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唐风云再起日不落 > 第82章 剿匪,整顿官吏

第82章 剿匪,整顿官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马邑郡的事情持续发酵…

    报社的人闻风而起,席卷北地………

    “卖报~……卖报嘞~……马邑郡官员官匪勾结倒卖赈灾粮已伏法…”

    “什么~……这朗朗乾坤还有这样的事…”

    “唉,我也不相信啊,可这是事实啊…”

    “给我来一份~…”

    “给我也来一份~……”~~~~

    “我~……”

    “都有,一个一个的来~……”

    …………

    “大王,现在马邑郡的事已经人尽皆知…”身体康健的杜如晦急匆匆的入宫拜见…

    “现在获得消息的途径多了,消息灵通,他们迟早会知道的,防民如防川,防不胜防,杜相来不会只是说这件事情吧…”

    “嗯,大王说的是,臣并不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洛阳“会贤居”那边传来消息了,五姓七望想要让长安的世家子弟弹劾大王您~…”

    “哦,毕竟是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白花花的大米面粉可金贵着呢,晋阳虽然有小规模种植但被父皇立为皇庄严格派人把控,父皇向世家借粮多次提起交换条件,在这件事情上父亲是不会被人要挟的,毕竟民以食为天,有粮在手,说话有底气,掀桌子便有机会…”

    “大王的意思是不用理睬…”

    “对的,他们越是在这件事情上弹劾于我,父皇要么敷衍草草了事,重一点不过是罚一下俸禄,闭门思过,但父皇越会知道谁是世家的人了,这些人以后怕是要远离朝堂了,哈哈哈~……”

    “希望如此,还有就是剿匪一事…”

    “嗯,尉迟恭那边怎么样了…~”

    “尉迟将军那里,哈哈哈…到的时候已经听说了马邑郡的事,一到楼烦赈灾现场发觉有些年轻且衣着干净红光满面的押走盘查,甚至令人在米粥放有沙石,但凡有人吃不下怒骂的立刻带走,害怕的只能忍气吞声,一连几天实在是忍不住了被带走了,原本空荡许多的新监狱里多了不少人气,在盘问之下得出他们是流民落草为寇后来又有不少各反王手下残兵败将流难加入

    人多了胆子也大了,听闻楼烦在赈灾施行便想混在其中讨口饭吃,但不是长久之计,饱暖思淫欲,便想着煽动难民趁机夺城自立,但是没能成功,便想着闹事闹大把当官的引出来杀官夺城,而杀官追反都是死罪那些难民许些好处必定会追随,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做便被抓了…

    大王,尉迟将军已经亲自领兵去剿灭山匪了…有尉迟将坐镇,大可放心,不日便会有消息了…毕竟边境线漫长无垠

    “告诉尉迟恭,薛礼以及其他各塞驻军这些流匪是流难而来,只要有流民有人挨饿就会有匪,不要管关中的管辖问题,直接给我以边境线为底向外三十里范围内打击土匪保证三十里安全区,犯案逃出或主寨在三十里外的交由特种部队处理,让他们再也不敢伸手…”

    “喏~…”

    “还有大理寺督察组也到了楼烦,便召集各司官员询问探查也抓了不少贪官污吏…”

    “哼,这才多久贫官污吏便盛行开来,边塞要地如此,那京中腹地岂不是横行…”

    “大王,这也是人性如此,大王治下繁华富庶,歌舞升平,放荡自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些官员无所事事饱暖思淫欲,奢靡,只能…”

    “给他们的俸禄难道不丰厚,北地官员一月最低所拿俸禄五百两文银也是百姓人家最低收入的十倍足够他们生活享乐挥霍,这还没有算各种补贴嘉奖,高者更甚…

    他们还不满足,他们不是喜欢和关中官吏文人自比吗,那他们也不看看关中那些拿着几千文铜钱官吏食不果腹的文人是如何做的,他们读的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大王息怒,人欲无穷无尽啊…”

    “不行,那也不能放任之,难道等到礼崩乐坏吗?”

