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搞铜
“叮,完成阶段性任务,已获得:精密机床两台,子弹复装生产线两条,火药两吨,黄铜矿提炼设备两套,《军工技术操作指南》一本。”
“卧槽!”
这几天,方长正苦思冥想搞装备的方法,没想到脑子里面突然蹦出了系统提示。
阶段任务?看来并不是只有系统发布的任务才会获得奖励,完成一些隐藏任务也会获得奖励。
方长没有犹豫,一口气跑到团部,找李云龙做汇报。
方长低调的跟李云龙说弄了点设备,弄了个子弹复装生产线,打算找个地方安置一下。
“你小子行啊,以前你给独立团搞装备,现在直接给独立团搞设备,!”
眼下独立团膨胀式发展,枪支足够,但缺子弹啊,要是这条生产线真能投入使用,那以后子弹方面的压力肯定会小很多。
独立团打鬼子一贯是能用枪解决,绝不动刀子,所以子弹消耗的数量是巨大的。
“那行,你带着警卫排,找地方将这些机器安置安置,缺啥你跟我说,我能弄过来就弄,弄不过来,就让上面拨。”
得到李云龙的首肯后,方长天天就在这十里八村溜达,看能不能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置这些东西。
这说起来也算是一个小型兵工厂了,就眼下这个情况,我军大多数兵工厂都没有精密机床,大多都是一个世纪初的东西。
溜达了好几天,终于在山上找了一个天然山洞,空间不小并且位置隐蔽,将设备安置在这里,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的。
方长在团里挑选了二十个机灵的同志,又委托刘大川教授他们《军工技术操作指南》上面的知识。
这可把刘大川忙活坏了,白天教同志们理论知识,晚上他还要操作机床,理论联系实际。
三天后。
“团长,你看!”
只见刘大川手里拿着几十发子弹来到了方长的面前。
“排长,成功了!”
这几天,刘大川那是每天都琢磨到深夜,虽然说是高材生,但毕竟以前也没干过这,所以都是看着书走一步摸一步。
幸亏这本书介绍的比较详细,最终还是成功了。
“行啊大川,手艺人啊!”
方长看着复装完成的子弹,迫不及待的拿着枪就出去了。
连打了十几发,没有一颗废弹。
“哈哈,干得不错,继续努力,对了,那台机床和炼铜设备你也研究研究,要是有什么看不懂的,去找政委,政委也是高材生。”
李云龙听到能够复装子弹的消息之后,高兴的连喝好几杯。
“哈哈,行啊小方,这么快就搞定了!他娘的,以后打仗一人二十发,可了劲的打!”
说实话,前几天方长跟他说弄了点设备,李云龙还以为弄到的老掉牙的东西,修修补补咋说也要个把月,谁能想到这才几天就能复装子弹了。
“日产多少?”
“不会吧团长,您还知道日产这个词?”
“嘿,小方,你小看我不是,当年老子怎么说也是干过被服厂厂长的人,看不起谁呢!”
“嘿嘿,嘿嘿。”
“材料足够的情况下,一天应该能复装三千发子弹。”
“三千枚?不少了,他娘的,一天三千,十天三万,一百天就是三十万,要是一年四舍五入就他娘的三百万枚啊!”
很快独立团就出了一个新规矩,十枚弹壳可以换三发子弹,并且谁兑换的谁用,不用上交,这可把同志们高兴坏了。
一时间,外出摸营也不再问缴获多少枪了,一开口就是。
“今天外出捡壳了没?”
起初一天都能收几万枚弹壳,但是渐渐的,附近几个战斗地点的弹壳都被捡的七七八八,前来兑换子弹的士兵不多了。
这天方长正躺在院子里吸收日月精华,刘大川突然跑了进来焦急的说道。
“排长,子弹复装生产线停了。”
“停工?为啥停工,难不成机器坏了?”方长一听,他娘的系统给的奖励不能这么不靠谱吧。
“不是不是,是没有材料了,这几天用弹壳兑换子弹的同志越来越少了,不得已才停的。”
方长一听,这倒是个问题。
“对了,你的那个炼铜设备研究的怎么样?”
“差不多,小册子上解释的很详细,只要能弄到煤和铜矿,我马上就能给你把铜炼出来!”
“行,你先回去吧,材料的事我来找办法。”
身处晋西北,煤矿不要太好找,许多都是露天煤矿,想挖多少就挖多少,只不过这铜矿就不好弄了。
“王大力,带上点我们缴获的粮食,去附近村子问问,看看谁家有不用的铜制品,以物换物。”
“是!”
王大力来自赵家峪的年轻小伙,刚满十八岁,不仅脑子灵活,还有几下子功夫,所以方长就把他收进警卫排。
另一边,方长准备带人出去逛逛,看附近哪里有矿场,搞个矿场,这铜不就够用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