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喜上加喜
迟康家盖大瓦房这件事情,最高兴的就是迟老爹。
他每天除了早晚下地查看指挥一番之外,就在工地转悠好几次,时不时还问这问那,给点建议。
工头谢师傅也是很尊重他的意见的,哪怕他说的不对,也会耐心的给他解释原因。
迟老爹两三天的时间,竟然和谢师傅称兄道弟了。
迟老爹正在工地帮忙干活,这时候三爷爷家的二儿子迟承泽跑了过来,来找他。
迟承泽最近跟着镖局,押送了几次草纸去书南城。
他看到迟老爹,赶紧跑上前去,激动的说着,“叔,你家大孙子考上秀才啦,迟辰阳考上秀才了,他才十六岁,以后可就是秀才老爷了。”
迟老爹一愣,僵硬的脸就慢慢的笑开了花,“真的呀,迟辰阳真的考上了。”
“是的,已经放榜了,过几天县衙的公差就会送来喜报。”
“哎呦呦,他爹考了一辈子都没考上,咋他考了一次就考上了。我迟家,真的出了秀才了。”
迟老爹激动的不行,他自己也是读了几年书的,从他那一代熬到现在第三代了,几十年,终于家里出了个秀才,还是长子长孙。
周围盖房子的人,无不走过来庆贺沾沾喜气,说着,恭喜啊,喜上加喜啊。
盖房子可是一大喜,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两次的。有的人一辈子也攒不起一套可以传给后代的大瓦房。
更别说这边,边盖房子,边得到家里的子弟中了秀才的消息。
过了一会,迟潇潇家里也知道了消息。
大家都为迟辰阳感到高兴。
迟家同气连枝,终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迟老爹返回到迟潇潇家的小院,把所有家人都招了来,通知这个好消息。
迟潇潇上前,说道,“爷爷,刚才我们已经得到消息了。辰阳哥哥大后天就回到崖湾村了,到时候咱家里可以好好摆几桌庆贺一下。”
“要的要的。还要给报喜的县衙准备好红包,老太婆啊,你可别忘记了啊。”
迟老爹说完,看着迟老太。
迟老太也是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应道,“忘不了,我这就去准备几个,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迟康过了一会也跑回来,说是已经派人通知迟昌了。等到迟辰阳回来,就在迟康家办酒就行了。
迟老爹也没意见,现在迟辰阳的爹不管事儿,她娘几乎不回崖湾村。
这么大的事情,迟康作为亲叔叔,负责操持也是一样的。
“到时候把瑞儿也喊回来,让他也沾沾喜气,哥哥做了好榜样,下个就看瑞儿的了。”
迟潇潇撇撇嘴,她想着,瑞儿还早,可能迟辰阳中了举人,瑞儿还在考童生,他可比迟辰阳小五岁。
想不到迟辰阳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十六岁说早不早,说晚不晚,但相对来说,十六岁考中秀才,那也是同辈里拔尖的人了。
整个崖湾村,目前就迟辰阳一个新秀才,以前的老秀才都好几十了,已经移居到镇子里去了,都不再算崖湾村的人了。
迟辰阳中秀才,也是全村的大事件。
最近迟老二家在村里一家独秀,现在迟辰阳终于给迟老大家扳回来一局,也是个争气的孩子。
躺赢的人可是迟老爹两口子,再也没有比那老两口更开心的人了。
迟潇潇肯定不会嫉妒恨什么的?她对迟辰阳可是一点敌意也没有,她也觉得这个是她全家的大喜事。
……
迟辰阳是跟着县衙的官差一起回的崖湾村,官差更是走到崖湾村的村口就在敲锣。
迟安平这几日每天都差人在村口等着了。
远远听到敲锣的声音,跑腿的后生沿路就在喊,“报喜的官差来了,报喜的官差来了!”
然后沿路一群小孩也在跟着跑,越跑越多,小孩子就是爱凑热闹。
这些小孩都是六岁以下的,六岁以上的小孩全部都老老实实上学去了。
虽然学校还没建好,但迟潇潇总是有办法,叫他们上预备班嘛。
在空地上,竹子稻草搭几个遮阳挡雨的长棚子,搬些凳子,就是个简易的读书教学的地方,让孩子们先适应适应。
请的几个教书先生,也是镇子上口碑比较好的老秀才。
老秀才们暂住在招待所,未来学堂建好了,也会有比较好的教职工家属院的。
到时候老秀才们的家人也接来,就可以在这里安心教学了。
很多家长不但因为学费书本费全免让孩子上学,更是因为管一顿午饭的吸引力太大了。
半大小子可以吃穷老子,你懂的。
而且一个孩子上学,每个月得五个工分。
就是这个孩子不上学,在家里干农活的话,每个月也不一定能挣得来五个工分的银钱的。
而且不分男孩女孩,有一个算一个。不过男孩女孩是各自分班的。
所以傻子才不送孩子上学堂,不上学的都是傻子,不上白不上。
现在村里,大白天的可见不到六岁以上的儿童。
迟潇潇还想着,迟辰阳给大家开了个好头,改天一定要请他去给孩子们讲讲话,立个标杆,做个榜样。
按照这种教育普及力度,未来崖湾村出秀才,也不再是稀奇事儿。
……
迟辰阳不骄不躁,神情淡定的跟着官差一起,走在崖湾村的大路上。
路上都是道喜的乡亲们,迟辰阳就拱着手,一路说着感谢的话。
迟安平带着一帮族老,和迟老爹一家人,朝着官差们迎了上来。
迟安平代表全村,跟官差说着场面话,官差报了喜,迟老爹上前给了红包。
然后就是一阵客套,官差们走完了流程仪式,就在众人的欢送下回镇子上去了。
剩下的就是崖湾村人自己的欢腾了。
所有的崖湾村村民,自发的去迟潇潇家新买的地那边,那边搭了棚子做流水席。
先去先吃,反正都有份。
村子出一部分银子,剩下的就是迟康垫了。
不仅是为迟辰阳贺喜,也是感谢村里父老乡亲对迟老爹全家的照顾。
在那个年代,没有人可以离了宗亲和乡亲们,单打独斗的立世的。
要互相扶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