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在县令下班前状告官府
马氏虽然说不是什么靠谱的人,可是她也知道自己和老宋家的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现在两个当家人被人五花大绑起来,说来也不合适。
村长瞧着过了一夜这老宋家的人才找过来,实在是对宋老头和于氏的几个儿子和儿媳无语,这当家的人一夜未归,也没想着去找找。
现在一切都落定了,却又找上门了。
“三婶,我们要去见官,你要不要也去瞧一瞧啊?”
宋知奚抢在村长前面回了马氏的话,她一脸戏谑地看着马氏,语气里充满了对老宋家的人的嘲讽。
“见官?”
马氏一听宋知奚要带着自家公公婆婆,心中大骇,这怎么出去一趟,就闹到了官府面前?
马氏也知道这件事的紧急,当下就把所有人都撇下了,跑进家门,去叫自己男人去了。
这她家和老二家打上了官司,那么她们家岂不是要垮掉了?
看着马氏跑回家的背影,宋老头和于氏都心生怨气,这个儿媳妇怎么回事,不想着和村长他们闹,把他俩带回家,怎么还丢下他们俩自己回家了。
而村长和宋知奚看着马氏消失的身影,然后对视一眼,宋知奚耸耸肩,这可和她没有什么关系吧,她也没说什么。
马氏丢下宋老头和于氏这件事可和她没有半分的关系。
而村长也没有说是因为宋知奚说了话的原因,让马氏顾不上太多直接跑回了家,他只是无奈的摇摇头,然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宋老头和于氏。
不知道这两个人有没有后悔。
尤其是宋老头,有没有后悔没有善待过自己的二儿子,事到临头的时候,树倒猢狲散,没有人愿意站在他的身边。
不过,宋老头有没有后悔,这和他没有关系。
这都是宋老头和于氏自作自受。
因为有了马氏这么一个小插曲,耽误点行程,等到了县城的时候,已经快到正午时分。
宋知奚一行人站在县衙门口,引来了许多人的驻足,县里的人对着宋知奚她们指指点点。
“这发什么了,怎么这么多人聚集在县衙门口了?”
有路人甲闻到了八卦的气息,特意钻到了人群内围,对着旁边的人问道。
“我也才刚来,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了,只隐隐听说是因为什么要状告官府。”
被问道的人也不了解情况,只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回答。
“我可是从头看到尾的,我和你们说啊,听说是宋家村里有一个儿子要状告自己的爹娘,咦~”
有人知道宋知奚她们围在县衙门口是为了什么,当即就忍不住和旁边的人分享。
“这儿子告爹,也着实是新鲜事。”
“这儿子和爹娘之间有矛盾很正常,可是闹到官府来,多少有点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了。”
“可不是嘛,若是我儿子也做出这种事情来,我早就淹死他了!”
……
儿子告爹娘,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能引起轩然大波来的。
而且大多数人听到有人要状告自己的爹娘,都忍不住鄙夷这个人,毕竟在这个时代注重孝道,不孝的人是会被唾沫星子淹死的。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隐情啊……”
有人斥责宋立宗他们的行为,自然也有为宋立宗说话的人。
这人又不是天生的无情无义,不仁不孝,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就和自己的爹娘闹到了官府面前。
这其中说不定有什么隐情呢,不能一板子定论。
而宋知奚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她自知站着说话不腰疼,有些事不落在自己头上,他们永远不会加以理解。
宋知奚没有管周围的声音,而是取下挂在锣鼓上的鼓槌递给宋立宗,然后对宋立宗点点头。
“爹,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宋立宗小心翼翼地接过宋知奚手上的鼓槌,然后一下又一下,坚定且用力地击响锣鼓。
“咚!咚!咚!”
顿时锣鼓大震,直接惊动了在县衙里准备回家的曹县令。
曹县令刚换好了衣服,就听到了县衙外传来的锣鼓声,顿时眉头紧皱,面上有了些许的不悦。
“谁呀?赶在我回家的时候来报官!”
曹县令现在的怒气几乎是达到了顶峰,没有谁喜欢在下班的时候,突然来了工作,然后加班,况且曹县令的夫人今日又特意下了厨给曹县令准备了膳食,就等着他回家呢。
虽然曹县令心中有怨言,可是作为一地父母官,他就算是再不乐意,也要重新穿上自己的官袍,然后对着自己的县丞摆摆手:“准备升堂吧。”
县丞见县令对于中午紧急升堂都没有多说什么,他作为一个小小的县丞自然也不好多说话,连忙应是,退下去准备升堂的事宜去了。
“威!武!”
“威!武!”
“威!武!”
捕快们分两列站在公堂之上,然后用力地杵动自己手中的木棒。
宋知奚一行人也站在了公堂之上。
随后曹县令走了出来,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县令一出来,村长就带着宋家村一行人跪拜:“县令在上,请受草民一拜!”
宋知奚本来没有反应过来要下跪,还是宋立宗拉了她一把,她才没在公堂上丢了颜面,落了把柄。
宋知奚扑腾一声跪在地上,地上又坚硬,磕的宋知奚生疼,想要掉眼泪,然后她就尽量低着自己的头,然后去揉了揉自己发痛的膝盖。
夭寿了!
这古代的规章制度,还真是动不动就要磕头行礼,这让她一个现代人怎么接受。
宋知奚现在是欲哭无泪,因为她真的不喜欢古人这些繁冗缛节,若不是碍于权利和地位,爱谁跪谁跪。
村长带着宋知奚她们跪下了,可是在场还有两个人站着,那就是于氏和宋老头。
“堂下之人,见到县令为何不跪?”
曹县令看着宋老头和于氏,给了县丞一个眼色,县丞秒懂,然后严肃着一张脸问宋老头和于氏。
“回大人,小人的小儿子乃是秀才之身,按照律法可以不用对县令行跪拜之礼的。”
宋老头和于氏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可是自家的小儿子是秀才,这些规矩,小儿子也早早地告诉了他们。
所以他们为什么要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