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空想误国,实干兴邦
最适合的这几人都不能轻易离职,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内阁各部除了程昱他们和其余刺史都不合适吗?
其实也不是不能完全胜任,无非在某一方面有些短板,不如程昱他们更加全面。
就像司法部田丰,资历、地位、内政和用兵均无可挑剔,但他性情刚直,不懂变通,极有可能会与益州士族离心离德。
参谋部戏志才,内政能力差些火候,军部鲁肃是个老好人,手腕不够强硬等等。
就在众人一筹不展之时,还是内阁首辅程昱扛起了大梁,站起身来拱手说道:“殿下即将登基,益州形势尤为重要,臣虽不才,请任益州刺史一职,快速稳定益州局势。”
“这”众人皆是目瞪口呆。
任谁都没想到,程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燕国的丞相。
刘信即将登基,燕国高官的五年大选也要在登基前完成,程昱这些年在任上兢兢业业,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深得众人之心,而且无论是与高层还是下官,均相处和睦。
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程昱连任内阁首辅不成问题。
在这个节骨眼上,程昱自请出任益州刺史,极有可能让他的首辅之位不保。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一任刺史要多久后才能回归朝堂,总不能让他兼任着首辅位置,而做不到内阁应做的事情。
或许短时间内兼任,众人没有意见,但是时间长了呢?
出任益州刺史,也就意味着程昱放弃了内阁首辅的竞选。
为了大汉,程昱纡尊降贵,甘愿自贬三级的作为,如何不让在场的众人震惊和钦佩。
就连仅次于程昱的次辅贾诩,扪心自问若是换成自己,恐怕自己也做不到。
刘信更是感动不已,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无愧是当初受自己三拜的军师,无愧是自己信任有加委以重任的内阁首辅!
刘信知道,若是放在平常,或许程昱也就不去争取了。
然而登基大典即将在两个月后举行,程昱必是不想出现丁点差池,让自己顺利坐稳这大汉至高之位。
但是新朝又不是只有益州一地,还有更多地方需要程昱的帷幄。
更何况燕国也不是人才凋零,只不过最合适的人选不多,可退而求其次,能胜任的人也不少,刘信岂会将程昱放任益州。
对了,登基!刚刚说到了登基!
自己即将成为大汉天子,那自己的儿子刘健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太子。
这小家伙即将十三岁,比起之前平定东北,攻占南海时壮实沉稳了不少,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而且之前表现不俗,立下功勋,也得到了燕国臣民的称赞。
论起威望和身份,刘健不输程昱、贾诩等人,何不让他出任这益州刺史一职。
皇位迟早要交付到刘健手上,想要治理好偌大的大汉,那就先从一州之地开始,让他也知道一下他老爹我创业至今有多么不容易。
更何况刘健自带一众牛逼小班底,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都渐渐趋于成熟,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及之前南北两次历练,从心智到眼光也都相当不俗。
最重要的是,刘信对益州这个天府之国非常看重,这里必将是大汉的一大粮仓和一方乐土。
若是其他人去益州就任,或许这次朝堂过后,许多人也就不再过多关注。
但换成刘健就不一样了,这是大汉太子,朝堂文武必将更加关注,即便不是因为刘健而关注,也会因为刘健的小班底而关注。
别忘了这些小潜龙可都是在朝大员的孩子。
登基之时不立太子,待刘健圆满完成任务重返洛阳之时,便是立太子之日!这是对刘健的鞭策和鼓励!
想于此,刘信终是下定了决心,说道:“大汉百废待兴,难缺仲德坐镇朝堂,益州刺史当另选他人。”
看到程昱要极力争取,刘信摆摆手,继续说道:“仲德勿要再争,孤不允。”
随后看了看堂下众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诸位并无合适人选,那孤便提名一人。”
听到刘信心中有了人选,程昱也就没再争取,坐了下来。
刘信素有识人用人之名,一般他能提名的人,必是差不了。
众人皆是看向刘信,眼中充满期待。
刘信嘴角上扬,说道:“孤之长子刘健。”
“什么?”一时间堂下哗然。
程昱刚坐下便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与他同站起来的还有不少朝臣,异口同声喊道:“殿下不可。”
刘信知道会受到阻力,早就做好了说服他们的准备,“有何不可?”
“刘益州虽然答应归复,但益州形势尚不明朗,怎可让世子只身犯险!”程昱当即反驳。
此时的贾诩都有些急眼了,接道:“世子身份尊贵,若出任益州刺史,岂不说我燕国无人乎,殿下若觉得程首辅不妥,臣愿自请出任益州。”
“臣也愿往。”其余众人也纷纷请命。
刘信站起身来,走到堂下,“诸位稍安勿躁,请坐,且听孤一言。”
众人闻声落座,只见刘信说道:“龙困于渊何以翱翔九空,虎囚于笼怎能啸聚山林。想必各位都清楚,我燕国从不养无用之人,从不用无能之辈。卿等能在燕国独当一面,坐到如今高位,皆是凭借自身才能及功勋,而非家族的支持和帮助,我大汉新朝亦是如此!”
“健儿幸运,出身我刘氏宗族,是孤之长子,也是孤最宠爱的王后之子,但这不是他能成为大汉储君的依仗,现在他已经长大,需多加历练。”
“卿等与孤一样为人父母,相信无不希望子女成才,空想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养在温室里的花朵永远经不起风摧雨折,孤不希望他们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实践出真知,只有做了才知道他们有没有这个能力。”
随后刘信沉了沉,扫视众人,语重心长的说道:“不要低估了孩子们的才能,更不要因溺爱而掐断孩子的成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只有走出去,亲身经历了百姓生计,切实体会了大汉现状,才能在任时做出有利于我大汉的政绩。”
“孤相信孩子们的能力,更相信亮儿、懿儿他们能辅佐好健儿,就像当初孤相信缉儿、续儿一样,现在不是也在震州做出政绩了吗。”