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部传奇炎黄大传第一部神魔奇剑 > 第11章 五行之间

第11章 五行之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炎黄大传第一部神魔奇剑

    第十一章 五行之间

    看到巫侠相柳举剑之间,就把刑天元神布下的腥风血雨降服了,桃木剑完好无损,相柳也是安然无恙,水神共工便把吊在嗓门子眼上的担心,安安稳稳、稳稳妥妥地放回到心里,又安安稳稳地端坐在人面雪煞背上,泰然自若地看着巫侠相柳是如何处置刑天元神丢下的那些孤魂野鬼。

    这时候,躲在各个山洞巢穴里的男女老少纷纷探头探脑地走了出来,呆立在洞口,向这边张望,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巫侠相柳兴奋地挥舞着双手,大声招呼:“乡亲们,我是相柳,水神共工来看众乡亲来了。这位骑着人面雪煞的猛士就是水神共工。大家可以走过来看看只在传说中听过,从来没有见过神兽人面雪煞。这神兽已经被水神降服,成为水神的坐骑,大家放心出来瞧一瞧啦。”

    呼喊中,几个老者才小心翼翼地走过来。

    相柳亲切地叫道:“叔叔伯伯们,放心过来吧,相柳刚才借水神神威,驱走了腥风血雨,降服了怪力乱神,大家伙们就放宽心出来吧。”

    相柳又吩咐那些相貌丑陋,一副凶神恶煞样子的怪力乱神遮住面目,弓腰曲背地站在两边,迎接老者。

    互相观望着,招呼着。互相鼓励着,推搡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样,小心翼翼地走过来,慢慢地围在水神共工巫侠相柳周围,目光先是透着焦灼疑虑,慢慢变成了希冀和渴望。

    多少天了,他们在腥风血雨中,亲眼目睹了一个一个亲朋好友突然失去头颅,脖腔喷着污血,行尸走肉般得在部落前的旷野上游荡,接着就是直僵僵地倒地不起。没人敢出来收拾,也没人敢祈祷这些无头亡灵。他们看不到那些孤魂野鬼,也看不到是什么样的隐身恶灵在驱使这些孤魂野鬼残害生灵。他们以为就是水神共工的坐骑,人面雪煞在作孽。

    他们齐齐拜倒在水神脚下嗑拜着,祈祷着。

    先是低声抽泣,突然爆发出一片哭天抢地的哭嚎。

    他们哀嚎着,指着人面雪煞,恶狠狠地诅咒这恶兽。

    人面雪煞突然浑身颤栗,目光里流出了疑惑和委屈,低垂着脑袋哀鸣起来。巫侠相柳走了过来,轻轻抚摸着人面雪煞,嘴里念叨着什么。人面雪煞静静地听着,似乎明白了什么,不再嚎叫,不再颤栗,昂起头颅,看着众人。

    巫侠相柳走向祭坛。

    这祭坛已经荒废多年了,在风中摇曳,在旷野摇曳。

    巫侠相柳沉重地登上祭坛,扬起头来,高举双手呼唤众神,为失去生命的亡灵寻找归宿。

    披肩的长发在风中飞扬。

    人们纷纷停止哭嚎,擦掉眼泪,四处寻找柴火,在祭坛前面架起柴堆,把这些亡灵的无头尸体恭恭敬敬地摆放在柴架上,接着齐齐跪倒在地,跟着巫侠相柳的祭辞齐声祭颂:

    “众神之灵,慈悲为怀;

    接纳游魂,安排归位;

    普天之下,众生泣谢;

    人间安宁,不忘献祭;

    跪拜众神,衷心祭祀

    …………”

    烈火熊熊,送走了孤魂野鬼,带来了宁静安乐的生活,带来了不周山部落的平静安详。

    随后,巫侠相柳按照水神共工的设想,组织部落织女缫丝织锦,漂染刺绣。一面用蓝色蓍草花液漂染的织锦,用白色蚕丝刺绣的大旗,刺绣着水神图腾的旗帜在不周山部落与水神共工结盟的大典中崛起,在猎猎风中四处飘扬,席卷着不周山周围的蛮荒和闭塞。

    不周山已经今非昔比。

    日月穿梭,斗转星移。

    光阴似箭,飞速而去。

    自从神农黄帝在柏高峰祭雨成功以来,神州大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轩辕黄帝日理万机中,有时候突然想起不周山的事,就随口问问,大臣们也只能把道听途说的神话传说,又添油加醋一遍又一遍的说了出来。

