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包容
沈离枝心头一颤。
仿佛被人看穿了心思, 顿时紧张地像是一根紧绷的弦,只要再被撩拨一下,就能炸出音来。
好在李景淮除了指头刮了一下后, 就收回了手。
他歪头,很安分地在看她指头落下的地方。
“这里地势低,倒是很适合。”
李景淮平静地评价, 丝毫没有说出‘好烫’那两字的异样。
沈离枝用余光打探,见太子目光往下, 并没有关注在她的身上。
是她对太子的动作多心了?
其实也不能怪她如今这般, 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这一次次的, 谁能抗得住?
饶是她这般意志坚定的人都难免不会被影响。
太子没有过分举止,沈离枝松了口气。
她缓下了紧绷的后背, 目光也回落在了被注以凹谷的地方。
但是她从太子刚刚的语气中,还是听出了与她本意不同的意思。
适合?
看着那个坑地, 沈离枝不由想起她记挂在心里多时的事。
“奴婢之前听严行豪说,太子曾下令坑杀三百左鹰骑……那次也是因为疫病吗?”
李景淮没想到她还记得这件事,他眸光定在她脸上片刻才移开, 没有隐瞒, “是。”
沈离枝脸色微变。
若是疫病, 其实还是可以用缓和的法子……
不然也应该将这件事俾众周知,才不至于坠了自己的清名。
“你想问孤,为何杀而不救?”李景淮被沈离枝的目光盯着久了, 不用细想也能知道她心中所想。
他重新抬眸看来,难能可贵地给出了解释, “他们军心溃散,不服命令,既是失控, 成了别人的刀,孤只有杀一儆百。”
更何况他们带的是巫蛊之症,根本无医可治。
“权术没有善与恶,端看最后谁胜谁败。”
李景淮手指落在了舆图上,点在了她指的地方,“这些难民无碍自然是好,若是有事……抚州城百姓为大。”
换言之,哪怕他千夫所指,再来一次,他还是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舍小就大。
沈离枝垂下双目,太子说得也无不道理。
“殿下考虑得是,是奴婢才疏学浅了。”
当权者考虑的并不是一个两条人命,在他们眼中,凡事都有轻重缓急,所有东西都是明码标价。
得失计较,均在心中。
沈离枝又思索片刻,才唔了一声想起一事。
她忽而抬起双眼,眼睛盈盈亮着,“殿下,上次我们在苦桑村遇到的那位路老神医,医术高超,若是能有他坐镇,想必即便有疫病也毋需慌张。”
“这样既可以帮助流民安顿下来,也不至于会让抚州城百姓慌张,老神医一个人忙不过来,也可以请抚州城的大夫都来帮忙,早做预防,想必殿下有令,我父亲也会竭尽全力配合的。”
沈离枝越说越觉得这个办法稳妥可行,满脸笑意,就连刚刚慌张的神情都消失不见。
一张小脸红晕褪去,只有莹润透彻,还有一副对‘正事’的积极模样。
“殿下你觉得呢?”
李景淮伸出手,朝那红晕褪去耳垂捏了去。
“嗯,孤允了。”
沈离枝面上一喜,可感受到太子的指腹碾压在她耳垂上,反反复复,仿佛在搓磨着什么新的玩法。
来不及说其他,耳尖又开始热了。
“殿下,奴婢们是来添烛的。”
每过一个时辰,都会有宫婢四处添换新烛。
可是她们在太子书房门口等了半天,不见里头有人召唤她们进去。
昏黄的烛火将熄未熄,瞧着是岌岌可危。
几婢问过两边的护卫,护卫便奇怪朝里面张望,搔着头道:“太子殿下应是没有出来。”
另一人说:“你们进去速速换了就出来,殿下书房晚间可不能没了烛火。”
门吱呀一声开了,宫婢们鱼贯而入,悄然打量四周,果然不见殿内有人。
烛火噼啪作响,已经快烧到了底端。
“你们记得留心,不要靠近殿下办事的桌案。”
领头的宫女叮嘱了一声,剩余几人连忙应声答是。
她们能在三重殿里办差,都是懂规矩的,哪怕屋中无人,也没人随意走动,只挨个将烛台上烧尽的蜡烛换下,重新点了新的换上。
“姐姐,那儿还有道门。”一个婢女近来才担了这活,还不太熟悉,只见无人去关照那扇门后的屋子,便奇怪问道。
领头的宫婢连忙拉住她,“别乱跑,那儿是太子小憩的地方,寻常不用进去打扫,除非殿下传唤。”
“哦。”宫婢应了一声,正要抽身而退,她忽然听见了从那扇门后传来了响动。
轻轻地嘭了一声,好像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门。
“姐、姐姐,那里面是不是有人?”
“你说什么胡话,若是殿下在,怎会不发一声。”
领头的宫婢伸出手指,戳了戳她的头,训道:“别疑神疑鬼的,快去干活,换完了我们还要去别的殿。”
“是……姐姐。”
那宫婢半信半疑、三步一回头看着那扇门。
一门之后,沈离枝捂着嘴,快被吓坏了。
“你瞧,她们不会进这里的。”始作俑者还在她耳边含着气,撩拨。
沈离枝不敢出声,只能摇摇头。
含糊的声音从指缝里溢出,低不可闻。
书房里烛台繁多,外面的宫婢们一时半会还换不完,又因殿内没人,她们就议论开来。
只不过她们议论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沈离枝。
“……我还听说沈大人升职一事可气坏了不少女官,尤其那萧大人,原本还趾高气扬的,平素遇见沈大人也没少冷嘲热讽,这下突然就被压过一头,定然不痛快。”
“是啊,是啊,上边的姐姐都特意关照,近来都要我们夹好尾巴,少去萧大人面前晃悠,免遭到池鱼之殃。”
门外的声音清亮,就是内室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李景淮贴近她,低声问道:“萧楚她平日里欺负你?”
