,但中元也将付之一炬!”
宇文太极恨得牙痒,只是眼下完泰被劫持,他无论如何也不能亲手置完泰于死地,如今只能采取缓兵之计,看看姬若芙有何条件,这仇只能等日后再与她慢慢清算。
想到此,宇文太极道:“你我在此僵持也是无益,大不了今日之事我不做追究,保你和千里冰性命,我有生之年也不再征伐南楚,如何?”
姬若芙道:“这是休战盟约么?当今之世,盟约还有何用?此番北伐中元损兵折将,就算你举兵来犯,我南楚也毫无畏惧!我姬若芙头可断血可流,但只要尚有一口气在,大仇不能不报!我与你之深仇大恨又何必牵累他人——宇文太极,我要的再简单不过,无需中元城池,更无须你假惺惺的盟约,我只要你自废手脚,从此变为废人,我便立刻归还安城!”
宇文太极闻言大惊,“什么!你是要我的命!”诚然他没想到姬若芙的要求居然是要自己的命,他心里盘算的都是割城划地之类的条件,却没想姬若芙恨己入骨,居然到了这个地步。
姬若芙道:“你我之事何必牵动其他人,我也无须你自裁以谢天下,只要你废去这一身功力,算是给你保全了性命。”
完泰听闻,心下骇然,姬若芙让父王自废甚至比要了父王的命还要过分,父王岂能就范。
宇文太极克制着内心的火苗,心下思虑着。
姬若芙道:“宇文太极,你可要想清楚,一边是你亲儿子的命,一边则是你数十年的修为。但我也未逼你走上绝境,失去修为可国尚在,你自己选吧。”
宇文太极冷然道:“姬若芙,你好狠,难道你我这二十年,你毫不顾忌些许情分……”
姬若芙打断他道:“住口,我与你这狗贼有何情分,这二十年来我没有一日不是煎熬,狗贼,你若再提这茬,今日我便要你狗命!”
宇文太极大怒,可他毕竟还是压住了狂怒的气焰。
二人正僵持不下,忽然中元大军的后方,尘烟四起……
城楼之上的姬若芙第一个察觉到了远方的异动,她的修为甚高早已察觉到轻微的震动,来者不善,这又是哪里来的不速之客……
眼下中元十五万大军压阵安城,但其身后,又有十多万的大军疾驰而来,他们又是谁?
宇文太极满心的狐疑,放眼天下,如今又哪里来的这股奇军。
姬若芙与宇文太极二人的疑虑很快便有了答案,只见烟尘之中,一支浩浩荡荡的骑兵拔开尘雾,渐渐显露出来,骑兵各个身穿黑甲,战马奔腾发出隆隆的巨响,铁蒺藜有节奏地晃动着,激起一片丧钟般的奏鸣——这正是北境大军,荣骁龙与拓跋所率领的骑兵大军。
先前荣骁龙与拓跋率领骑军与严龙的青龙军一战,此后青龙军大败,荣骁龙与拓跋率领全军突围进入中元腹地。此后这支浩大的骑军便杳无音讯。如今,他们居然鬼使神差般地出现在这里,显然,这一切都是北境精心谋划的。
宇文太极与北境大战刚过,两国损耗颇巨,而北境虽然大胜,可其军力也损伤不小,想不到北境反攻中元来得如此之快,肖尧根本没有给宇文太极喘息的机会,没等他回安城,便大举率军突进,而这支骑兵大军,正是他事先埋下的种子。看来肖尧早已预料到了今日安城的局面,他让荣骁龙突围进入中元腹地,却未占任何中元之城,为的就是今日狙击宇文太极!
肖尧如此策划与姬若芙简直如出一辙,北境此举根本不是为了中元,而是冲着宇文太极来的。
诚然荣骁龙潜入中元,最为有利的当属攻城略地,趁着宇文太极收复安城之际无法援手,北境大可劫掠一番,此乃上策,而肖尧偏偏放着中元城池这些肥肉不取,转攻宇文太极而来,这不是报仇是什么。
宇文太极骤然看到北境大军,心里凉了半截,他看得仔细,后方烟尘之中千军万马火速袭来,带头二人,正是荣骁龙与拓跋。宇文太极哪里敢怠慢,连忙下令,“备战!备战!”
