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害虫
第二天一大早,迟潇潇和秦翊,因为心里有事,也是早早就起来了。
迟康迟老爹坐在饭厅里,看着迟潇潇和秦翊吃着早饭。
迟老爹说道:“潇丫头,你跟你爹说,在离咱们这里六十里地的地方,就看到了成群的蝗虫?”
“是啊,也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等我们一会,马上吃好,我们赶马车去田地里看看去。”
迟老爹担忧的说道:“好,要是有蝗虫,那赶紧辣椒茄子能收多少收多少,哎,土豆和粮食,还有一个月才能收。”
家里爹娘爷奶都很重视,六个人赶了一个马车,两刻钟就到了自家的两百亩地的地头。
迟潇潇赶紧下来查看,茄子和辣椒秧子上,满树挂着果,秧子沉甸甸的特别招人喜欢。
她顺着辣椒拢,走在辣椒地里,淌过去,总能激起几只蚂蚱飞起来,还有很多小黑飞白粉虱之类的虫子飞起来。
看来不光有蚂蚱,还有别的飞虫。
“爷爷,看来蚂蚱已经不少了,咱们去山上的空地看看,蚂蚱喜欢在发黄变干的草地上繁殖。”
一行六人,又往山上走,现在正是五月中旬,天气开始热了起来。
虽然去年干旱,到了年尾,有了雨水,但是到今年现在,雨水还是没有往年正常年份多。
他们因为有手压井浇地,所以田地里都是绿油油的,但周围荒山上,很多草因为旱情都发黄了。
人趟过草地,会惊起很多蚂蚱飞起来。
这时候迟老爹才真的觉得问题严重,他活了大半辈子,每隔几年要闹一次大小蝗虫,他可是比谁都怕这个。
“爹,你赶紧去喊人,咱们先把辣椒和茄子的第一茬收回到家里。”
“哎。”迟康说完,赶紧去地里找庄头安排活计。
迟潇潇和秦翊觉得问题挺严重的,还是要找迟安平好好通通气,真要是蚂蚱多了,要几个村,甚至整个县城,一起想办法。
只是村子里灭了虫,还不行。
几个人商量了一下,秦翊干脆把迟安平用马车接了过来。
迟安平除了早年当过几年兵,也算是种了一辈子庄稼的。
他看到枯黄的草地上不断的有蝗虫飞起来,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潇丫头,幸亏你发现的早,咱们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三爷爷,你赶紧召集村里的领导还有几个兄弟村的领导来开会讨论吧。这也不是我们一个村子能灭了虫就完事的,蝗虫可是能飞来飞去的。”
“好,那我赶紧回去安排。”
秦翊又用马车把迟安平送回了村子。
迟潇潇心里有了基本的打算,趁着现在天还早,她准备去镇子上,买些东西回来。
很快,秦翊返回来,迟潇潇上了马车,跟着秦翊一起镇子上。
他们连镇子上的铺子都没时间去看一眼,就赶紧采买了一些东西。
买了很多卷油布纸,几大桶桐油和蜂蜜,去木工那里,买了很多薄木板和钉子,又买了好多卷蚊帐布纱布回来。
两人回到家,迟潇潇就动手,跟秦翊一起,做起了粘虫板和扑虫子的网扑。
“秦大哥,这个油布纸上,刷上桐油和蜂蜜的混合粘液,就做成了粘虫板,然后板子插在地里。
可能粘不住个头偏大的蝗虫,但是能粘住飞蛾等小虫子,可以控制住地里的蚜虫和白粉虱。
地里还要喷药,常用的茶树枯的水,草木灰,或者烟叶汁液,可以杀一部分小虫子。”
秦翊用钉子把油布纸固定在薄木板上,他问道:“那蝗虫,就用网扑是吗?那要多少人,扑多久才能扑的完虫子?大人小孩都要去扑虫子了。”
迟潇潇胸有成竹的笑了笑,“秦大哥,扑虫子只是辅助,我们还有大杀器呢。你忘了,咱们村里有两万只一年龄的麻鸭,还有两万只三个月大的小麻鸭,隔壁四个兄弟村,每个村起码也有两万只鸭子呢。”
秦翊这才了解了她的用意,“你的意思,鸭子可以吃掉蝗虫?但是人也不能闲着,边看管鸭子,边扑虫子。”
迟潇潇点点头,说道:“是啊。咱们做好几个粘虫板和网扑,就带着咱家的两百只鸭子,去土豆辣椒茄子地里试试去。”
“这么多鸭子怎么弄到地里去?”
她发愁的说道:“这也是个大问题,这次先靠手捉吧,以后想办法做个笼车,用个牛拉过去。”
他俩做好了几个粘虫板和网扑,这时候迟康回来送第一批采摘的辣椒了。
他们几个一起把鸭子捉到十来个箩筐里,几个牛车把鸭子运到了地里。
一百亩地放一百只鸭子。
鸭子一进到菜地里,顿时欢快的叫了起来,开始钻进地里吃起了虫子。
迟康拿着网扑,竟然一会,就捕到了几十只蚂蚱。
迟潇潇对迟康说道:“爹,你现在知道蝗虫的密度很大了吧,一会就捉了这么多。”
迟康知道问题严重了,赶紧放下网扑,去喊人摘辣椒,把隔壁几家闲在家里的人,都雇来摘辣椒。
迟潇潇看着粘虫板,上面一个时辰,已经粘了不少虫子了。
“潇潇,真的粘了不少虫子,你就是有办法。”
“嗯,这粘虫板,就是效果慢了点,但是省事儿。现在头疼的,还是蝗虫。咱们就紧盯着这些鸭子,看鸭子能不能吃到蝗虫吧。”
“好。”
于是他俩,就一直跟着鸭子,大概数下某只鸭子某个时间段,能吃到几个蝗虫。
果然,鸭子见到蝗虫,嘴巴就上去捉,有些成虫跑的飞快,飞起来,又落到另外的地方,被别的鸭子正好吃到了嘴里。
鸭子似乎也没个饱,一直捉一直吃,边吃边拉。
迟潇潇算了下,鸭子一天吃七八十只虫子没问题。
这样村里四万只鸭子,好家伙,每天食量惊人啊。
而且鸭子放出来,连饲料都省了,也不用给水,就是捡鸭蛋比较麻烦了。
忙活到天快黑了,迟康等一合计,派了两个长工晚上在地头守着鸭子和菜地,鸭子就不收回家了。
等他们回家的时候,五个村里的领导们都等在他家门口了。
迟康把二十几个人都请到了正屋里头,招待大家吃晚饭,就着灯光,商量着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