    轩辕黄帝对这些神叨叨的神话传说似乎并不感兴趣,只是吩咐驻守在西部的白虎将军经常过去看看。

    南边的神农炎帝也是有时候突然心血来潮,与大臣们提起共工和祝融的事来,大臣们依然是照葫芦画瓢地把个神话传说中的共工只身擒拿人面雪煞的事儿,依旧是添枝加叶加工一番。在大臣们的嘴里,共工的坐骑人面雪煞,已经成为不周山雪山山神了。

    神农炎帝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会饶有兴趣地提起先帝创业的事:“你们可能听说过,先帝烛龙的传说了。”炎帝清了清嗓子,嗓门突然提高,声音洪亮地接着说,“先帝烛龙当年也与一头扶桑巨熊搏斗过。听先帝说,先帝头上长的两个角,是被扶桑巨熊咬的疤痕上长出来的。当时,要不是伯父少典氏奋力扒开扶桑巨熊的嘴,先帝的头可能被扶桑巨熊嚼得嘎嘣脆了。”

    炎帝说着说着,被自己的幽默风趣的调侃,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面对几个流浪汉与巨熊搏斗的群雕,附宝在惊讶中,悄声细语地吩咐身边的几个养蚕女手搭罗汉,先轻轻把仍然在巨熊嘴边的头挪开,又轻轻取出勾着巨熊双眼的双手扳开,接着把这人放下了。

    这是一个还没成人的娃娃,头上被巨熊咬的两个小洞还在滴血。附宝心痛地从衣脖子解丝巾,裹在这少年娃的头上。

    众人赶到,立即手忙脚乱地把巨熊绑在扶桑树上,这才一个一个地把这些流浪汉解救下来。

    前面提到被救的少典与附宝成亲,随后就带领着与巨熊搏斗的几个兄弟到肇山到开劈家园,创立新的部落家园的话题。

    那几个兄弟,一个叫风后,此人善于出谋划策,后来成为少典氏身边的谋士,再后来就成为了黄帝部落的大国师。还有四个兄弟由于善于征战沙场,开疆扩土,成为了四位镇守边关的战神,这就是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而那位从熊口里死里逃生的少年娃,在嫂嫂亲手护理下,恢复了健康,头上留的两个巨熊咬的窟窿,却莫名其妙地冒出了两个硬撅撅的角来。说也奇怪,这娃不仅头上长了一对角,秉性也突然和野熊一样,天不怕地不怕,到处惹是生非,没有一天安生的时候,打架斗殴在部落里出了名,不管谁遇到,都会骂一句:“这熊娃,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谁都敢惹。”

    当人看到这熊娃头上一对硬撅撅的角后,都会咋舌说,这娃莫不是龙种,将来定会闯荡江湖,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于是,男娃之间,都叫他总角。

    总角就是有角的男娃之意。

    这个总角就是以后的烛龙。要说烛龙这个名号的来历,后面会有所交代。

    这里先说谋士风后看见这熊娃俩角后,便有些不安地悄悄告诉少典氏:“少典大哥,这娃头顶上长得角确实神似龙角,莫不是龙种?”

    少典氏不由得哈哈大笑不止,说:“风后老弟,你这是胡扯个啥呀?我们是同母所生的亲兄弟,既然他是龙种,我不也是龙种吗?”

    “大王说的即是,都是龙种,不免会出现龙争虎斗的局面。”风后说到这里,不由忧心忡忡,低声说道,“君不见其他山寨由于龙争虎斗,内乱不止,最后落了个山河破碎,分崩离析,大权旁落,江山易手的下场吗?”

    “风后老弟所言极是,也提醒了我。可是兄弟年龄尚小,还不到自创家业的时候,总不能现在就把他逐出家门吧?”

    风后说:“容我直言,现在如果不捶打这小子,任然容忍附宝嫂子娇生惯养,如此下去,必然会酿成大祸,到那时就来不及了。现在不妨让四灵战神带一带,在烽火硝烟中捶打捶打,在血与火的战争中磨炼磨炼,让他知道创业的艰难,到时候就会明白你的用心,也会生出自创家业的念头。如此这般,也会让他有个5独自闯荡江湖的能力。”

    “所言极是,只有这样,这小子才能成人。”

    这时候,对这熊娃就是龙种的说法已经四处传扬,让四位战神管教确实不错。四位战神才不管什么龙种不龙种的,谁英雄谁好汉,战场上见。就是这样的捶打下,竟然也拥有了一身的本事,同时在征战沙场中赢得声誉,身边也有了一帮兄弟。

