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真爱还是脑残,这真是个难题
而之后的日子里,天上的仙家陆续知道了董永之前种的地是村里大户的,他和鱼日这么大的两个大小伙子活到了这么大了,唯一的家财就只有盖起来的简陋的破屋子。
但凡勤快一点,出去做工攒下钱来也不至于把日子过成这样,不思上进就算了,还经常把自己赚到的那一点可怜的钱财拿去养活其他的人。
小孩子们也就算了,大孩子们也日日玩耍,偶尔天气好的时候,带着小孩子们去捡一点树枝回去当柴火;
若是不想干或者是天气热了冷了,就只会疯玩;
还有一个整日里在家里做玩具和各色发明的鱼日,明明成年了,可不到家里揭不开锅了,是万万不会放下自己的‘奇思妙想’去受气打工的。
本来对鱼日还有些好感的四公主,在看到他的一系列做派以后,也有些蹙眉。
但是这一切都在族长送来的那一箱子的金银过来以后,骤然发生了改变,先是家里的房子被从里到外整修了一遍,毕竟家里要办喜事了。
鱼日甚至为了让紫儿有事做,美其名曰不那么难过,和董永一合计就给紫儿买了一台织布机,让紫儿在家里织布。
而鱼日看董永有钱了,更是放心大胆的制造他的新想法——飞天机;
想要上到天宫寻找他朝思暮想的小仙女,四公主被他的想法感动的恨不能直接下凡去,被其他几个看得明白的姐妹拉住了。
“四妹,你疯了吗?
你别忘了这钱是怎么来的,七妹已经过得够苦了,你也要下凡去受苦吗?”
“就是啊四姐,你看看他不靠谱的样子,身无分文,也没有一技之长,到时候下凡了以后,你们怎么生活,难道要靠着春喜的家产过活吗?”
“你们没有被人记到心上,是不会明白这种被人惦记的甜蜜的,我不跟你们说了,我去找母后。”
‘被人惦记的甜蜜’?想得美,撑死了是一次古代拐卖少女成功了的案子,毕竟,这两个脑残少女被甜言蜜语蛊惑的恨不能立时随他下凡。
王母看着四公主跪在自己的面前说要下凡和鱼日成亲,一头雾水。
“绿儿,你前日不是还说紫儿下凡纯属胡闹吗?怎么今日又要下凡了?”
“母后,鱼日记着女儿,女儿也想和七妹一样,和自己心爱之人相守到老。”
绿儿说到最后,脸上莫名其妙的透露出了一丝红晕,王母不由得扼腕,也只好同意了她的请求。
随即就是散法力、剔仙骨、封记忆,然后恢复到了正常女子的体质后,直接投放到下界。
其他的五位公主在殿外看着七公主和四公主为了凡人前仆后继的下凡,心里有些说不出的疑惑。
王母看着其他的几位公主,也没有非要她们说什么做什么,而是让她们继续去看着下界的情况。
自己则是去了禁地。
“宿主,你现在去禁地,就不好玩了。”
“什么好玩不好玩的,我好不容易又来了一次,当然是提前把自己的法力库存准备充足啊,要不然跟之前一样,一穿书发现是个仙侠世界或者是神魔世界,结果自己的法力可怜的要命;
那岂不是太惨了些,再说了,阴蚀王也算是反派了,总不能为了所谓的好玩,就让下界的凡人遭受无妄之灾吧。”
“说白了,你就是为了人家的法力呗,你这个法力贩子。”
“嘘,我这是为了三界的和平,为了民族的大义。冷静点,准备接收源源不断的法力吧。”
扫把星正在打扫禁地外面的空地,王母看到后,立刻隐身,随后成功的进入禁地里;
阴蚀王感受到有外人进入禁地,连忙把自己的化身小御厨给藏了起来。
可是王母是谁啊,先是隐身把小御厨的法力吸干了以后,直接就对黑洞里的阴蚀王下手了。
“啊——你是谁?谁在吸我的法力!
大胆,还不停下!”
王母可不是那种死于话多的反派,直接不停手的把所有的法力吸干了,一句话都没有说,依旧是隐身的状态,扬长而去。
徒留阴蚀王一个在黑洞里面跳脚,胡乱猜想到底是谁算计了他。毕竟他是绝对不会想到王母居然会吸星大法,还特地隐身吸了他所有的法力。
王母的动作很快,刚好是换班的时候,趁着天兵换班,隐身回到了自己的宫殿里,差点被等在自己宫殿外面的赤脚大仙吓死。
“娘娘,赤脚大仙到了。”
“请他到正殿。”
“是。”
等到王母收拾利索以后,出去见赤脚大仙的时候,只见赤脚大仙的脸上一脸的不赞同。
“大仙这是怎么了?突然造访,所谓何事?”
“娘娘,我听说您把四公主也放下凡尘了?”
“是啊,她非要效仿七公主,本宫也只好同意了。
毕竟有些苦还得是自己受过,有些亏还得是自己吃过,才能长大;
旁人说得就算再多,也比不上自己走一遭。
更何况,若是能把未了的尘缘早早了结,安然的渡过了情劫,日后也少了许多的麻烦。”
“娘娘思虑周全,倒是老夫想多了。”
“若非有大仙时时警醒督促,本宫也不能完全的参透这其中的奥义。”
赤脚大仙看王母已经参透,便不再多言。
而其他的五位公主和诸位仙家依旧看着凡间四公主和七公主的日常,真的是男仙羡慕,女仙流泪。
“七公主也太惨了吧?
丈夫纳了有钱的小妾,她还要在那一间屋子里织布,实在是太让人生气了。”
“生什么气呀?这都是七公主自愿的。
再说了,人家小妾陪嫁的那么多钱。七公主不也是享受了吗?干嘛说的好像七公主遭了多大罪,吃了多大亏一样?”
“你们男人也太无耻了!
这个董永用小妾的钱开布庄,让大老婆去织布。
合着他什么都没有付出,白得了两个漂亮姑娘和一堆的家产不说,还有满乡里的好名声,真是把软饭硬吃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