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归来
李元喆敢在朝堂上直接把二十多个官员送进大理寺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李渊的支持,还因为西征军和李绩就要回来了,西征军归来带回的不只是强大的军力,还有很多可靠的人。
西征军分为四路,马三宝和侯君集带领西征军第一与第二军团过旱海入草原,李道宗、张公瑾率领第三与第四军团走灵州方向入草原,薛万钧兄弟俩带第五和第六军团出玉门,从西域进入东突厥,苏定方和段长德攻朔方灭梁师都。
苏定方和段长德已经完成了任务,接到召回命令就在往回赶,现在已经到了白水,再有三四天就能回到长安,西征军是纯骑兵,之所以走这么慢是因为他们还带着从马三宝和侯君集手里接过来的数量超过十万的牛羊马匹,灭梁师都时的缴获也是由他们带回来的,同行的还有萧皇后和杨政道,速度当然快不起来。
马三宝和侯君集在收复突厥牙帐转向东北方,先后收服了同罗部,斛薛部,拔野古等部落,一直打到了靠近后世赤塔的位置才掉头回转。
李道宗与张公瑾一进入突厥就往西北方向进军,目标是强大的铁勒部,行军距离最远的是薛万钧兄弟带领的第五和第六军团,他们西出玉门,从东西突厥的边境进入东突厥,他们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契骨部、回纥部和执失部,二是给西突厥以军事威慑,告诉西突厥人不要想着趁火打劫,东突厥是大唐的,谁敢下手抢食就灭了谁。
因为颉利已经身亡,突利被擒,阿史那思摩死在了灵州城下,东突厥内部已经没有了强力人物存在,各部落的头人又在唐军的控制之下,加之突厥内部在蝗灾之后实力大损,战败和天灾让各部人口损失巨大,面对全副武装且携大胜之威而来的唐军基本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三路进入东突厥的西征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顺利的接收了东突厥的大部分地盘和人口。
经过几个月的行军和收拢,一份关于东突厥残余势力的粗略统计数据和赵德言搞出的税收账目传到了长安。
李元喆第一时间和李渊一起分析了东突厥的局势,结论是即便颉利没有战败,东突厥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按照赵德言的记录,东突厥大小部落有七十余个,人口在一百二十万左右,再看看西征军的统计数据,加上西征军中的八万突厥士兵,突厥境内的人口剩余的竟然不足五十万,二十三个小部族干脆消失不见了!
尽管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东突厥人跑到了西域和西突厥避难,但依旧可见突厥境内的大蝗灾是多么恐怖!
李渊和李元喆一合计,决定把所有的东突厥人南迁到并州北边的草原,好方便集中管理。
这也是个无奈的办法,大唐现在的实力还没办法真正的吞下西突厥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而且草原上还有实力不弱的西突厥和薛延陀,如果放任这些东突厥人继续不受监管的留在草原上,即便他们短时间内对大唐形不成威胁,但难免不会被西突厥和薛延陀吞并,西突厥和薛延陀都是大唐的敌人,李渊父子绝对不会干资敌的蠢事。
在感慨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时,李元喆立刻下令从江南道与蜀中往关中和河北大量调粮,他货架上的粮食只能用来应急,要应对可能出现的蝗灾和水旱灾害还得靠国家的力量。
调粮的同时,他又向各地的官盐铺子下了收购蝗虫卵和蝗虫的命令,让百姓用蝗虫来兑换官盐。
面对天灾,人力能做的并不多,李元喆只希望百姓能少遭一些罪。
三月二十,春耕基本完成,杜如晦向李元喆汇报了高产作物的播种和育苗情况。
红薯和土豆的种子有限,为了保证成活率,李元喆采用的是温室育苗与茎块种植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现在暖房里的红薯苗已是郁郁葱葱,只等茎叶再长长一些便能进行扦插,预计今年皇庄里可以种植十亩左右的红薯,土豆很重要,种植的时候也小心,考虑到关中的温度较低又没有地膜,土豆育种田夜间的时候要用麻布和草帘保温。
木薯不适合在关中种植,李元喆安排了司农寺的两队人负责木薯育种,一队入益州,一队去了洪州。
玉米还未到下种的时节,种子暂时保存在皇庄的育种基地里由杜如晦亲自看管。
此外李元喆还给岭南的冯盎去信,让他派人去引进占城稻种,虽然可以从云烨和文总手里买到更好的稻种,但聊天群实在是太黑了,囊中羞涩的李元喆不得不自力更生。
三月二十五,苏定方和段长德率领西征军第七、第八军团到达长安,李元喆带领萧瑀、裴寂、李靖等大佬出城五里迎接。
别误会,苏定方和段长德还没有这么大的面子,李元喆带重臣迎接的是萧皇后。
萧皇后出身兰陵萧氏,是萧瑀的姐姐,杨广的正牌皇后,和李氏皇族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戚关系,李家名义上是接受了隋恭帝的禅让后建立的大唐,于公于私都应该对萧皇后给予足够的尊重,所以才有了李元喆带领重臣迎接五里的大礼。
萧皇后今年六十一岁,十年的颠沛流离依然无法抹消她身上那股子雍容闲雅的气质,年纪在她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却遮不住她锐利的目光。
“李家四郎,你很好,老身在你身上看到了文帝的影子,你比我那亡夫,比你父亲都要强,有你在,大唐的未来可期。”
萧皇后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说的李元喆有些懵。
他见到萧皇后时脑子里不自觉的蹦出了后世一些流传甚广的八卦桥段,猛地听到萧皇后和自己说话,一时没回过神来,等他反应过来,才明白萧皇后话中之意。
他恭敬一礼道:“您是前辈,日后若是晚辈哪里做的不好,还请前辈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