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年一签
1989年1月3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
好巧的是,这一天东窑窑厂点火第一窑。
城东乡东窑村民风好,废地多,天然的窑厂所在地,比严码村还要强些。
这里靠城,村民们思想开放早,都知道找门路挣钱,别的事不爱管。
窑厂招工条件和工资一公布,报名人很多,很快就招满了,及时开工。
今天首次点火,是窑厂的大事,也是城东乡的大事,乡里来了几位领导参加点火仪式,乡长唐尔志亲自到场。
让李国强没有想到的是,青莲乡也派出了以童富贵为首的乡领导几人过来参加点火仪式。
“童乡长,感谢你们支持。”
“国强,不管你到了哪儿,我们青莲乡永远是娘家。”
这句话暖暖的,李国强竟然湿润了眼睛。
是啊,自己的成功,一直以来没有青莲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那是不可能的。
可现在,自己去跑到外面来发展,怎么想怎么看,自己都有一种背叛的感觉。
“我们只是希望你发展得越来越好,并不希望你永远捆绑在青莲乡那个小地方,心里不要有负担。”
“童乡长,感谢乡里对我的理解,青莲乡是我的家,也是我的根据地,那边的企业我会一直保留,将来要是有可能,我一定会为老家做贡献的。”
唐尔志看到童富贵,赶紧过来打招呼,“童乡长,远道而来,辛苦辛苦。”
“唐乡长,李国强不仅是我们乡走出来的企业家,还和我是乡邻,好朋友,新企业开工,无论于公于私,我是都应该来捧场的。”
“早听说了,你们青莲乡对超英集团支持力度很大,你童乡长一直参与其中,现在集团开始在我们城东乡发展,我们乡里也会大力支持的,童乡长你放心,我保证不会比你们乡差的。”
“有唐乡长这番话,那我就放心了。真心希望李国强在你们城东乡这块风水宝地开辟一块新天地,做大做强,同时也加快城东乡经济发展,让你们乡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啊。”
“共同发展,一起进步。”
会议室里,唐尔志和童富贵他们看到了墙上的发展规划图,感觉李国强的超英集团雄心勃勃,似乎要有更多的大动作。
唐尔志心想,得让他把集团总部迁到城东来。
童富贵心想,看来超英集团总部要迁出青莲了。
大成建筑公司老板李大成也来参加了窑厂点火仪式,他把李国强拖到一边,“李老板,你这规模是越来越大呀,到时候发达了,可不能忘了老哥,苟富贵,勿相忘。”
李国强知道他是开玩笑,“老哥,我们五百年前便是一家人了,要不然你也不会帮助我的,对吧?”
二人都哈哈一笑。
李大成一指大窑,“兄弟你这生意不错,而且红砖用量高峰就到了,你会一战成名的。”
“李兄,你大门大户的,就不要笑话我了,跟你相比,我就是挣两小钱。”
“我这次来既是庆贺你的窑厂点火成功,也是带着目的来的。”
“李兄有事尽管直说。”
“你这窑的红砖我想包了,跟先前预制厂一样。”
因为质量过硬,之前青莲乡那边的水泥预制厂所有产品都被大成公司包了,因为产品销路不愁,大半年来都是加大力度生产,还供不应求,李国强挣了十万出头。
现在窑厂刚点火,李大成便又动了总包这个心思,李国强还真没有想到。
总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你只管生产,销售的事就不用问了,而且李大成不会压价,这一点根本不用担心。
“李兄,红砖都给你,我没意见。不过,有个事情我得先说一下,我准备再盘一个大窑,到时候二窑的红砖我想自主控制。”
这句话两层意思,一,准备在东窑村再建个二窑,到时候会不会影响到你包销的红砖销售?其次,二窑的红砖自主控制,到时候你就不要伸手了。
窑厂跟别的工厂不一样,虽然李大成不压价,但是也不会给高价,因为是包销,肯定会比零售低那么一点点。
可就是这么一点点,成年累月下来便有了钱了。
李大成清楚李国强的意思,不但不生气,还非常高兴,他就喜欢和李国强这样胸怀坦荡的人做生意,甚至是做朋友。
“我就包一窑,别的我不管,兄弟你干脆,我也不含糊,咱们立马签合同,怎么样?”
李国强明白,李大成这是怕别人抢了先,想立即定下来。
既然同意包销,也就不必再扭扭捏捏了,“那好,我们到会议室议议合同。”
“不用议,我都准备好了,你看一下,没问题就可以签字。”
这么大的事,李国强一个人不敢轻易做主,文字上的东西,如果看不清,将来会吃亏的。
“李兄,我一般不管这个具体事情,这个得由我们钱总把关,不好意思。”
“没关系,把钱总找来研究一下,反正你今天不签我就不走。”李大成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那您稍等。”
李国强让人把钱玄和童爱国都叫了过来。
“老钱,爱国,今天大成公司老板过来,一方面是参加我们的点火仪式,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和我们签合同,他想继续包销我们的红砖。”
“这是好事啊。”童爱国说。
“好是好,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李国强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董事长,这个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现阶段来说,我们在城区还没有名气,暂时还没有打开市场,有大成包销,还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只管生产不问销售,还是轻松不少,而且没有后顾之忧。”钱玄说。
“不过,从长远来说,这并不是好事,市场总是控制在人家手里,我们只是给他们打工的,不利于我们利润的提升,甚至后期可能受制于人。”钱玄又说。
“是啊,这正是我的想法,那怎么办呢?”
“合同一年一签。”
李国强一拍大腿,“好主意,一年一签,如果出现问题,不会卡太长时间。”
“董事长,也可以再建个二窑,我们自己控制,逐步打开城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