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为人父母
小朋友,我们走出门一抬头首先看见的是——?
“天!”
对了。天,具体地说,有白天、还有——
“黑天、晴天、阴天、冷天、热天、风天、雨天”
冷天,常指冬天,也说死冷寒天;热天,常常跟火有联系,有热火朝天的说法。形容大家干活像火一样旺盛。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是指四季说得。大家细细体会,四季的&34;天空&34;是什么样的。还有,“天是蓝色的”叫“蓝天”也有“苍天”的说法。
我们脚下是“地”,常说“土地”、“大地”,地上可以种庄稼,因此,也叫“田地”。我们还会感觉到“风”。春天刮的风叫——?
“春风!”
对了。春风比较暖和,因为我们从冬天过来。常说,“春风送暖”,春风吹在脸上,说“春风拂面”春风过后常常下雨,说,“春风化雨”。秋天的“风”叫——?
“秋风!”
秋风从夏天过来,走向冬天。开始凉了。所以有,“秋风凉”的感觉。冬天的“风”不说“冬风”而叫“寒风”。“夏风”也很少说,常说“热风”
“你这是干啥呢?教书教出瘾了,星期天也不休息?一个小孩子懂啥?你帮我干活去!口粮田土豆地的白菜还没铲呢!”骆雁说。
“骆雁,这些小孩子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咱们白心语也在其中。如果从小就接触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那么他们将健康成长。就不会上学就补课——吃增长剂式的学习方法,有时,不是有时,而是时常消化不良。其实,现在的年轻父母没有对孩子做全程教育,没有把孩子的教育列上自己的家庭日程。倒不是对孩子进行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而是把教育生活化。适时进行观察表达(说话)粗浅理解等教育。比如,看人观色、看天气阴、晴、风霜雨雪、天气冷暖——人情冷暖,四季春夏秋冬的认识”
“照你这么说,我们都该是老师了?”
“你说对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这个意思。其实,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老师。只不过你自己没意识到罢了。这个老师有的称职,有的不称职,对孩子的教育结果也就千差万别了。教育无小事,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更不能小觑。比如,吃饭这件事,小孩子都有争吃抢吃的、怕苦怕累的天性。怎样引导,并随年龄的增长适时深化。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吃——可以满足己欲。吃饱了不饿。‘玩’——可以使自己快乐。是孩子的主要事情。“干活”——累。是获取的手段。不拿筷子、不拿碗就吃不上饭。让孩子对“吃”、‘玩’、‘干活’形成概念。这里关键是‘适时’、‘适度’。不早也不晚。告诉是明教;暗示、旁敲侧击、潜移默化是暗教。这一明一暗对小孩的世界观奠定雏形。使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完成从‘玩’——干活——学校学习的过渡。对‘好’与‘坏’、‘喜欢’与‘厌恶’、‘同甘共苦’、‘自私自利’、‘吃苦’、‘享受这些概念有粗浅认识,作出自己的选择。’”白天生说。
“听你这么说,合格的家长没几个!”
“这么说也不对。目前,我们国家对合格家长没有明确定义,这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提高,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永远没有统一标准,只能各尽所能。不过随着国家的发展,家长的责任意识还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上小学时,家长还把上学看成可上可不上的事情;自然学生也把读书看成可读可不读的事情。可现在,读书已成了人生的必经阶段。你应该深有体会。”
“我要不叫我爹我妈,也不至于——”
“咱们心言现在就爱看书,尽管她不认识,可是,她有读书的想法。”
“还不是你成宿半夜地学习,给他造成的印象?”
