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蒲松龄其人
“蒲松龄是哪里人?”
看着满脸疑惑的高祁薪,高老爷子问道。
“济南人啊。明崇祯十三年生,卒于康熙五十四年,于故居聊斋倚窗危坐而卒。这……他和老祖宗认识?”
高祁薪满脸疑惑。
高老爷子点点头:
“世人只知《聊斋志异》,却不知蒲松龄留下的还有《聊斋文集》等等作品。而这部作品……几乎可以算是《聊斋》的同本。蒲松龄三入济南府屡试不第,但他受知施闰章,当时施闰章与祖宗高鞠通相交莫逆,虽然他这个学生在祖宗眼里并不起眼,但好歹也算知道有这么个人。而康熙十一年乡试未中后,蒲松龄心中郁结,生了一场病。恰好老祖宗巡游至淄川,得知消息后赶去救治。以太乙大药治好了他的昏聩之症,否则可能历史上就只会多了一个疯子,没有什么《聊斋》了。”
“呃……然后呢?”
“然后?然后他在咱们先祖这得知了太乙诸多大药专职鬼病后,心有好奇,在祖宗巡游淄川的月余时间中担当书童,期间问过祖宗好些病症之事。加上他本就喜欢鬼神之说,虽然读书不行,但写书很有天赋,在祖宗离开淄川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康熙15年送来了这本书。”
“他创作《聊斋》不是在康熙18年么?”
“不错。聊斋之中的《荞中人》、《画皮》等故事在这本书里其实都有过早期的影子。所以我才说,这本书是《聊斋》的原型。而这书虽然写的是神怪志异,但却是以一个有鬼神之能的神医视角进行的游记。当时老祖宗看了虽觉得有趣,可心中也知晓,按照当时那个年代来思量,这书里祖宗的种种之能多为吹捧,未尝其没有以书入仕的思量。所以祖宗只是看了看,付之一笑,最后留着垫了桌角。毕竟这书内容不说,光是名字就太过夸张,高家不问天地问鬼神,只求无愧于心,虚名反倒不在意,也不用沽名钓誉。”
“呃……”
高祁薪脸一苦。
好家伙……这蒲松龄可够倒霉的……
写了本拍马屁的书,结果小心思还被人识破了。
果然……写小说的没出息。(自我调侃,莫要当真)
高老爷子继续说道:
“但归根结底,这书被咱家留下了。我看了也觉得有趣,一想到你要说评书,以后搞不好还会说单口,这书虽然比不得今天那些鬼怪电影那么直白,但种种视角也有些独到之处。送给你,你可以自己琢磨琢磨。你师父和那位郭老师说的很对,相声的改编也是从先辈们的经验上开始积攒,前人智慧后人启迪,这书对你也有帮助,便拿去看吧。”
“行。”
高祁薪点点头。
反正家里的库房里东西多。
高家几代传承,留下的不仅有家风门礼,还有那一辈辈的积攒。
谈不上富可敌国,但库房里随便一件东西要是流到市面上可能都能引起些震动。
只不过没必要。
而这书……如果说出去,绝对很震撼。但爷爷既然已经给自己了,就证明老爷子的态度是:不怕人知道。
只要懂这一点就行了。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的翻开了满是古旧的封皮。
一篇序言映入眼帘:
“生公医术鬼神惊,悬壶济世如神灵。
高坐寂寥尘漠漠,不若,荡清人间还太平。”
“……”
看到这充满了马屁味道的序言……
高祁薪下意识的嘴角一抽。
好家伙。
好大的彩虹屁!
第一卷:神医逍遥游,摇铃唤女幽
“这怎么还成玲医了?”
看着第一章的章节名,高祁薪忍不住问道。
高老爷子摇摇头:
“功名二字不知道折了多少读书人的腰。”
“……是啊。”
高祁薪感同身受。
“行了,要看回房去看。清正,明日谭家菜,请两位老师一叙。”
“好的,父亲。”
高清正赶忙答应。
高老爷子一挥手:
“今日就这样罢,都早些休息。”
……
四合院的偏屋内。
高祁薪躺在床上,手里带着一副白手套,翻看着这书里的一则有一则故事……
不得不承认……虽然这书有点彩虹屁的意思。
但偏偏每个小故事都很有意思。
充满了蒲松龄的个人风格。
不知不觉的就让人看入迷了。
一抬眼,西洋钟的时间已经来到了快1点。
见状,高祁薪不敢在看。毕竟明天早上还得复习呢。
于是赶紧关了灯,把书放到了紫檀木盒里,摘了手套往被窝一拱,闭上了眼睛。
睡梦中,他仿佛化作了那行医问道的神医,对着一群女鬼高喝一声:
“呔,秃驴,放开那些女鬼!让贫道来!”
“嘿嘿嘿……”
兴许是做了美梦,他笑的很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