“……没、没有。”沈离枝声音低如蚊讷,声音像是颤弦不止,“殿下……”
“撒谎。”李景淮张嘴,在她后颈处就轻咬了一口,那红印在她红霞遍布的后颈压根就不起眼。
沈离枝瑟瑟缩起脖子,这内忧外患,折磨得她都不知道该顾及哪边好。
“……还是沈大人好,沈大人待人宽厚善良,又有包容之心,白杏那丫头命好,跟了她,说不定以后还有大好前程等着呢。”
“包容?”
沈离枝不知道是因为外面的夸赞还是后背被人紧紧贴上,羞愧难掩,只想找个地方把自己埋起来。
但是她一动,两只手就被同时擒住,压在了头顶。
太子气音轻笑,嗓音低潮,“若说先前是包容,现在你是想挟迫?”
沈离枝脑子嗡得一声,“呜,殿下,求求您……别说了……”
“好,孤不说了。”唇从她的颈侧滑过,确实不好再开口说话了。
沈离枝死死咬着下唇,既盼望着外面的宫婢们快些换好蜡烛,又担心她们离开后自己会落得更’惨‘的境地。
不是说好的,谈正事吗?
一个时辰后常喜才等到太子出现。
长廊上一溜的灯笼打着转,常喜等到望眼欲穿,脚都麻了。
“啊哟,殿下!殿下!”他看见太子步伐不停,连忙拖着麻腿,屁颠颠跟上。
“人抓住了吗?”
“那必须得抓住,还是殿下英明,拦截下了给沈姑娘的书信,要不然就要让他们得逞了。”常喜说着,又有些疑惑,“不过,只抓了一个小子,看起来才十几岁。”
李景淮一下想起一人,当初在奉城也是差点就把沈离枝给拐走了。
如今回了这上京城,在他的眼皮底下也敢行事嚣张。
“飞练?”
“老奴不知。”常喜摇头,“那小子除了说要见沈姑娘以外,一个字也没说,真是个硬骨头,殿下要对他用刑吗?”
“不急。”李景淮眯起凤眼,直视着前方,“从抚州探来的消息,怎么说。”
常喜连忙换了一个沉重的语气,“沈姑娘那个孪生兄长,十岁那年溺亡。”
“溺亡?”
李景淮皱眉,所以她那么怕深水。
“是,但是奇怪的是,当初沈家对外声称溺亡的是孪生子中的妹妹,也就是沈大人,一年后方才又忽然宣称,他们当儿子养了一年多的其实是妹妹。”
李景淮顿住步子,眉心深蹙,“说辞?”
冷不丁看见太子横目看来,常喜吓了一跳。
太子这样子像是想人死。
常喜摸着凉飕飕的脖颈,“说、说辞嘛,说得是沈夫人痛失爱子,突发恶疾,沈老爷为妻着想,将错就错把女儿当成儿子养在膝下。”
把女儿当做儿子养?
难怪沈离枝一个姑娘家,还学过理政治国的学问,又难怪她这逆来顺受的性子。
“更奇怪的事,有人说沈二公子下葬后,第二日去扫墓的人发现那坟土新翻了起来,说是这孪生兄妹生死同命……”
死了一个,另一个会想办法把对方也带走。
“荒唐。”
李景淮觉得气息不顺,像是心头被什么东西给堵上了。
“可不是荒唐,这沈二姑娘可真是可怜人见的,可不是因为这事,就连名字后来都给改了。”常喜跟着点头,觉得沈知府这个操作,太不是个人了。
“所以沈大人这温顺的性子该不会就是因为受这委屈多了,习惯了吧……”
晚风吹得李景淮头有些发胀,他抬手扶着额头,后悔自己刚刚的不知轻重。
沈离枝这个人,自己受了苦不一定会说,却还担心别人不幸。
她关心旁人远比关心自己多得多。
所以她不知痛,不怕利用,也不介怀当个替代。
她的难过,更不会与人说。
只除了他。
她近来还会了说疼、说累。
那想必是还记得他当初教她练马球时说过的话。
她以为自己说了,李景淮会如那挥杆一事,就此放过,谁知道这话在榻上远没有那么好用。
戒律司永远是昏暗的,橘黄色的灯像是燃烧的火焰,照得四周犹如阴曹地府一般可怖。
寻常人在这里关个十天半月,也要被这阴森的氛围折磨得精神萎靡、疯疯癫癫。
李景淮在里面见到了飞练。
少年的脸虽然被弄得一团污糟,可还能从中辨别出那双狡黠的眼。
“果然是你。”
“你们东宫的人果然都是听不懂人话的吗?”飞练扯起稻草在指头上绕着圈,“更何况我犯了什么事,要被关在这里,太子殿下好没道理。”
“你是一早就知道我是太子,那一路装着,也不太容易。”
飞练又懒洋洋地抬起眼看向他,嗓子涩哑地开口道:“你既看了信,也该知道我没别的目的,我只想见玉儿一面。”
“休想。”李景淮压着双眉,“你若不老实交代,明日等着你的只有断头饭。”
飞练咧嘴一笑,“倘若我死在这里,玉儿会恨太子殿下一辈子,殿下信不信?”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温柔点!(指指点点
感谢在2021-10-18 23:45:41~2021-10-19 20:27: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月下轻舟、沐聆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