”我没有告诉她看书,这是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
骆雁露出羡慕的表情,“你看,你多会说,我就笨嘴拉舌。”
“你这不也挺会说吗?‘笨嘴拉舌’是我们东北方言。我猜测,现在的成语,大多是由各种方言演化来的。这样看来,方言应该是那些成语的‘母亲’。它和东北人的生活更贴近、更亲切。你看,只要把‘拉’字换成‘拙’字,就登上了大雅之堂——《现代汉语成语词典》。”
初秋的田野,到处是步入成熟的庄稼。苞米已经定浆,高粱已经青米。土豆秧最先露出老态。弯溜巴曲的秧干匍匐在垄帮上,老叶已经落光只有新叶在尖端彰显着生机。小白菜长出了六七个叶,正是青春好时节。
“心言,帮妈间白菜。打成单棵。挑小的、不好的拔掉。”骆雁说。
心言果然按照要求把小的拔掉了。但留下的那颗虽然长得大却没有心。白天生告诉她,“这个应该拔掉,没有心长大了不会壮心,是个残废白菜,所以宁愿要那棵小的——它慢慢可以长大,也不要那棵残的。”
时间过得好快,一晃心言已经六岁了。眼看就要到上学年龄。他突然觉得对不起孩子。孩子这么大了,却没有吃过一回像样的糖。他觉得有愧于孩子,对不起孩子,没有尽到一个当父亲的责任。
那是三年前,三岁的心言突然两眼长满了眵目糊,差点封喉了。骆雁急忙问:“咋回事,你吃啥了?”小心言说,“她把爷爷墙台上瓶子里的’糖’都吃了。”骆雁急忙抱着孩子去了东屋。原来是爷爷的胃药。骆雁急忙叫白天生,“孩子吃了胃药,眼睛都睁不开了!”白天生急忙抱着心言拿着药瓶去了卫生院。医生一看是“阿托品”。说多亏来得及时,否则后果严重。当即挂了吊瓶,孩子的眵目糊渐渐退去。事后,问孩子你咋吃爷爷的胃药?心言说:“我——我寻思是糖呢!”白天生至今内心充满愧疚,孩子从小到大没吃过一块像样的糖。
半个月的连绵秋雨,大地沟满壕平。泡子里更是到大腿根的水。水中的高粱红着笑脸。苞米则垂头丧气,身败名裂了。听庄稼人讲,高粱一青米就不怕涝了。秋水浸泡过的高粱粒饱皮薄,磨出的米反倒好吃。所以,庄稼人都把地中间的泡子种上高粱或稗子。即使涝年头也不会颗粒无收。
骆雁一个人整天泡在泡子里一刀一刀把水中高粱割下来,再一抱一抱地抱上沿去。沾了水的高粱像死尸一样,死嘟噜赖沉。她一口气抱完割下的高粱,累得气喘吁吁,不断地咳嗽。浑身上下分不清汗水还是泥水。
她坐在壕塄休息。湿衣服溻得人实在难受。她去条趟找块空地借助条毛避人,拧干了衣服。她发现自己的两脚泡胖了,像村头大坑里水泡的死猪。
春种秋收,生儿育女——这就是庄稼人的生活。
隐藏在条空间的兰花蒿无忧无虑地绽放着碟状的花絮,虽谈不上艳,可也看不出衰萎和落意。倔强的苍耳蒿从春到夏就没看开过花,却也结满了籽。眼前的红姑娘更是儿孙满堂,结出了一个个红红的果实。她扒开一个,放入口中,苦苦的、酸酸的、甜甜的。
瑟瑟秋风夹杂着冷凉的寒意掠过,她打了个冷颤。周边出奇的静,吱吱的秋虫鸣叫声更助秋凉。婆婆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难道这——
远处的山林绿里透黄,庄稼红一块黄一块绵延不断,倒也磅礴。她回到泡边,水面浑浊平平,几只浮游生物漫无目的的划着圈。一只蚂蚱在草窠中振翅悲鸣。淡淡的秋阳像老人的脸,一点血色都没有。秋云被无形的手撕成薄纱状碎片丢洒在高空中。缝隙间透着冷寒的淡蓝色。
天不早了,该回家了。讨厌的蚊子在她头顶上盘旋,时不时偷袭她的手和脸。她不得不一边走一边驱赶。
一辆自行车停在了道中间。——是她的天生哥来接她。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天生哥,你说,什么叫‘草木一秋’?”骆雁问。
“草木一秋,说的是,’草木从春天发芽,经过一夏天的生长,到秋天开始成熟、枯萎,直至衰亡’的全过程。这一植物的自然生长过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总的来说,会使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含有惋惜、叹息的情感。这句话常和‘人生一世’连用,把人生和草木的生长过程相比照。慨叹短暂,具有一定的消极思想。但这是规律,不应杞人忧天。要积极面对。秋天固然悲凉,但也有收获、成熟。”
