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十年代小知青,做自己的主角 > 第58章 高书山回贾城

第58章 高书山回贾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小子一点儿都不在乎,如今更是天天住在岳父那里,跟上门女婿差不多。

    谭母不是个多事的人,儿子愿意住在哪里就住哪里吧,儿媳妇儿生产,她尽心尽力的去照顾。伺候完月子,儿媳妇儿表示,孩子可以自己带。谭母也没多说,留下一堆营养品,利索回了家。

    谭母也看得出来,儿媳妇儿是个娇生惯养的性子,如果住进谭家,加上自己的小女儿末末,是个又馋又懒的货,家里说不定要天天上演大闹天宫。

    别人爱闲话就闲话吧,现在家里就三口人,她乐得清闲。儿女们都出去了,小丫头也待不了几年,她很享受这份清净。

    大女儿嫁的她很满意,以前是军官,现在做厂长,说出去很有面子。二女儿嫁的不理想,谁料到女婿会一飞冲天,不但考上了大学,还做了大学老师。现在下海做生意,虽然不好听,但是手里有钱,女儿的日子好过。又在外交部上班,频频在电视上亮相,还是很让邻居们眼红的。

    谭咏松这个样子就不说了,名声不好听,但是没有婆媳矛盾,也是好事。

    咏柏去了部队,当兵是光荣的事,这个孩子肯吃苦,不惹事,她还是很放心的。

    谭母想想,只有自己的小女儿,小时候跟着哥哥姐姐小嘴儿讨巧,养成了又懒又馋的性子,让她有点儿头疼。

    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她没有期望几个孩子都出色,对于孩子的缺点,她指出来,能改的让他们改正,不能改的,只能包容。只要不做违法乱纪的事,缺点就缺点吧。

    家属院里不少人说谭母心大,顶门立户的大儿子都成上门女婿了,她还气定神闲。

    心大有心大的好处,谭母这几年生活条件好很多,再加上不上班,早上和丈夫一起出去锻炼锻炼,身体好人也显得年轻了。

    谭母身体好后,就想到自己的妹妹。只是妹妹又生了两个孩子,让她养身体,似乎是天方夜谭,谭母嘴边的话只好咽下。她有时间就去看,老姐妹俩说说话,也挺好的。

    肖桂芳也很眼馋现在姐姐的生活,觉得她像个阔太太。姐夫工资不少,姐姐不上班,只剩下一个小女儿上学,清静又自在。

    闲了去看看孙子,不去儿媳妇儿也不挑理。大女儿,二女儿都过的很好,给她寄钱寄东西,小儿子每个月也有津贴,这日子真是想都不敢想,太好了。

    这几年娘家爹娘过世,哥哥嫂子们,不看也罢,侄子侄女又隔着一层,更不亲了,索性断了来往,姐妹都没有再回去过。哥嫂不满意又能如何?就是骂她们又听不见。上门来不冷不热的招待着吃顿饭,借钱是不可能的,帮忙的事,能推就推,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不再登门。

    日子悠哉悠哉地往前走,突然起了波澜,这天谭母接到丈夫住院的消息,她惊慌失措地跑到医院,一把推开病房的门,看到丈夫正坐在病床上,身上头上都缠着绷带,透出斑驳血迹,手里拿着一件病号服,正艰难地往身上穿,旁边挂着点滴。

    “老谭,你怎么样?”谭母含着眼泪,惊恐地问。

    “没事,皮外伤,我有二丫头给的秘密武器,死不了的。”谭父为了让老伴放心,故作轻松的开玩笑。

    “这些年你出车我都提心吊胆,吃不下睡不好的,什么时候是个头?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办?”谭母看着老头子身上渗血的纱布,不由红了眼睛。

    “老婆子,这话说的就过了,现在儿女都大了,你还离不开我了?再说,我这不是没事吗?”

