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希望的曙光(5)
随着1号“探测蜂”奇迹般的重新连接,徐文涛先向陈总师发出了疑问。
“我也不清楚,只是感觉这样做有点用,总之既然连接恢复了,先继续实验吧!‘r2’,你现在能控制它的行进方向吗?”
“报告总师先生,1号的气动装置仍正常工作中,但是推测其处于极低气压无重力环境,该装置暂无实际效果。现可以依靠紧急降落时使用的矢量缓冲系统改变它的行进方向,但即便是维持目前这种低速率,连续改变5次方向就是极限了。”
“这样么…”
陈教授思考了一会儿,还是下达了继续前进的命令。
数位屏的画面开始缓缓变化,一个个光点开始靠近又逐渐远离,消失。时不时还能观测到一些几乎和背景融为一体的彩色‘阴影’快速掠过。在大概前进了数十米的距离后,它接近了第一个较为熟知的东西。那是一团黑红交汇的熔岩,它是那么真切,就静静地呆在那里。理性告诉众人,真正的高温熔岩质如果曝露在这几乎真空的环境,一定会迅速地失温,不可能还呈现这样的颜色。
“那是什么?熔岩?”
“不可能吧,你也知道,那里可是几乎真空的环境啊!”
“不好说,万一环境温度比较高呢?你也知道,随着气压的降低,大部分已知材料的熔点,沸点都会降低。”
“r2’,那里的环境温度可以检测吗?”
“红外线温测系统目前正常,环境温度约零下143摄氏度,图像中央物体的温度约零下143摄氏度,与环境温度相同。”
“我去,那它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明明温度这么低,为什么还会向外界辐射光?要不接触一下试试?”
“总师先生,请问是否可以执行齐林蔚女士的指令?”
“执行吧…”
“好的,总师先生,请稍等。”
随后,屏幕上的画面抖动了一下,开始以那块东西为目的地前进。
“5米,4米,3米,2米…准备接触中”
然后,画面就此消失了。
“怎么了?信号又断了吗?偏偏是在这关键时候!”
齐林蔚开始抱怨起来。但随后“r2”的回答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震惊了。
“总师先生,根据1号‘探测蜂’最后传回的信息分析,那团物质在接触后,瞬间温度达到了1683摄氏度,然后,‘探测蜂’便彻底损坏了。”
“什么?”
“那玩意儿不会真的是一团岩浆吧!还是说,它是什么生活在这里的超级生命体?”
“以防万一,我们先终止实验吧…”
总师在齐林蔚操纵支架将“铁棒”撤回后,亲自关闭了设备。
“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不知道,太邪乎了…”
“我也不清楚。”
“同上…”
“我只是让你们发表一下猜想嘛,不要这么拘束,想到什么说什么,欸,小赵你呢?”
“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有一个设想…”
“哦?说来听听!”
“我想,我们先假设那团东西就是某处的一团岩浆,只不过它像是被无数我们造出的这种‘空间膜’包裹住了一般,需要在一端用物质直接接触才能连接这两片不同的空间,让它溢出来……”
“可是,为什么光靠物质的接触就能让膜的阻隔作用消失呢?或者是那‘空间膜’居然有阻隔作用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又是如何进去的呢?”
“我想,这种‘膜’是单向的,就像我们最开始需要用‘铁棒’穿过它,才能让1号‘探测蜂’的信号传递回来一样。而至于为什么‘接触’可以让阻隔作用暂时消失,我实在是想不出来。”
“如果按你的说法,那么那根‘铁棒’应该回不来才对啊!”
“嗯…也许是因为‘膜’的性质也有差异吧!毕竟我们制造的这片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能量,而那片区域的‘膜’至少看上去是自然形成的一般…所以它的功能可能也有所不同?”
“还是不对,你想想啊,最初你们实验时不是好好的吗?但是在用‘铁棒’接触膜后它才开始吸入这里的空气,造成了那次事故不是吗?可是最开始实验室可是有空气的啊!那些气体分子难道就不能是物质接触吗?”
“这倒是……”
“听你们讲了这么多,我好像也有了一点想法。”
“哦?文涛,你说说?”
徐文涛清了清嗓子,沉思片刻开始组织语言。
“关于这个问题,我倒是有了些想法。你们还记得我们前几年的结论吗?我们用于维持‘空间膜’存在的纠缠态光子实际上是并没有消失的,只不过大部分都会因为掉入其他空间而无法被我们观测到罢了,换而言之,供能的作用其实是制造了这些有序的光子。‘空间膜’不是由光子本身供能的,而是众多处于纠缠态的光子进行有序排列后自然形成的。只不过由于我们需要持续地制造这种几乎不可回收的特殊光子流,我们才需要消耗这么多的能量。”
“额,你…好像跑题了?这跟物质接触有什么关系呢?”
“听我说完嘛,我的意思是‘空间膜’其实本来只需要根据相对距离制造相应数量的纠缠态光子就足够了,后续的‘维持’工作其实本质上只需要维持光子们的运动、排列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在我们没有改变初始条件时,‘空间膜’是怎样在‘常态’和‘工作态’之间切换的呢?”
“因为我们认为提供了物质接触?可是你没回答到点子上啊,气体分子难道不也算物质……等等,你的意思难道是…”
“看来你差不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或许都想的太复杂了,我们造的这片‘空间膜’本身其实可以看做是一扇连着弹簧会自动关闭的门,你需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接触它才可以将它打开,并维持’打开’这个状态,以便其他东西进去。而这个用于接触它的物质,是必须有一定强度的有序物质团,它不能太软,太轻,否则就起不到什么效果。”
“我大概懂你的意思了,就是说我们的那根‘铁棒’,实际上就是打开‘空间膜’这扇弹簧门的手,而推它的力就是后面装置提供给‘铁棒’的力对吧!可是,你要知道,根据受力数据,我们把它抽回来时可没受到‘空间膜’理应还给它的力啊!”
“有一点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构想中并没有包括我们让装置移动的这点能量,毕竟我也知道,不管是移动过去,还是移动回来,它本身并没有受到过什么摩擦以外的力。”
“那你的意思是?”
“小齐,刚才我的说法只是一个比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个有序的物质团去推动门,但这里不一样,所谓的门,其实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纯能构成的东西,我们甚至连它的形体都看不到,只能通过触碰,窥视一点它背后所连接的空间。你也知道物质,是可以被当作甚至转化作能量的,一克的物质转化出的纯能就可以将咱们这里炸平,所以说,物质本身其实就可以同时是开这扇门的手,也可以是开这扇门时所用的力(能量)反正最后随着物质的完全进入,门也会随之关闭,我们可以理解为它在关闭时已经将我们刚才所消耗的能量返还给我们了,否则,这里又没有像弹簧那样可以把推力带来的能量转化为内能那样的东西,‘空间膜’要是没有返还能量,那就应该一直保持‘工作’态,直到我们回来时将它重新关闭不是吗?”
陈教授听了徐文涛的发言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我觉得这个假设有道理,它既解决了我们制造的这片‘空间膜’为什么需要物质接触才能维持‘工作态’的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刚刚1号‘探测蜂’接触那团物质后就被溢出的高温物质毁伤。这个假设与刚刚小赵的‘空间膜’的不同性质假设结合起来,咱们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构想。”
“那下一步,怎么怎么办呢?”
“欸,别急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先再做几组实验看看嘛!先验证一下‘铁棒’是否是真的在移动过程中没有损失额外质量、能量,然后我们再派只‘探测蜂’进去观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