“天生哥,你说得真好!使人听了舒服。”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可以提高对自然、社会的认识,鼓舞士气、生活勇气;愉悦心情。”
骆雁一连割了三天,再有两天就割完了。她每天早晨下地,水是清的,清得能看见水中的脚印——那是前几天留下的。回走时,水是浑的,那是她一天趟起的浑浊。
这天,她刚撸起裤脚子准备下水,忽听:“他嫂子——”
遥遥看见公公跟头把式奔来,——心语病了。新苗说,这孩子先天心脏不好,可能每一次感冒她都躲不过。要注意心衰——那可是后果非常严重,刻不容缓。
骆雁呼哧带喘跑回家,心语正在婆婆怀里红头胀脸喘着粗气,听见妈妈回来睁大了眼。骆雁二话没说,抱起心语就往卫生院跑。刚过一里桥,下起了小雨。骆雁去路边人家找了块塑料布盖在心语身上。心语的脸通红喘出的热气烤人。
深秋的毛道垄高沟深土实,落上雨水,底硬面滑十分难走。骆雁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腚墩,她心中默默祈祷:“心语,你要挺住!妈说啥也要把你抱到卫生院!”卫生院没有收留,直接去了虫城儿童医院。骆雁屁股上满是泥,头发上挂着线麻花子。她顾不了这些,只盼心雨快些醒来。医生紧急处置,心语的喘渐渐平缓下来,仍昏迷不醒。骆雁心乱如麻,一点主意也没有。傍晚,白天生来了,骆雁委屈地哭了。
“别哭,骆雁。是我来晚了,让你一个人为难”白天生眼睛湿润了,说不出话。
“心语,你睁睁眼看看妈!”骆雁呼唤着。她两眼红肿,双眼皮变成了单眼皮,“天生,孩子要是不醒可咋办?”
“我去问问医生。”他去了医务室。
“这需要观察。你们自己准备青霉素。这里孩子都是自己带的。”医生说。
这可难坏了两个人,上哪去弄去?想来想去,想到了卫生院大夫唐翠花、冷雪娥。
唐翠花说:“我就知道会来找我!这药是定量分配的。”当即拿了五支。
两个人已经三四天没睡好觉了。当天夜里,实在坚持不住,趴在床边睡着了。
半夜里,“叮当”声惊醒了临床阿姨。她扒拉醒骆雁。骆雁先是一愣,心语一手拿着小勺,另一只手拿着小瓷盆敲打着呢!
意外、惊喜、激动袭来,她如获至宝,一把拉过心语,热泪喷涌而出,“我的心语你可醒了!”她的脸紧紧地贴在心语的脸上,两手紧紧地抱着心语,久久不肯松开。生怕被别人抢去似的。
骆雁给心语穿好衣服,抱下床。小孩子不诓人,一会跑到护士台,一会跑到楼梯口。骆雁紧跟后面。天渐渐亮了。
医生再三嘱咐:“这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将来是要做手术的。手术前每一次感冒都会波及她。对于别的孩子可能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感冒,放在她身上,就会相当严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及时治疗。”
“医生,能不能吃药治疗?”白天生天真地问。
“啊呀!你咋就听不明白呢?这是先天性的,是发育没有发育好,这根导管本应出生七天内就应关闭,可她至今没有关闭。必须手术,人工给她关闭。”医生说的很细致,很诚恳,也很有耐心。
出院那天,医生又特意把天生落雁叫到医务室,嘱咐道:“首要任务是预防感冒,一旦感冒要及时治疗。它不像一般孩子,抵抗力极弱,几乎没有。要把孩子的病放在心上,做好心理准备。一定及时手术。”那个医生是个好医生,白天生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的怜悯大爱之心给人以安慰、关怀、希望和力量。他是患者及其家属的贴心人!
虫城八月秋高气爽,公园里宁静宜人。白天生放下心语,和骆雁坐在道边树下。两人谁也无心说话,但也心知肚明。心脏手术——多么可怕!从古至今没听过心脏还能手术。再说,五万块,按照现在状态这辈子也攒不下。白天生黯然泪下。很快变得鼻涕一把吐沬一把。烦的骆雁嗔道:“一个大老爷们心就那么窄!也别听医生说,到时候还兴许长好呢!”
“那要是长不好呢!”天生已泣不成声。
“长不好就做手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骆雁说。
“那钱呢?五万块,三十年许能攒成。到那时黄瓜菜都凉了!”
