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节 一个念头
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个强势的法理支撑,刘知易突破进士,修行到七品,都顺风顺水,但一直卡在了七品这个坎过不去。
这次通过查这样一桩奇案,他终于深刻的领悟了一些道理,成功突破七品,达到六品。
进士九品,每三品都是一个大坎。七八九品,只配穿布衣。六品以上,可以服丝布(丝麻混纺),虽然还是青衫,但却有了本质区别。到了五品,就可以穿绯袍,成为真正的朱紫贵人。
刘知易还没想做官,对地位不太在乎,但实打实的力量,让他欣喜。
“刘兄。庆祝一下!”
谢忠色眯眯的建议。
许多福吹的牛,让他嫉妒的某火焚身,已经按捺不住了。
许多福却不以为然:“还是不要庆祝了,以刘兄之才,修到六品,不值得庆祝。”
换来的是一片鄙视,他被喂饱了,其他人还都饥渴着呢。
刘知易不置可否,翻看起这几天来的请柬。
由于他一直不接受各大豪门的邀请,所以渐渐请柬少了,豪门讲究体面,被拒绝后,一般不会持续下请柬。但有一些人不在乎这个,反反复复的邀请。比如一些青楼,对这些,刘知易已经都不回信了。
翻看一看,竟然还有怡红院的请帖,玉扣请他去怡红院聚会。
“刘兄,怡红院不错的!”
谢忠笑道。
刘知易随手将帖子扔到一边。
刚刚被玉扣摆了一道,虽然他能想明白,一切都是他的本心,但不爽还是不爽,被人当枪使了,怎么可能爽。
岭南王府也发来了几张帖子,自从汴媪案发,刘知易就没去过岭南王府,王府发来了三张请帖。
他也不打算去,但选择回复。
岭南王府请他,无非是夜宴。又是科举年,数以万计的各地举子聚集京城,岭南王府会邀请其中一些才子聚会。刘知易不想去参合,去年有四大才子、八大名士,今年有豪门子弟,书院才子,不会比去年差,他去来能做什么,不过是用几首诗博取虚名罢了。
岭南王府是要去的,他也有点想念林花和师姐了。跟他有接触的这些女人中,就是跟林花在一起没有压力,跟师姐之间,则是家人一样的亲情。不过不是现在去,等殿试结束,过了这段风头,他再去吧。
跟舍友们自习了半天,发现他在医道修为上,已经很久没有下功夫,或者说从来没下过功夫,都是随遇而安。靠着修炼武道,同时练一下医家真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觉得医家不能带来直接的力量。
如今他在法家已经是六品,跨过了七品那个坎,六品往上到四品都顺风顺水,只需要积累,就能慢慢修到。三品以上很困难,刘知易不是很执着,四品足以应对一切风险。他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的修行。
儒家还是秀才级别,他无心儒家,不打算在儒家下功夫。医家吗,多少有些用处,他不相信什么大医医国的噱头,但治病救人总是好的。于是刘知易决定,以后每天用半天时间,好好背医案,太学里有无数的疑难杂症的医案,这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另外半天,他打算修一下道家。道家十分特殊,道家人本身什么都不追求,道就是他们的目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道家践行的很彻底。刘知易修道家,却很功利,他就是觉得,道家的坐忘对他帮助很大,有必要用心修行一番。但他知道,因为功利,他不可能有多大成就,所以每天抽时间坐忘参悟一番,就足矣。
至于其他的墨家、兵家、阴阳家等学派,刘知易觉得他没有经历修行了。
上午在炉亭,下午去来法家。
法家最近氛围又开始激烈起来,因为又开始有外地举子登门挑战了。这是必然,门阀世家还好,四大书院从来不服太学,他们比太学历史更早,学术上有许多争议,他们认为自己更正宗,每届科举,只要四大书院有弟子参加,必定会来太学挑战。
挑战的主要目标,就是法家和儒家。
很奇怪,法家这里,竟然有不少书院弟子指名道姓要挑战刘知易,难道他们不知道刘知易修的是医家吗?