话说这支骑军,这正是肖尧最后的杀手锏。当宇文太极大军北伐之时,以北境全境之军显然无法与宇文太极周旋,危急之中,唯有指望出奇制胜,虽然没有太大的把握,可这是北境得以喘息的唯一机会。这支骑军大部都是狼族的人马,肖尧又将拓跋所部北境骑军与之合兵一处,如此才有了这支规模空前的大军。之前与严龙青龙大军一战,势均力敌,若不是严龙巧施阵法,荣骁龙早已得逞。后又有苗族神坛部落相助,此军挺进中元。如今,在这个节骨眼,此军突然杀到,如同一把利剑直刺中元大军腹背——
中元大军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搞得晕头转向,玄武大军方阵缓缓变动阵型,朱贺骑马大喊着军令,焦急万分。
严龙也不敢怠慢,连忙整顿军中少有的骑军,迅速变换队列,准备迎击北境大军。
中元大军正乱作一团,城楼上的姬若芙惊奇之余,细思着眼下局势。突如其来的北境大军让姬若芙原盘的计划为之大变。北境之军显然是助南楚一臂之力。眼下正是南楚报仇的最佳时机。
姬若芙看向千里冰,镇定道:“看看形势,准备出击!”
千里冰急忙下令:“众将士听令,准备出城应战!”
南楚将士各个应喝,城楼上发出整齐的喊杀声——
这时荣骁龙和拓跋将北境骑军分作两股,分从侧向包抄中元全军,只见两股铁骑组成的洪流,瞬间冲进了中元大军侧翼,中元军被急速的北境大军冲刷得人仰马翻。
论骑战,中元本不如北境骑军擅长,北境之地乃是游牧而居,北境人比中元人更善骑射。
一时间,两军展开了残酷的厮杀。严龙与朱贺分别与荣骁龙以及拓跋战到一处,四个大将两两相搏一时难分高下。
两军展开厮杀,瞬间整个天地都为之暗淡。骑军各个抡圆了弯刀,而步军则挺直了长戈,两军对垒,各有损伤。但步军还是处于弱势,毕竟骑军有着惊人的速度,步军单凭脚力难以为继。
姬若芙眼看两军对垒,心下暗暗做了决定,她看着城楼下整军待发的千里冰,二人目光交汇,姬若芙只一个眼神,千里冰便心领神会。安城的南城门轰然打开。南楚将士喊杀震天,一鼓作气向着宇文太极的后军冲杀了上去。
宇文太极闻听安城传来的喊杀声,心中明了。他也早已猜到南楚会落井下石。宇文太极心下一凉,北境骑军已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如今南楚之兵又杀将上来,前后夹攻,军心不稳,很难扭转战局。
罢了,罢了,宇文太极只感到一阵心灰意冷,眼下安城也是断然夺不下了。他心中懊悔着。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北境人的还击居然来得如此之快,看来肖尧对中元也是恨之入骨,不惜一切代价要将自己置之死地。宇文太极仰望着天,眼看北境骑军大肆砍杀,他竟无路可退。
宇文太极深谋远虑,早已考虑到撤军一途,可北境乃是骑军,如若撤兵,逃是必然逃不过的。又将如何应对追兵,撤军只会让士气丧失殆尽,如此一来,中元大军势必全军覆没。
但不撤又有几成胜算,中元士兵拼死抵抗,与北境骑军战得难解难分,照此下去,两军将各有损伤,而最终鹿死谁手眼下还未有分晓。如今南楚之军又出城应战,后军大乱,如此算来,自己概无成算。
宇文太极焦急如焚,眼下形势,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该何去何从。
正焦虑间,北境骑军阵阵马蹄声越来越近,显然他们又突破了一层方阵,看情形,再有个个把时辰北境之军也许便可杀到宇文太极所在之核心阵营。留给宇文太极的时辰已然不多了。