    “臣不是这个意思…”

    “传旨大理寺告诉他们凡是贪污受贿的官员,不拦阻报社拍照采访上报公之于众,并且载入他出生地所县志,每年一评比,哪个县的人贪污腐败的最多送牌匾“污吏之乡”还得上报…

    另外让报社多报道些关中廉政爱民,守礼奉公的官史无论官史大小,我北方同样如此,不能让好官难为寸步难行,贪官污吏肆意妄为平步青云…

    他们不是要名吗我给了,是黑是红全凭他们自己的造化,还有大理寺司职繁重,另开“廉政署”整合御史台,他们不是喜欢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这个,给他们更广的舞台别只局限于朝堂之上,自己去查去找……

    由河北太守窦建德任署长,侍郎特赐正一品,赐王令符节,如王亲临,他朝wl没有根基是最佳人选,他当太守也闲的慌给他找点事做“廉政署”查抓,大理寺审判,刑部行刑…”

    “大王圣明~…万民之福啊,臣为吏部尚书自惭形愧啊,治臣失察之罪…”

    “杜相劳苦功高,只是人多地广,一时难以查访,不是杜相的罪责,如若杜相还觉得自己有罪,那我同样也有罪…”

    “大王,臣不敢………”

    “哈哈哈…无妨,杜相身体刚刚康健便躬身奉公,实我朝之表率,要赏赐才是,传令,杜相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此良臣当为群臣榜样,赐匾“厚德载福”………另外等下让他们再带些补药回去…”

    “谢大王,臣万死不辞啊…”杜如晦心知大王是要让自己在朝中百官面前作表率,也堵住弹劾自己失察之罪的言官…

    “杜相快快快请起,对了新钱币出来了,不如杜相看看…”

    “喏~…”

    新钱币分一至十两大小10块银币,一至十两大小10块金币,以及代替铜币的一至一百文10张小纸纱

    反面北方十地著名山水风景图

    正面是金额数字阿拉伯数字以及发行时间发行银行官印…

    钱币金币银币

    正面雕刻展翅嘶鸣海东青中间金额以及生产发行时间

    反面雕刻牡丹,梅花,兰花,菊花,月季, 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外壁有齿痕…

    “大王这钱币纸币简直是艺术品啊,尤其是纸币代替铜币减重不少,尤其是上面的数字一看就知道是北方钱币,只是如此造价定是高昂…”

    “杜相一下子就说中了,开始可能会,多了就会慢慢降下来,工匠只需要将模版弄出其余就交给机器了,纸币的纸也不是普通的纸,短棉绒和高质量木浆特制的纸,耐操,而且表面都进行了荧光处理,光照下可显现金额官币海东青…”

    “确实如此,真是怪哉…”

    “杜相觉得如何…”

    “只要能批量生产出来,可行~…”

    “好,那就拜托杜相和王薄王尚书一起把银行办起来,这样话也好让百姓可以兑换银两来换金银币,不会少了材料…”

    “臣一定鞠躬尽瘁…”

    “嗯~…”

    …………

    不久,吹吹打打敲锣打鼓送牌匾入杜府,杜如晦全家恭迎入府…不少官员也纷纷前来道贺…

    “孩儿恭喜贺喜父亲…”杜构

    “嗯,哈哈哈…~~文建你看着这牌匾这是大王对咱们杜家的隆恩,以后定要上对的起王恩,下对的起黎民百姓…”

    “父亲训诫孩子定心记于心~…”

    “嗯,为父有事要去尚书台找王尚书,可能一时半会回不来,你在家里好好照料家中事务…”

    “请父亲放心,家中有孩儿在…~~”

    “嗯嗯~~…”杜如晦摸着胡须点点头

    ……………

    河北……

    “大王让我当署长…”

    “是啊,窦太守这是大王亲口御言还能有错,还有王令符节总不会有假…窦太守收拾一下准备上京吧…”

    “啪啪啪~…”巴掌左右开弓脸红了,“没做梦啊,我要去上京了…”

    “嘿嘿嘿~~大王可还有说什么…”

    “哦,大王让我带话告诉你,你在河北呆着都发霉不如出来晒晒太阳,王令符节,如王亲至,不用对方多大的官多大背景,照查照抓不误,有大王给你撑腰,如果是害怕结仇结怨,可直说无妨你还是太守…”