    “你还气我,我都担心死了,这多疼呀!”谭母看着丈夫嬉皮笑脸,明知道他是故意逗自己放松的,依然很生气。

    “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过几天就好了,再说那些个车匪路霸已经被抓了,以后会没事的,放心吧。要不你给我做点好吃的,让我好好补补。”

    谭母点头,“嗯,好好补补。”她是真的心疼这个男人,为了这个家,他一直都很拼,身上也落下不少伤痕,现在家里条件好转,不能让他这样拼命了。能换个工作就换个工作,不能换就不干了,她的心脏也承受不住这种刺激。

    谭母从医院回来,想买条黑鱼,但没买到,只好买了点猪肝和豆腐,给谭父做了猪肝豆腐汤,顺手给两个女儿写封信,说了这件事和自己的想法。

    谭咏兰收到信,和大姐姐夫高书山一起商量一下,谭咏兰觉得谭母的想法是对的,“爸的工作确实有危险,家里咏松已经结婚,咏柏去了部队,自己会挣钱,就剩下一个小妹在读书,开销也不算大,不行就让老头子退休得了。”

    高书山表示支持,“大不了咏柏结婚我们给拿点钱,没有后顾之忧,爸应该会同意。”

    袁弘毅也说,“那就这样定下来吧,一会兰子就给岳母写信。”

    谭母收到女儿的回信,看到孩子支持自己的决定,她万分欣慰,开始劝丈夫,递交提前退休申请。谭父考虑一下同意了,他出车确实危险,现在家里也不是非要这份工作不可,让老婆子担惊受怕这些年,他也留下不少伤,该歇歇了,再说,提前退休也有退休金,挺好。

    厂里领导收到提前退休申请很高兴,现在效益不好,根本用不了太多人,让谁走都是得罪人的事,谭父主动提出退休,领导当然高兴,手续下来的很快。

    伤养好后谭父无所事事,没了精神头,感觉老了好几岁。谭母有点担心,又给闺女女婿写信,谭咏兰有工作回不来,只好让高书山回来看看。

    谭咏兰交代,“爸一时闲下来不习惯,感觉失去了价值,实在不行,就在家属院给他开个小店,卖早点太辛苦,还是卖点米面粮油,调料,就是卖点熟食小菜也行。”

    “你这是已经想好了?”高书山问。

    谭咏兰说,“这个主要是不会亏本,开小店,都明码标价,让人自己选好东西到门口结账,闲了理理货,我觉得挺适合他们的。”

    两人又商量了一下,这个事谭父自己肯定不行,还要高书山出马。

    两个大女儿已经上小学,可以自己去自己回,睿睿去幼儿园都是三个姐姐顺路接送,高书山也不担心,他买好火车票,带着宁宁提了几件衣服回了贾城。

    谭母看到女婿回来了,还带着一个小外孙,连忙买菜做饭招待。

    谭父陪着女婿说话,高书山直言不讳,“爸,知道你跑车受伤,我们很不放心,让你提前退休是我们两口子,和大姐姐夫一起商量的结果。

    原想着咏松已经结婚有孩子了,咏柏去当兵也会挣钱,末末也大了,养不了多久,我们每个月给点孝敬,日子应该不难,你和妈闲下来就逛逛公园,享享福。以后咏柏结婚的时候有难处,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

    可是妈写信说你精神不好,想来是不上班心理有落差,我看看,让你做点小生意。”

    谭父笑笑,抚摸一下头上的伤痕,“我这个岁数,已知天命,能做什么?不过既然你们有心,我也不多说,就听你们安排好了。”

    小宁宁是一点都不怕生,知道这是外公后,看他两腿交叠,扭扭哒哒走到谭父跟前,抱住他的腿,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谭父刚要抱他,小宁宁抬腿坐在谭父上边那只脚上,抓住他的裤子了,“外公,摇摇。”

    谭父捏捏他的小脸,拉住孩子的小手,抬起脚上下晃动,小宁宁乐得“咯咯”笑个不停。

    “这孩子真会玩,好带。”谭父看着自己的外孙夸赞。

    “太能折腾了,一会也不消停。下午你和妈看着他,我骑自行车出去转转。”

    “行。”

