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行者见云起 > 第20章 买了张入场券,值得吗?

第20章 买了张入场券,值得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猛红集团在平陆市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试产,资金上已实现了正流向。

    现在是一个科技爆发的年代,如不进取,则三五年内就会落后。苏孟决定开发智能信息安全产品,在这个新行业建立自己的品牌,相对来说更容易些,且将来空间巨大。

    当然,他的这个想法,还需要一些支持性因素出现才行,不然贸然进行,那风险就巨大了。苏孟需要去星海国找一些这个领域的对标公司,看一下它们是怎么干的,如果有条件再挖点人。

    现在知名的头部网络三巨头,其实都去星海国借鉴过,然后再回来重走一遍。他们的创始人仿佛穿越人一般有远见,那是他们真的看过某种形式的未来,星海国在某些领域的确比汉国领先3-5年,那往往就是汉国接下的发展趋势啊。

    智能信息安全现在最知名的公司是光甲科技,总部就在星海国的卢可比市世界光电园。这家公司已经为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提供动态安全服务了,并且已经有针对个人智能管家的产品面世,但是它在汉国不为人知,它还没有开拓汉国市场。

    苏孟可是花了不少心思,通过自己启思大学校友会,及庞少军的渠道才知道这家公司的存在。

    过去,青橙科技刚开始也不被看好,后来白阳国的投资牛人李大正,嗅得商机,低位参股并取得了青橙科技在白阳国的代理权。此后,大家都知道的,青橙科技成为现象级科技公司,市值狂涨,产品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李大正也成为了白阳国首富。

    科技趋势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在不如别人的时候给别人打工,向别人学习,这样,才会有机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去一较长短。

    光甲科技在卢可比,与约沃市相邻。苏孟通过猛红集团在约沃市的公司平台,开始重点关注从光甲科技流出的人才,并且付高额的佣金,试图去挖一些它们的人。

    苏孟的这一招,属于正常的商业操作,也并未引起光甲科技的在意,毕竟现在高科技型公司的核心人才,都戴上了利益一致的金手铐,他们是不会跳槽的。但是,这一番操作,苏孟还是知道了光甲科技的一些内部信息。

    光甲科技有多项智能安全技术,对客户个人线上隐私及数字资产领域,有极佳安全防护功能。现在网络化数字化越来越普及,将来会大有市场。它们准备开发一套应用,直接接触目标受众群体。

    很多用户通过浏览一些信息或移动设备会泄露行踪,这项技术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虚拟化,这样对方就看不到用户的信息,只有授权了才能展示用户的这些隐私,而且它的动态识别能力极强,这是纯技术类产品,一般企业也无法介入,将来市场会很大。

    苏孟明白自身目前的技术储备,完全没有能力介入这一市场,但是谈合作总可以吧。他的想法是先入局,日后若有实体产品的话,猛红集团再介入,以它在汉国的制造能力与商业关系,做一个好产品占一个品牌位,还是可以做到的。

    光甲科技由于新品即将上线,为保障后期运维成本,也开启了新一轮融资,它放出10的股份,试图引进50亿资金。对于这样一个盈利能力还不太强的公司,给予这么高的估值有点让人匪夷所思,所以投资人有些犹豫。

    1股份就要5亿,这还是未上市公司啊。

    光甲科技的创始人对自己的公司过于自信,并没有太多的让步。

    苏孟就这项投资,召集了总裁办的人员,开了一个小会。大部分的人员,对于这样投资的估值是不认可的,他们认为20亿,10的股权,才是值得的交易。

    ”再好的公司也有一个价格,价格太高,并不会影响公司,但是会降低它的投资价值。“符金纬说道。

    ”是啊,这个价码太贵,我看是不是要再谈下,他们这是漫天要价。“李子红也附意道。

    苏孟确定要入局,但是他没想到入场券这么贵。

    猛红集团的海外业务一直由郑有亮运营,便在他的联络下,苏孟与光甲科技的创始人梅威瑟见面详谈。

    这次会谈持续四十多分钟,谁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谈的。苏孟在大额投资面前还是保持了一定的谨慎,可是他与梅威瑟谈毕,猛红集团最终确认了以20亿参股4。貌似这次会谈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与利益,光甲科技的融资条件没有丝毫的让步。

    与此同时,令苏孟感到意外地是猛红集团近期股价的变化。苏孟谈完入股的事宜后,便赶紧地启程回泊水市去了。

    在飞机上,他还在思考,猛红集团的股价是怎样从100左右又涨了200元的,就算做为公司的实控人,他也觉得这个估值有点高了。对方如此拉高股份意欲何为?是钱以生钱的恶意炒作,还是有人就那么笃定公司未来的发展?真是太疯狂了!

    他飞机一落入泊水市机场后,就马上让董秘申请去查最近的十大新股东变化,近期如此巨大的价格波动,必然伴随有股东的变化!董秘还没申请查出十大新股东,夷希投资的调研请求就发来了。

    苏孟也正想会一会,看这是何方神圣,先弄清楚对方的打算。他亲自出席了对方的调研会,也是对夷希投资的重视与尊重。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市场上对夷希资本的投资理念还是颇有争议的,但是它的投资收益却堪称传奇。

    夷希资本的代表让苏孟有些意外,但很快也明白了,夷希资本作为知名的产业资本,必须要有一个能力名望堪当的人来掌舵,才能服众,李水月虽说年轻,却早已成科技圈的风投一哥,由他掌舵倒也合乎情理。

    “没想到我们这快就相见了。”苏孟笑着打招呼。

    “是啊,一直想请苏总聊一聊,没想到苏总太忙。”李水月说,“看到苏总回来了,特意过来一聚。”

    “哪里,要是李总组局,就算是忙,那也不忙了。”苏孟干脆地说。

    两人也很快进入正题了。

    “李总,这次投资是短期赚一笔钱,还是看好猛红集团的未来呢?” 苏孟还是要弄清楚夷希资本进来的意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