“到时候再说,妈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
“你没想想,即使有钱,那要是——”白天生又哭了。
“净钻死牛犄角,阎王爷要谁的命谁也阻挡不了!”骆雁气愤说。
“要是小孩崽子死了,一年半载过去了,要是十七八大闺女——这不要人命吗!”
这一句一下子捅到骆雁痛处,她抑制不住,而是陪着他一起痛哭。眼泪流了不少,悲痛并未释放几分。天生突然说道:“要不,咱们把她放在公园,兴许遇到好心人捡去救她一命!”
这一句犹如火上浇油,骆雁哭得鼻涕连着草地,天生的腮帮子木得好像长在别人脸上。行人有的瞅上两眼蛐蛐咕咕匆匆而过;有的视若无睹。刚刚病愈的小心语站在草地边,呆呆地望着秋千上玩耍的孩子。她哪知道她的爸妈正在做着痛苦的抉择。真不知道长大后,知道了这一切,会做如何感想?——是恨,是怨;还是无恨无怨?
白天生深度自责,心语至今总共穿过两件格呢衣裤。算是新衣。没吃过一块糖,更别说蛋糕了。都说孩子是奔爹奔妈来的,爹妈给不了好吃好喝、好穿好戴也就算了,可连个好身体都没给,这样的爹妈有啥用?天生伸手撤了自己两个嘴巴!骆雁急忙拉住。两人抱头大哭,像是生死诀别!心语转身看着父母这般样子,没哭也没闹。呆呆地怔怔地站着、看着。她似乎明白了这一切,平静地等待着接受父母的安排,无怨无悔!
骆雁红肿地两眼瞅着心语,瞅着瞅着忽地站起身,抱起心语,“走!老闺女,妈抱你回家。就是死也要死在妈的怀里!”
白天生低着头跟在后面,仿佛是千古罪人!
到了家,骆雁哭诉着把天生的想法告诉了婆婆。婆婆说,“天生,咋能有这样的想法?俗话说,‘死肠好舍活肠难离’,孩子都是奔爹奔妈来的,咋下的眼儿?”
“那要是十七八——”天生又掉下眼泪,他说不出话。
他母亲一脸严肃道:“人不知死车不知翻,活一天算一天。有多少好模好样、没病没灾的说没就没了的?人的寿命天老爷说了算,不都是闷头活着吗?”
白天生的心宽多了。妈说得对,谁又知道三年后又是什么样子?他感谢落雁没有听他的话。他抱起心语,“走!爸给你买糖去!”后面跟着心言蹦蹦跶跶。
婆婆对骆雁说:“从想着,儿女是奔爹奔妈来的,儿女就是爹妈得命。当爹当妈的要对得起儿女。治不过来讲不了,再分能治就是砸锅卖铁、豁死豁活也要治!不要怕操心、怕受不了。人长心就是用来操的,就是用来承受的。不的,长心干啥?天生生来性子弱,你要有主意。别啥事没等临头先吓破了胆儿。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总会有办法。”
骆雁说:“是!妈。”
天生骆雁乐了。她们看到了希望,为孩子手术做着准备。
白天生听说民办教师要整顿,他买了两个小西瓜去了吴校长家。西瓜虽小也没花多少钱。他想,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毕竟是自己的一片心意。谁知到了吴校长家,吴校长百般不要,非让白天生拿回去。送礼哪有拿回去的理儿?要是真给拿回去,岂不是见怪了?白天生好说歹说费尽了口舌,吴校长算是给了面子——收下了。白天生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临走时,吴校长一声”不送&34;坑都没动。天生心想,不送就不送。送君千里总有一别!
白天生刚到大门口,就听身后“啪嚓!”一声,紧接着有东西撞到了脚后跟。天生回头看时,正是他那两个小西瓜。一个摔成了八瓣,一个裂着璺跟了过来。白天生的心“扑噔”一下,差点坐在地上。白天生立刻镇定,他换了一种想法:我送西瓜尽了我的一份心意。礼到心意到;吴校长怎么想,那是吴校长的事。不要考虑也不要猜测。不过,他把送礼这条道彻底给堵死了。他发誓,今后再不送礼。
注:弯溜巴曲——不直溜。
眵目糊——眼屎。
死嘟赖沉——东北话,特别沉。
跟头把式——非常慌忙奔来。
下得眼儿——忍心处理。
呼哧带喘——走路急促连跑带颠,喘气急促。
蛐蛐咕咕——小声说话。
坑都没动——没起身,没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