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行者见云起 > 第25章 创始人与资本的会谈,放权的利与忧

第25章 创始人与资本的会谈,放权的利与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崔彩知道苏孟刚从疯人院逃出来,就是柳掬月透露了信息,差点让苏孟给南漉精神卫生院带走,因此,崔彩当时就以未预约将她拒之门外,没想到她又跟到这里来了。

    “孟哥,听崔助理说你在忙,原来是在接待贵客啊。”她笑着说道,看了一眼李水月,热情地招呼道:“李哥,好!正想哪天再去向你请教,没想到今天这么巧哦。”

    ”嗯 ,是挺巧,怕不是柳总成心跟着的吧。“崔彩才不给她脸,抢着说了。

    柳掬月的笑僵了一下,马上媚笑道:”相逢不如偶遇,不如一起吃个饭吧?“

    苏孟受不了她的礼貌性笑容,真是一副商女德性!她这样一说,苏孟也不好说什么,得让客人李水月先表态了。

    李水月大方地说:”今天是苏总地盘,看苏总安排,我客随主便。“

    苏孟见李水月这么说,便说道:”今天柳总想吃什么,我请!来,大伟,给我们柳总安排好。“苏孟常来这餐厅,服务生大伟看到苏孟的眼色,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大伟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将柳掬月安排到了旁边,她跺了一下脚,气得胸都抖了抖,来到了旁边桌子坐下。

    苏孟这是请柳掬月吃饭,不失礼貌,但不是大家一起吃饭!

    崔彩一副得胜的姿态,跟着苏孟、李水月进入了包间。

    苏孟将菜单交给李水月,让客人先点菜。李水月客气地把菜单子给了崔彩,绅士地说女士优先,便让崔彩安排了起来。

    崔彩简单地招呼了几句,很快又进入了平和愉快的氛围。

    ”星海国现在算是世界中心,是世界经济政治的领导者,可是百年前,它也不过是一个附庸小国,为什么它能有如此巨大的发展?“李水月随意说道。

    ”它地理位置独特,独立战争之外,成为战胜国,捞取战争红利。“苏孟随口说道,”好的发展条件,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苏兄开玩笑了吧,与它同为印大洲并且相邻的索尔墨,地理位置一样,却是个稀烂的国家。”李水月笑着说,“索尔墨也一直独立战争之外,却没捞到什么战争红利。”

    “星海国自由民主,更利于商业科技的发展,是这样的吗?”崔彩试着插上一句。

    “是啊,这种氛围,可以吸引各方人才与资本,的确有利于国家发展进步的。”李水月认同地说道,又看了看苏孟。

    “星海国崛起过程中,前后三位英明的领导人,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当下星海国对科技与人才的重视,也是秉承了近百年的传统。他们为了招徕人才用尽手段,哪怕是犯有战争罪的科学家,他们也要保下来,收归已用,宣称科学无罪。现在要想入籍星海国很难,但只要是各国的精英,则各种送钱送车吸引其移民,咱们国家赴星海国求学的,好多人才都移民了。” 苏孟深知当下星海国凭借科技领先,正将世界变成它的工厂。

    “有人说它是个移民国家,它的包容、一流的科创环境,对世界精英们来说很有吸引力,也有人说,星海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精英组成的利益联合体,它能吸引精英成为它的一部分。”李水月说道:“当然,现在许多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才计划,吸引人才,推动科技进步。”

    “是啊,良禽择木而栖,人才外流并不是星海国的错。在某些国家,讲究家世背景,科学家反倒生计艰难,若不移民星海国,根本就出不了科研的成果。”苏孟不无感慨道,“好在我国也出了位伟人,在数十年前提出了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为本的国策,才有了今日的世界地位。”

    李水月说:‘其实,这些都是摆在台面上的,内在驱动力才是重点,你说呢?”

    苏孟若有所思,肯定地说,“是啊,内在的机制才是发动机,这无可否认。”

    “我们无法回避的是,星海国的三权分立是它有今天的内在的机制,这一套制度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性,你说呢?” 李水月问道。

    “是的,看不出李兄对这方面颇有研究啊。” 苏孟对于这点是认同的,凡是外因,皆需内因才能起作用。

    “有时看这些国家的发展变迁,对企业的成长管理也有启迪,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一家公司,权力利益过于集中,它便无法吸引到大量人才与资金,也没办法取得巨大且快速的发展。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公司,别人凭什么为你奋斗!打工只是为了钱,就不会有太强的创造力。你进入智能安全领域的计划,我很看好,但是在这个赛道,你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去跑赢呢?”李水月继续说道。

    苏孟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权力与利益分到了更多人,可以保证公平以及共同奋斗,但是星海国的三权分立也曾带来了巨大的内耗,若不是出现了一位强有力的领导,只怕现在它早已分裂。在过去近百年里,它是正确的,但不表示它将来也是正确的,何况三权分立并不是一个组织团体发展起来的唯一道路,也有一些国家不走这条路,仍然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苏孟知道许多人会落入这样的思维陷阱,即认为某种方式是对的,那么与之相抵触便是不对的。他们不知道一道题有时会有多种解法,你这样做是对的,我不这样做是可以解开的。

    崔彩听两人如此说道,觉得不可思议,又都合情合理。

    “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要有人才与资本不断地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有更广阔的市场与空间。人才与资本进来的过程中,得有足够的权力与利益相匹配,不然资本与人才转投对手呢?希望苏兄好好考虑,用其他方式来发展是否会绕太远,错失了机会!” 李水月向苏孟说明了他大致的想法。

    “一个和尚有水吃,三个和尚没有水吃,制度上来说大家创造了价值都能共享,有共同奋斗的理由,但总有人想不劳而获吃别人的,就算建立了责任绩效,难保这个考核标准就没露洞,况且分权就容易有山头,影响给组织效率啊” 。苏孟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苏兄说的是,只有商业帝国,没有商业共和国,对吧。但现在商业迭代太快了,单一的决策人,会有很多风险,独裁公司的创造力不足,是难以适应科技领域的。百年老字号可以家族独掌,因为它不需要什么技术创新,但科技企业呢?” 李水月说完停了下来,看向苏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