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姜家男人
姜楚楠回过神,松开大掌,像安抚似的抚摸着她的背,无声表达着歉意。
“小若,以后你去山里,凡是能吃的,你都摘回来吧。”
姜楚楠终于谈起了正事。
眼下也不知如何告诉她,以后的日子会有多艰难。
只能委婉地提醒,多储存些能吃的,多囤点粮食,才能活的长久。
施若若忽听此言,不免疑惑。
一般村里人就算再缺吃的,有些东西也会被人嫌弃的。
比如苦菜。
吃在嘴里都是苦味,尽管能吃,可大部分村民碰都不碰。
如果说能吃的全都带回来,那是在极度缺粮的情况下。
就像十年前。
她还记得那年干旱,大地干裂,一片焦土。
地里没有收成,粮食吃完后,大家开始还能在山上找到吃的,后来连树皮都被剥光了。
最后走投无路时,有人开始卖儿卖女,只求有一口饭吃。
当时饿死在路边的人,多不胜数,还出现了易子而食的现象。
在阴暗的角落里,不知上演了多少人间惨剧。
那一年她十岁,差点被活活饿死。
施若若至今还记得饥饿是何种滋味,那种深入骨髓的饥饿感,让人刻骨铭心。
“相公,难道咱这边和东面一样会有天灾?”
想到有这种可能,她翻身过来双手紧紧抓住他的前襟,迫切想要知道答案。
姜楚楠瞳孔紧缩。
没想到仅凭一句话,她就猜到了。
现在知道也好,至少能做好准备,不像前世活的那般绝望。
“有。”
施若若得到确切的答案,反而对此产生了怀疑。
按理说最近天气没有半点异常,他怎么就这么肯定会有天灾呢?
“相公,你是从何得知的?”
不怪自己不相信他,任谁忽然说未来有天灾,都会被当成妖言祸众的神经病。
“爹说的,他让咱们早做准备。”姜楚楠早料到她会有此一问。
下午的时候,他编了个谎言。
告诉自家老子,在山里打猎时,发觉动物们很不对劲,似乎都在拼命抓捕猎物,就连狼群也出来了。
这种反常行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都没有透露出更多的信息,姜老汉已经猜到了天灾上面。
他活了大半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眼见东面旱的寸土不生,流民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到了这边。
姜老汉心里也一直隐隐不安。
“不管怎样,咱先偷偷多买些粮食回来放在地窖里。”
姜楚楠记得当时爹是这么说的,当自己问要不要告诉村里人时。
立刻遭到他的强烈反对,按他的说法。
“到时候预言没有成真,岂不闹了大笑话。
到时又来责怪我们空口白话,落的里外不是人。
再说村里老人心里有数,不会一点准备也没有的。”
“咱还是等有些苗头,再告诉他们也不迟,到那时咱家粮食也存够了。”
姜楚楠知道他说的对。
人心是把双刃剑,善与恶都在一念之间,还是谨慎点为好。
施若若听他这样说,才没有多问。
在她眼里,公爹做什么事,都是有成算的。
他既然如此说,那必定有迹可循。
“夜深了,睡吧。”
姜楚楠将她冰冷的脚,放在自己身上,又掖好被角,才重新搂住她的腰身躺下。
施若若只感到浑身暖洋洋的,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二日清晨,施若若匆匆吃了饭,提起背篓就走。
“记得早点回来。”
姜楚楠头也不抬地提醒,他这会正坐在太阳底下编篾笼。
“娘亲,小星会想你的。”
姜天星“蹬蹬蹬”跑到她身边,撒娇地扯了扯衣角。
眼睛忽闪忽闪的,像是天上的星星。
施若若被萌得不要不要的,有些不想走了。
最后还是理智占了上风,她今天要去找毛竹笋,都和嫂子们约好了。
施若若刚打开院门,就见她们站在门外正打算敲门。
三人相视一笑。
“大嫂、二嫂,还真是巧,那我们早点上山吧。”
于是妯娌三人并肩前行。
她们小心地在荆棘茂密的林间穿梭,一柱香后终于到了这片竹林。
“二位嫂子,咱们开干吧。”
施若若扛着锄头,脚下生风,有些迫不及待地奔向竹林。
“弟妹,你小心脚下。”杨菊看着她的背影,急忙出声提醒。
她还没见过这样的弟妹,似乎比以前伶俐了不少。
施若若现在满心满眼都是竹笋,遇到了使劲拔,很快竹林里响起一阵咔咔咔不绝于耳的声音。
这种酸爽的感觉,真带劲。
她最喜欢听拔竹笋的声音,特别有成就感。
将这片小尖笋拔完,已经有了半背篓,幸亏带了布袋过来,要不然都没地方装了。
一个时辰的功夫,小尖笋,毛竹笋也挖了不少,堆的满地都是。
“嫂子,咱先喝口水歇歇吧。”
施若若都累的不想挖了,于是找了个空地方将毛竹笋剥出来。
她可不想背这些笋壳回去。
杨菊两人也累的够呛,纷纷停下来剥笋子。
“弟妹,这个地方找的真好,笋子特别多。
“我之前跟着村里人去的竹林,几乎没有,都被人采光了,更别说这么大的。”
杨菊举起手里的毛竹笋,笑的一脸灿烂。
周大妮也点头附和:“不仅长的好,种类也挺多的。”
她拿起雷笋麻利地剥出来放进背篓里。
“我看时辰也不早了,等剥完咱先回去,明日再来。”
施若若抿嘴一笑,她也没想到这里会有这么多,算是个意外的惊喜。
“背篓和布袋都装满了,是得回去,再挖咱都背不动。”
杨菊笑的合不拢嘴,今天虽然累,但收获满满。
大家纷纷加快了手里的动作,很快拿起各自的背篓下山。
“弟妹,你将布袋给我,我帮你拿着。”
周大妮说着伸出手,她干惯了农活,这点重量能提的动。
可弟妹就不一样了,在娘家是个受宠的,嫁进姜家后,三弟又护着,重活累活都没干过。
这次若不是他伤着腿,肯定不会让弟妹上山的。
即便这样,三弟昨日还让公爹嘱咐她们多帮衬些。
哎,就没见过这么疼媳妇的人。
好在自家相公对她也不错,不然非得嫉妒死她。
“是啊,是啊,大嫂,你帮我把布袋拿着,我帮弟妹拿背篓,那东西重。”
杨菊将手里的布袋往她手上一塞,转身去拿背篓。
弟妹身子弱,要护着些,再说公爹都嘱咐好几遍了,不帮也不行。
施若若见她过来,忙闪身躲开。
开什么玩笑,她俩身上的东西比她的还多,再让她们帮忙,那成什么样了。
“嫂子,我背的动,就不劳烦你们了。”
她干笑一声,就算背不动,撑也要撑到家,绝不能给她们增加负担。
“那行,背不动就吱一声。”周大妮瞧了眼她的脸色,也不强求。
几人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异常艰难,比来时可费劲多了。
主要是身上的东西越背越重,累的汗流浃背。
“咱在这里歇会。”
杨菊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想将身上的夹袄脱了,可又怕着凉,只得作罢。
施若若放下背篓,只觉得口干舌燥,她拿起竹筒喝了口水,惊诧地看着前面的人。
“大嫂,你摘苦菜干嘛?”
“相公说遇上能吃的都摘回家晒干。”
周大妮手脚麻利,就这会功夫摘了不少。
杨菊也蹲下身去摘:“哈哈,巧了,昨晚大河也说了这话。”
施若若直想捂脸,敢情昨晚姜家男人都私下开大会,还真是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