    一天,在征战中走进一个密林。

    密林深处,难免藏龙卧虎,也暗藏杀机,阴暗之处,蛊虫惑萤四处游荡。

    久久走不出密林,渐渐感到迷了路。四处张望,林深叶密,阴暗幽深,难辨东西不知南北。

    突然一阵阵救命的呼喊声令人警觉。

    顺着声音飞奔过去,隐隐约约只见一条巨蟒缠住了一个人。

    一个健步飞跃过去。

    黑暗中,又看到那巨蟒两眼放着明晃晃,阴森森的两道光柱,阴森恐怖。

    也不多想,手起剑落,那冲他而来的蟒头“砰”的得一声落到地上,众兄弟立即一拥而上,把紧缠在少女身上的巨蟒身体剥落下来。

    这熊娃挥剑斩杀了巨蟒,又把巨蟒身体剁为几段,点燃着举在手中,就像火烛一样。

    这时,被救的蓬头垢面看到火烛,突然咿咿呀呀地叫唤着,雀跃着,围着这熊娃转。

    这熊娃这才火烛的光芒中发现,自己救的是一个和他一般大的女娃。女娃嘴里呜哩哇啦叫唤着他们他们走出密林来到了一个山寨。女娃冲进山寨,一会儿,领出了一群人,这个人脸上画着各种用黑灰和白灰画成各种奇形怪状的图案。围着烛龙,看着烛龙手中举的巨蟒烛,齐声叫唤着:

    “烛龙烛龙,送来神火;

    烛龙女娃,伉俪伉俪;

    烛龙女娃,生儿育女……”

    这时,被救女娃竟然脱掉身上的兽皮围裙,围着烛龙,突然狂烈地手舞足蹈起来。

    烛龙那帮一般大的伙伴们一起起哄着,喊叫着,蜂拥而上,强行脱掉了烛龙身上的兽皮铠甲。

    少年自此后被尊为图腾烛龙,安身立命于这个还是茹毛饮血,以树为家的山寨。于是就有了烛龙率部闯荡深山老林,斩龙秉烛,走出茂密的山林,建立新的部落的传说。

    不久,少女生了一个胖小子,起名烈山氏。

    烈山氏成人再创家业时,到九龙山自立门户。因为当年先帝烛龙斩龙秉烛走出山林,于是乎,火就成了神农部落的精神图腾。而神农炎帝的出生地就在烛龙斩龙的山林,以后理所当然地被人们称为神农架。

    神农炎帝回望父辈和自己走过的路途,其艰难险阻难以描述,对共工和祝融的选择也就听之任之了。

    不过神农炎帝也感到奇怪,听到的都是共工的消息,祝融这臭小子怎么不见了身影?难道从人间消失了?

    在写祝融的经历时,我也感到了一种深深的迷茫,往往写着写着就卡了壳。只能在上古民间传说的古纸堆里翻来翻去,谁也找不到这个时期与祝融行踪有关只言片语。不由心生疑惑,于是便把目光放在了祝融与共工交汇的一些地方。毕竟,这两个人都是从炎黄部落的九龙山出走的,所经路途就是那些地方。于是,背起行装,走向子午岭,走向秦岭,翻过神农架,走向南方的一片天地。

    在这些地方四处打听,还是难以找到有关祝融的传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还是没找到祝融行踪的蛛丝马迹。又从共工竖起水神大旗的时候回溯回来,突然明白了,那时祝融年龄尚小,没有任何名号,也还不是火神,民间当然没有祝融这一时期的神话传说了。

    这时候已是贵为不周山部落水神共工的大臣的相柳根据探马报来的祝融行踪,推演运势时,突然明白了,自己命势并不像以前总以为的,与水神属性一样同属于水,而是如树种一样,只有依附水土,成木林。作为木命,遇到火势时,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水土之下,才能安身立命。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五行之间,总会相遇。人间来往,总有归属。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以木为舟,顺水而行。与火看势,因势利导。不必苛求,方为上策。金克木,木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周而复始,没有长势。所谓常势,重在养兵。所谓大势,贵在坚持。推演之理,贵在演绎啊……”

    相柳立即顿悟。

    我也突然明白了,祝融小小年纪,并没有行成火势,焉有火的属性?又如何以火神名号竖起火神大旗,号召集天下的英豪鬼杰呢?

    这一时期的祝融,不过是无名之辈,当然不会吸引天下侠士前来投靠。只能隐身于山水之间,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势力。由于此事拖累,显然不会独来独往,横行天下了。而没有名号的祝融,一开始所遇到的各种各样人物,不是流浪艺人,就是说唱盲人。还有一些不是在生活中失意的狂人癫汉,就是扛着招魂幡走街串巷的算命摇签之人,甚至还有一些靠坑蒙拐骗的过日子闲汉而已。

    实际上,祝融号称火神召集天下豪杰,还得耐心蛰伏多年形成火的属性再说……

    欲知五行之间发生了什么大事,下一章再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