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第一堂讲座(上)
就这样,一个多星期后,1995年9月17日,星期天下午,杨森与雾美兰带领水阿三和水阿三2位保镖,应约来到了‘文宝轩’,听王天行有关华夏古代史的讲座!
这个时候,王天行果然正在‘文宝轩’忙碌诸多繁杂事务,眼见杨森一行人应约来到了‘文宝轩’,立即热情的迎上前,寒暄落座,随即便把手中事务都交给了父亲王鹤秋老先生处理,自己则开始了华夏古代史的讲座!
据考古调查,夏朝的国都应该在中原地区的雒阳与商都之间,黄河沿岸;商朝的国都应该在中原地区的相州附近,经常变迁!不过,有关夏朝与商朝的文字记载极少,而且大都是一些以讹传讹的故事传说,与其说它们是2个朝代,还不如说它们是2个历史文明,或者2个王国更合适一些,对学以致用的华夏古代史爱好者来说,深究它们的历史压根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次不提也罢!
华夏古代史的准确记载,是从周武王伐商纣王的牧野之战起,周朝起源于关中地区的渭水之滨,最终消灭了商朝,建立了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庞大国家,这也是有历史记载以来,西军第一次战胜东军!
但是,由于华夏大地当时极度落后的生产力这个历史现实,再加上华夏大地当时交通极不便利的客观情况,周朝治理国家采用的是分邑制,即把绝大多数国土都分封给大大小小的多家诸侯,自己则以收取年贡的形式维持宽泛的统治!
再则,周朝分为西周王朝与东周王朝!西周王朝是周朝的前期,定都于关中地区的镐京,还能维持正常的王朝统治,大约有300年的历史,直至被西北方的少数民族犬戎攻灭了!
东周王朝则是周朝的后期,西周王朝的后裔由于国灭,被迫从关中地区东迁,定都于中原地区的雒阳,当时事实上已经是主弱臣强的局面了,大权旁落,基本形同虚设,只是礼仪形式上的王朝而已,大约有500年的历史,直至被秦国灭亡了!
东周王朝又分为2个时期,前期是春秋时代,后期是战国时代,最后被秦国统一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这2个时代的分水岭则是赵魏韩三国分晋事件!
春秋时代,诸侯国相对弱小且分散,再加上数目众多,所以也只敢在东周王朝的名义下称霸,而不敢撇开东周王朝自主争雄,最多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兼并行为罢了!
但是战国时代,华夏大地逐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天下的态势,所谓的东周王朝不再被这7个大诸侯国放在眼里,其他小诸侯国更是纷纷被他们吞并,再无生存空间了!
今天,华夏古代史的核心问题,战国时代,秦国为什么能吞并关东六国,进而统一天下呢?关东六国为什么只能被秦国吞并,而陆续灭亡呢?说老实话,这个问题委实异常重要哇,基本诠释了华夏王朝更替的历史走势!
俗话说得好,‘金边银角草肚皮’,这句话讲得并不是什么围棋棋盘上的那点事情,其实阐述的是夺取天下的历史大势!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讲燕国,它的国君姬姓,是召公的后人,而召公则是周文王的儿子,所以,燕国国君是周朝王室的后裔,拥有传承所谓周朝的大义名分,在东周王朝灭亡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打江山、坐天下!
再则,燕国偏居当时华夏大地的东北一隅,以幽燕地区为基础,又有辽东地区作为战略纵深,看似进可攻、退可守,仿佛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事实上,却压根不是那么回事,那个年代,华夏大地的辽西走廊还未形成,那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从幽燕地区到辽东地区必须得越过燕山到龙城,走k尔沁草原才能到达,燕国核心之地的幽燕地区与辽东地区在地理上并不直接相连,还得绕行,交通极不便利,辽东地区自然也就谈不上是燕国的战略纵深了!
更重要的,燕国的北方便是辽阔的大草原,这个年代,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他们掠夺成性,对燕国构成了极大的现实安全威胁,燕国被迫拿出大部分的人力物力以应对匈奴的侵略行径,以致国内民生凋敝,国力衰弱!
