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美食:摊牌了,其实我是满级厨师 > 第725章 建盏(下)

第725章 建盏(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五天后。

    经过几天的准备,徐来冲击九星真神的第八场比赛,终于开始了。

    依旧是张和平负责拍摄。

    斗茶这个主题,他从来没拍摄过,今天算是第一次。

    另外,建盏这个东西,他之前也没怎么接触过,只是听说有这么一个东西。

    一直想见识见识来着,没成想今天一下齐活儿了。

    “不知道徐大厨准备挑选哪个盏进行斗茶?”

    台上,孙大鹏笑眯眯地问道。

    这绝对不是打探情报,主要是为了公平。

    另外,他还有点私心。

    徐来的比赛,张和平全程跟拍,最终这些会被剪辑成一个纪录片。

    虽然张和平没有说这个纪录片是什么,但根据一些可靠的小道消息,他知道那是《舌尖》。

    当初,张和平准备拍摄《舌尖》的时候,他们这群九星厨神都收到了邀请。

    只是当时大伙都有事情,所以便没有答应。

    后来随着一些样片放出,他们全都意识到,这绝对是一部传世经典。

    这么好的“露脸”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这场比赛对于他个人而言。

    输了,也就是一场而已。

    这在可接受范围,再说输给徐来真不丢人。

    但如果赢了,那就是血赚。

    打败徐来的人,至今都未出现,真要赢了那他就是第一个。

    这将给他带来足以吹一辈子的荣誉。

    另外,比起他本人,建盏这种茶具更加需要曝光。

    毕竟个人是荣誉,建盏则是财源,同时也是文化!

    鹧鸪斑(陈大鹏)

    <tt_keyword_ad data-title="食品饮料"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03"></tt_keyword_ad>“选好了,就这个。”

    徐来微微一笑,拿出了一个造型为“大撇口”的的建盏。

    从上往下看,会觉得它就是一个盘子。

    但实际上,它有着自己的名字。

    ——“鹧鸪斑(黄)建盏”。

    真的漂亮,可惜买不起

    平心而论,这个盏真的非常精美。

    盏内外壁均布满斑纹,犹如鹧鸪鸟羽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棕黄的釉面斑驳如鳞片,又如龟甲,从杯底的细密逐渐扩散至杯口,内外皆有,如同游离的浮游般迷幻斑斓。

    这一看就是大师之作。

    但徐来之所以选择这个盏,除了它是大师之作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孙大鹏送过来的盏不少,但唯独这个的包装最为精致,且各种证书齐全。

    显然,对方是想他使用这个盏来比赛。

    孙大鹏这么做倒也不是说想给他挖坑,主要是烧制这个盏的人名为孙建新。

    孙建新现今已70多岁,在建盏界是当之无愧的前辈,被誉为“鹧鸪建盏第一人”。

    而孙建新,正是孙大鹏的父亲。

    对方都明示到这个程度了,徐来要是还不懂,那真就是不懂事了。

    要知道,那些盏和茶叶,可都是孙大鹏送的。

    茶叶先前说过,价值几十万。

    但事实上真正贵的是那些建盏。

    就拿此刻他手里这个“黄鹧鸪”来说,放在外面没个二十万根本下不来。

    这么大一份厚礼,再加上之前的“比赛之恩”,徐来说什么也要给对方安排到位。

    “比赛打完就在微博上帮孙大厨宣传一下。”

    徐来心中暗道。

    孙大鹏笑容满面,拱手道:“徐大厨要没别的问题,那咱们就开始?”

    “嗯,开始吧。”

    比赛正式开始。

    因为是斗茶,所以并不需要锅碗瓢盆以及灶台。

    这便导致了比赛现场非常宽敞。

    “嗤!”

    两人几乎同时擦亮了火柴,点燃一颗固体酒精灯,取来陶制小炉以及厚实的瓷碗。

    旋即又从一块茶饼身上取下一小块茶叶,扔进了小碗中进行加热。

    “这一步叫炙茶!”

    “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

    “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

    现场有不少人看不明白这个操作,蔡老便做了一番讲解。

    炙茶的时间大概八分钟,因为热量从火苗传递到茶叶,这个时间恰到好处。

    看到这里,会有人问,怎么不用今年的新茶?

    一来,储存得当的红茶,年代越久越有滋味。

    二来,新茶水分较多,不利于下一步的操作。

    经过炙烤的茶叶水分变得更少了,整体都显得有些焦脆。

    徐来和孙大鹏,再次同步,将茶叶扔进石臼中进行捣碎。

    这个操作,像极了中药中的某个环节。

    “这一步叫碾茶。”

    “石臼只是预处理,后续还要用石碾以及磨盘。”

    “最终的成品,会如面粉一般,细腻滑润,茶香味浓。”

    蔡老继续科普。

    果不其然,他话刚说完,徐来和孙大鹏便进行了他所说的步骤,一个不差。

    原本看起来梗叶清晰的茶叶,此刻全部化成了粉末,远远看去,像是咖啡粉一般。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肯定是筛茶了!”

    见徐来和孙大鹏拿出了一个细筛,有观众喊道。

    而台上两人接下来的动作,也跟这名观众所描述的那样,将先前的茶粉筛了一遍。

    “是筛茶没错,但叫法错了,这个操作应该叫【罗茶】才对。”

    蔡老捋了捋胡须,笑呵呵地说道。

    在古代,罗由罗盖、罗筛和罗底组成,因此罗即筛,【筛茶】即【罗茶】。

    “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

    古人早有总结。

    后续,徐来和孙大鹏将各自的盏取出。

    两个大小一致,造型一样,肉眼看不出什么区别的鹧鸪盏被摆了出来。

    徐来并没有着急进行下一步,而是拉着孙大鹏走到所有人面前,顺带给张和平使了个眼色。

    “徐大厨……”

    孙大鹏有些感动,徐来肯使用这个盏来比赛,已经是帮了他的大忙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一步。

    “好的东西,自然要让更多人看到。”

    徐来微笑,将两个鹧鸪盏放到一起,让张和平用高清镜头记录下这一刻。

    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

    烧制建盏非常不易,窑温变化和油柴重量都有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油柴重量必须精确到克。

    超高温下、釉面流动,这样才能有形成斑纹的条件。

    但这种建盏斑纹的形成中充满着各种变幻莫测,想要烧制成鹧鸪更是难上加难。

    除了烧制技术,还要看运气,这也是建盏“自然天成”的原因。

    同样的原料和窑炉,在不同的窑位和季节,甚至不同的天气,烧制的斑纹都有可能截然不同。

    因此,每一只建盏都独一无二的。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许多瓷器都可以定制定量烧制,但建盏却依旧不行。

    如此宝物,岂能蒙尘?

    红鹧鸪,黄鹧鸪还难烧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