    吃过午饭,高书山把小儿子哄睡,让岳父照看,他骑着自行车出去了。

    家属院基本没什么变化,大街上多了很多卖吃食的,卖衣服的铺子,人们脸上大多挂着放松的笑容。

    和棉纺厂家属院一路之隔的是毛巾厂和火柴厂家属院,这一片人口密集,高书山觉得开个小铺也不错,媳妇的眼光就是好。

    他在棉纺厂家属院东门看到一个破旧的院子,那里最早是一个小学,他还在这里念过书,这里地方小房子旧,后来小学搬迁了,就一直空着。高书山进去看看,一共有二十来间房,还有一个大院子,出门就是马路,地理位置不错。

    高书山骑车去了房管所,想不到在这里看到了大表哥尹志高,惊讶地叫一声,“大表哥。”

    尹志高和大舅生的很像,身材高高瘦瘦,略微有点黑,长方脸,五官端正。他看到高书山也很意外,“阿山,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今天上午,外公外婆身体怎么样?我明天过去看他们。”

    “还好,没什么大毛病,小来小去的事不少,毕竟年龄大了。”

    “大表哥,我记得你以前在钢铁厂工作吗?怎么转到房管所了?”

    尹志高笑笑,“你大舅说,在房管所以后比在厂里有前途,我弄不明白,但还是要听老人话的。”

    高书山惊讶,“大舅眼光果然不同寻常。大表哥,我今天过来想问问棉纺厂废弃的小学学校,我想买你知道该找谁吗?”

    “你说那个院子我知道,那是一位姓梁的人家的,户主叫梁衡。当初人家是借给家属院办小学,时间到了,梁家收了回来,只是他们家人口单薄,现在无力修缮。”

    高书山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不知在哪里听过,“梁家现在有什么人?”

    尹志高叹息,“梁衡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儿子长大后也当兵,后来儿子儿媳妇都牺牲了,留下一个孩子叫梁守城,这个孩子前几年也当了兵,可惜和他爹娘一样,牺牲了,媳妇改嫁了,留下一个三岁的女儿,老梁今年都七十多了,带着个孩子,你说可怜吧,有房子有家产,你说不可怜,老的老小的小,看着挺让人心酸的。”

    “梁守城,我知道了,大表哥,我有事先走,咱们回头再聊。”高书山想起来那个叫梁守城的就是以前和自己一起玩的哥们,老梁就是那个教自己掌法的爷爷。

    他挥手告别大表哥,骑着车子出去买了一包营养品,根据记忆找到梁家。

    梁家和谭咏兰家的房子格式差不多,大门没关,高书山敲敲门,一个三岁的小姑娘在院子里坐着,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地上划来划去。她抬起脏兮兮的小脸问,“叔叔,你有什么事?”

    “我姓高,找你太爷爷,他在家吗?”

    小姑娘眼睛里骨碌碌流下两行泪水,“太爷爷病了,叔叔你能帮帮我吗?我找了小震哥哥和小旭叔叔,他们都不在家,我想去街道办,太爷爷不让,呜呜呜。”小丫头口齿伶俐,一边说一边擦眼泪,最后忍不住哭出声。

    高书山掏出手绢,帮小丫头擦擦眼泪,“好孩子,不哭,不怕,带叔叔进屋看看。”

    小姑娘拉住高书山,把人带进东边的屋子,现在是三月底,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屋子里的窗户上还糊着报纸,光线很暗。高书山眯眯眼适应一下,看到屋子里后墙放着一张床,旁边摆着两个破旧的木箱子,一张掉漆严重的小桌子,一把老旧的高背椅子。一位干瘦的老人躺在床上,呼吸急促,面色潮红。

    高书山上前摸摸,额头滚烫,他背起老人,“我送太爷爷去医院,把你放到我家里行不行?”

    小姑娘委屈,“如月要和太爷爷在一起。”

    高书山点头,“那好吧,一起去。”他背着老人,拉着孩子,锁上门,把人送进医院。

    梁衡醒来的时候,天已经是过午,发现自己在医院,小丫头正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端着碗吃饭。“如月。”他嘶哑着声音叫一句。

    小丫头放下碗,开心地叫,“太爷爷,你醒了,高叔叔,我太爷爷醒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