还有,由于客观的地理原因,燕国距离当时的华夏腹心之地黄河中下游地区颇远,以致它人口稀少,土地开发利用情况严重不足,经济发展滞后,国力相对其他战国六雄而言也只能称作弱小,压根不在一个层级呀!
这其中,燕国有2件事情值得一提。
其一,春秋时代,燕国西邻晋国,西南隔异族的中山国还是与晋国相邻,正南则邻齐国,北是草原,东是大海!由于晋国国君与燕国国君都是周朝血裔的姬姓,所以他们的关系还不错,没啥大的矛盾冲突,多年时间一直还算得上相安无事!
另一个邻国齐国,国力强盛时,有意称霸中原,也无心攻略燕国;它的国力衰退时,更无心与燕国爆发战争!甚至,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为了彰显威风,居然还主动出兵帮助燕国打击北方的异族孤竹国,为燕国扩地千里,‘老马识途’的典故就是那个时候来的!
其二,战国时代,燕国西邻赵国,西南先隔异族的中山国还是与赵国相邻,后与赵国合伙吞并了中山国,西南直接与赵国相邻,正南则邻齐国,北是草原,东是大海!赵国与燕国共同应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匈奴的侵略行径,唇齿相依共患难,虽然时有一些军事冲突,但是无足轻重,没啥大的原则性矛盾,勉强还算相安无事吧!
只是战国中期,燕昭王发愤图强,千金买马骨,筑黄金台拜将,先与赵国交好,又派乐毅率领大军攻入齐国,居然连夺70余城,差点灭亡了齐国,但是很可惜,他最后还是中了齐国田单的反间计,先阵前换将撤了乐毅,后又被田单的火牛计打得大败亏输,狼狈而逃!
这是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唯一拿得出手的一件事情,说到底,它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也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罢了,如果不是偏居华夏大地的东北一隅,早就被其他强国给灭掉了;同时,这也是幽燕地区当时在华夏版图的真实地位!
第二个国家,再讲讲齐国,春秋时代,它的国君是姜子牙的后人,吕姓,拥有大部齐鲁地区,北临燕国,西临晋国,西南临鲁国,正南则是吴国!
这其中,齐国最著名的一件事情,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匡诸侯,也就是九次主持诸侯会盟,共尊周室,称霸一时;同时,这也是华夏古代史上下5000年岁月,齐鲁大地最拿得出手的一件事情!
战国时代,陈国后人田氏在齐国篡位成功,虽然没改国名,但国君已是另有其人了,与姜子牙的后人再无任何关系!这之后,它差点亡于燕国之手,幸亏后来又满血复活了!它拥有全部齐鲁地区,北临燕国,西北临赵国,西南临魏国,正南则是楚国!
最最重要的,战国后期,秦国统一华夏大地的时代,秦军相继灭亡了关东五国以后,大兵压境,齐国居然不战而降,就此彻底亡国了!
自此以后,直至清朝末期,这2000多年岁月,齐鲁地区再也没出过一位国君,甚至连军事割据一时的地方性君王都没出现过,最多有所谓军政大权独揽的节度使罢了,看起来,它不仅仅是风水不行那么简单的事情!唉,此事委实太不提气了,不说也罢!
第三个国家,再讲讲楚国!它的国君熊姓,是自主创业打下的江山,表现一直还可以!
春秋时代,楚国位于淮河以南,占据了中原地区南部,及湘鄂地区大部!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倒也博得了赫赫威名!
战国时代,楚国消灭了众多诸侯国,大力扩张势力范围,最强盛的时候,函谷关及蜀中地区以东,淮河以南的华夏大地几乎都是它的版图,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是它的腹心地区,是实至名归的大国!
但是那个年代,华夏大地的核心地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那里,相形之下,楚国控制地区的经济并不发达,而且少数民族众多,凝聚力明显不足,国家是所谓的大而不强呀!
同时,楚地雨水充沛,气候湿热,物产丰富,导致当地土著原住民进取心严重不足,压根无心北上中原,更有甚者,过后的2000多年岁月,他们这种心态居然成为了华夏历史的惯性!
战国后期,秦国相继消灭了韩赵魏三国以后,又动用几乎全国军事力量,几经反复,才总算灭亡了楚国,由此,世间也留下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