    “大王都这样说了,赐我王令符节我还怕的话岂不是胆小如鼠之辈,反正我在这里也无事可做,天下太平,人还胖了不少,与其坐吃等死,不如轰轰烈烈干一场…”

    “那小的回去复命了,大人早日赴京上任…”

    “慢走…”

    “夫人咱们要去上京了赶紧让人收拾一下吧,赶去上京就任拜谒大王…

    “嗯,我这就吩咐下去…”

    大王真是知我心也,前些日子楼烦马邑之事让我怒火中烧,我是体会过的,气得我吃不好睡不香啊,如今承蒙大王这副灵药,让我心畅不少…”

    “大王肯定是知道夫君是个爱民大义凛然之人不然也不会让夫君担如此重任…”

    “是啊…大王对我以及窦家真是恩同再造,荣儿为父以后是署长了,你应严于律已,守心守礼,不要给为父丢脸难堪,不然莫要怪我不讲情面…”招呼窦荣来到身前…

    “父亲孩儿一定不会辜负父亲期望…”

    “好…”说完便要朝外走…

    “夫君你去哪…”

    “哦,我去给兄弟们打声招呼告诫一下…”

    “嗯…我们等你回来…”

    “好…”

    ……………

    第二天早上,窦府开门,窦建德站立不动眼含热泪,府门口拥满全是听说太守即将前往上京就职前来送行的百姓…

    “太守你慢走啊~…”

    “太守你一路平安啊~…”~~百姓纷纷跪下拜别…

    “大家快起来啊,我窦建德何德何能能受如此大礼啊,这不是折煞我吗…”上前扶起百姓…

    百姓见太守来扶,不好麻烦纷纷站起来,“太守保重啊…”

    “嗯,大家…保重…”弯腰行大礼拜别,带着家人上了车出发…可是………

    “夫君你看~…”

    窦建德掀开窗帘看到从府门至城门分列出一条路排满两边

    “恭送太守~…”

    窦建德再也忍不住打开天窗向百姓们含泪挥手告别“谢谢~…谢谢大家…~”

    “是太守~…”

    “太守~…”

    “太守大人你带些东西路上吃吧~…”

    “太守这是我们家新产的鸡蛋给孩子吃吧~…”

    “太守这是我们家新挤的羊奶~……”

    ………

    “大家~…”窦建德行礼再也控制住哭了,“谢谢…~我一定会为生民立命,廉洁奉公对得今天的各位…”

    “好~…我们等着太守大人…”

    “嗯~…”

    …………

    驶出城后,“荣儿今日之景永远不要忘…”

    “孩儿一定铭记于心,牢记~…”

    “嗯…不能对不起他们…”

    …………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尉迟恭薛礼接令后,向外三十里跨山东山西剿匪,不管进入州府大唐管辖区直接剿匪,多地与大唐府兵发生摩擦,冲突不可避免,但多次交战大唐府兵吃尽苦头……

    由于是剿匪属山地环境,天宁军重装武器完全不必要,而乘坐有肌肉厚重感的“獴犸”四驱突击车,车窗防弹有射击孔,四开门,车载30毫米榴弹发射器以及一挺11式通用机枪…

    大唐府兵看到天宁军都犯愁……

    时间久了就不敢接触,知道是为了剿匪不是为战而来,而且天上不时有怪鸟穿行投弹………

    甚至是晚上还有“嗡嗡嗡~…”的不明物“突突突…”快速喷火扫射爆炸…

    其实是“七夜”“萨摩”特种部队由于航程过远,改乘少数几架重型“种马”直升机舱门挂载加特林机枪奔至匪寨打击,“秃鹫”攻击机以及“猫头鹰”重型武装直升机火力支援掩护,突袭匪寨…常常有山头冒火光,爆炸声…

    三十里安全区在不知不觉中黯然形成,天宁军在此区间行动成了家常便饭…

    甚至不少百姓小孩跑出来到城墙上看巡逻飞来飞去的飞机~

    “你看那里~…”

    “那里也有~”

    “那~”

    “嗡嗡嗡~唰唰~~……”看到城墙上小孩指指点点习惯了,开始有不少飞行员炫技表演,赢得了不少小孩子的欢呼…

    “哇哦,好厉害啊…~好帅…~”欢呼雀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