战场一片狼藉,已有不少人马殒命在场,战马的嘶鸣,士兵的喊杀,刀戈的破裂,整个场面充斥着百态的厮杀,一股股鲜血将整个战场染成红色。后方加入战事的南楚将士个个都是精英好手,他们的战力显然优于中元寻常的士兵,不到一万的人马形成一个环形,他们极尽所能,向着中元军腹地杀将进去,中元后军被这环形的战阵杀的纷乱,一时间,南楚占尽优势,中元军损伤颇巨。
空中两只巨鹤兀自徘徊,灵云和少龙,松山和宇文娇分坐二鹤徘徊在上空之上,看着下方杀声震天的战场,血流成河,整个战场都被鲜血所贯穿,灵云看着,一阵叹息。
宇文娇与松山此时也是触目惊心,这一场大战虽然人数不比中元北伐时中军大战,可北伐中军之战肖尧与宇文太极都是各自用计,两军只是拖住对方。相比今日之战,当时两军都是有序接触,而非一拥而上。而眼下这一场才是最为惨烈的一仗,中元军为了安城再无退路,将士们各个拼力抵抗,而北境军早已燃起复仇的焰火,他们各个杀红了眼,誓要为北王城的亡灵讨回公道。所以两军一开始便是全面接触,战况之惨烈空前绝后。
少龙不忍再看,侧过头去,“我们就看着他们厮杀下去么?”
灵云深吸一口气,“数十万军的对战,你我就算倾尽所能也未能阻挡。而我等出手,更是平添杀戮,这也是两难。”
少龙自知灵云说得在理,咬牙道:“宇文太极!再战下去他便要亡了!”
灵云道:“此人工于心计,本是图谋中原,只是没想如今成了众矢之的。谋人谋事,终究为人所谋,一朝得失累及万众生灵,一败涂地只因一己贪念——他有今日之下场又何尝不是咎由自取。”
灵云看向下方严龙所在之处,“你看,少龙,荣骁龙已然避开伯父转战他去,北境之军只是包围伯父却不施以杀手。”
少龙道:“我已然留意到了,北境之军对伯父似乎多有闪避,而伯父所到之处也少有应战。”
灵云道:“一定是肖尧下令宽待伯父,难能他还记念旧情,连朱贺也是躲避再三,大概是因为擂台相助之故。”
少龙道:“看来肖尧只是要对付宇文太极!”
灵云道:“肖尧此人果然还是情意深重,他能如此,我也感些许欣慰。”
说话间,战场的局势渐渐变得明朗起来,北境的骑军渐渐开始把控战局。中元军被大大地削弱,只因中元腹背受敌,眼下战局对中元乃是大为不利。
宇文太极最后的一丝侥幸也将化为乌有。他看着前方北境骑军渐渐向他逼近,心下暗道: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中元军照此下去不过是垂死挣扎,全军覆没只是时间的问题。
宇文太极内心的失落和绝望难以附加,他举起手中的轩辕剑,缓缓站起来。面向溃不成军的中元将士,他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撤军!”
宇文太极果断地撤军,他知道中元军撤军势必会溃不成军,他明白接下来中元军将疲于奔命而再无翻身的可能,可他只能这么做。只有这样,这支十五万的军队还能侥幸逃脱大部,再拖延下去,结局只有伤亡殆尽。
宇文太极果断下令,他一转车头,向着东方突围而去。
面对宇文太极的突围,北境将士并未过多阻拦,此乃北境早已部署好的,如若中元撤军,先不急于追杀,所谓穷寇莫追。如今这支中元军伤亡大半已然溃不成军,不如放任他们逃去。
宇文太极松了口气,想不到北境之军并没有苦苦相逼,他率领着余部向着东方快速撤军,留下众多伤兵无以为继,只好惨死在北境骑军的铁蹄之下。
一小股中元军摆脱重围,向着东方狼狈而去。荣骁龙与拓跋停下战马,望着中元军,二人相视而笑。他们的身后,为数不多的中元伤兵纷纷被围剿殆尽,整个战场渐渐进入平静,而眼下堆尸如山满目苍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