对此,都不用刘知易拒绝,法家就帮他拦下了。大多数挑战太学的举子,都是浪得虚名,完全是冲着扬名来的,包括去年的嬴悝都是如此。所以太学的才子对付他们绰绰有余,极个别实力强劲的举子,今年法家掌院郭镇辅不惜亲自应付,他晋升到了二品,打算给四大书院一个下马威,亮一亮肌肉。
看到这种形式,刘知易不敢在法家久留,万一被人抓住了,比他辩法论道,太麻烦。
去儒家转了一圈,主要是去看看表弟,发现表弟已经跟儒门四杰其乐融融。只要张口,言语中必然流露出对儒门四杰浓浓的崇敬,让四人如沐春风。不过该做的还得做,每日表弟都很勤勉的帮儒门四杰洗衣叠被,铺床打水,好似一个奴仆,却甘之如饴。
看见表弟这样,刘知易总觉不踏实,该不会给训出奴性了吧。问过表弟,如果他不习惯,愿意帮表弟活动一下,调整一个宿舍。表弟却义正言辞的拒绝,表示能跟着儒门四杰这样的学长,是他的福气。让刘知易更加担心,觉得表弟似乎被儒门四杰这四朵奇葩传染了。
又跑去道院转了一圈,没敢在道玄等三人面前打坐,怕一坐下去就醒不过来。
刘知易大事解决之后,心境难免松弛下来,他自己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很习惯这种闲散,但却引起了一些时刻关注他的人的忧虑。
……
吕公的秘密据点中,几个老家伙心事重重。
学正和太史正在博弈,一个儒家高手,擅长易经数术,一个阴阳大家,明晰五行变化,都是算计的高手,一时间杀的难解难分。
“这围棋看似简单,却变化万千,妙!”
太史赞叹道,围棋已经传播开来,从岭南王府传出来的。之前人们以为是金川郡主那个奇女子搞出来的名堂,可最近传出,这围棋和从岭南王府中传出的其他几门新棋,竟然都是刘知易进献给金川郡主的。
这个刘知易再次让几个老头子惊讶。
学正却叹息一声:“可惜精力都花费在了花里胡哨上,岂不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么多先贤经典不去领悟,整天忙着做些闲事。”
学正没有指名道姓,但所有人都知道,说的就是刘知易。
祭酒不服气:“作诗,怎么能是闲事?”
刘知易最近又传出几首好诗,让祭酒颇为惊喜。
学正看来祭酒一眼,祭酒出身儒家,身上的儒家气息越来越弱,学正知道他试图开创诗道,不想打击他的信心,不愿与他理论。
太史知道学正为何不满,关心道:“刘知易的儒家修行如何了?”
学正闷哼一声,脸色铁青。刘知易是他认定的儒家天才,理应一日千里,但开悟之后,却停步不前。他们不敢强行干涉,生怕引起逆反,可刘知易的态度,越来越让他不满了。
太史叹道:“凡事不可强求。刘知易还修了道家,也许有此天赋。”
阴阳家自成一家,但与道家同源,能修道家,稍加引导,就是阴阳家。
学正看出太史不安好心,闷哼一声:“他无此心智!”
道家最讲究心智,所以道玄六十年也只收了两个弟子。必须有一颗铁石般求道的心,才可能去修道家,有一丝七情六欲也不行。可阴阳家不同,没有道家那么执着于用参悟来领悟大道,而是选择从细微处点点滴滴推演,通过观察感悟五行变化来推演事物的本质。
“医家、法家、儒家、道家……”
此时祭酒突然呢喃起来,引起众人的好奇。
祭酒自己也露出疑惑:“莫非这刘知易不是天生虚谷的儒家大才,而是杂家?”
诸子百家,系出同源,道家为首。道家是最早的百家,道家真气返璞归真,可以自然演化各家真气,因此道家虽然无法无术,其实道家高手是可以用百家法术对敌的,只是真的道家不会这么做,因为他们无为,根本不会跟人争斗,也就不会修行任何法术。道家之外,最能兼修的是儒家。
儒家先贤求学于道家,将道家先贤领悟的道理记录下来,传播出去。所以古代法家、兵家的圣贤,都拜儒家为师。儒家为百家之师,讲究述而不作,没有演化出本门法术,也不屑于去做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号称有道无术。儒家真气,非常容易就能演化百家法术。
除了道家、儒家之外,还有一个学派,可以兼容百家,这个学派叫做杂家。
可是杂家已经消亡,不复存在,所以众人一直没有往这方面猜测。
现在祭酒突然一说,所有人都沉默了。
学正率先反应过来,呵斥道:“荒谬!”
他身上气势升起,手里抓的棋子捏的粉碎,显然很愤怒。扔掉碎渣,拂袖而去。
虽然学正强势否定了刘知易是杂家的可能,可吕公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是最后一个杂家,杂家亡于他的手中。这是一个巨大的心结!
祭酒的话,让他心中埋藏许久的一个念头萌芽,不可遏制。他看了眼祭酒,祭酒用鼓励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